《與孩子重回自然》墨子玉 <p class="ql-block">斯科特.D桑普森著,2025.3.19</p><p class="ql-block"> 大自然如同一個大課堂, 學之不盡,用之不竭。我們每個人從房間出來,置身在自然的環(huán)境中,都會神清氣爽。無論是散步,還是野餐,徒步,旅行,寫生,攝影都是大自然給我們的一份饋贈,讓我們施展自己的才華。而騎行,滑雪,登山,跳傘,沖浪,航海,觀鳥,觀星 把大自然的活動提升到了一個高度,一種品質(zhì)的高度。 在森林里,人的血壓往往會下降,免疫系統(tǒng)也得到極大的增加,焦慮感降低,疼痛感也降低。</p><p class="ql-block"> 對兒童來講,最大的世界并不是電視,也不是家庭生活和幼兒園生活,而是大自然。 在大自然里,孩子學會觀察,學會比對,學會選擇,學會描述,學會敬畏,學會憐憫。在大自然中玩耍的孩子表現(xiàn)出更強的肌肉控制力,其中包括平衡性,協(xié)調(diào)性和敏捷性,他們傾向于更多的參與到富有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的玩耍中,反過來促進了語言,抽象推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貧瘠的童年,不僅指家庭的不完整,物質(zhì)的匱乏,它還包含環(huán)境的單一固化,孩子的認知缺位。 帶孩子到大自然里去觀察,守候,玩耍,能釋放孩子的焦慮和壓力,還孩子玩耍的天性。會玩耍也是一種能力,孩子最好的玩具就是棍棒,樹枝,石頭,沙子,水, 永遠玩不夠。豐富孩子的室外活動,也可以豐富認知, 在大自然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擁有更豐富的個性和更敏銳的觸覺,也更具創(chuàng)造力。</p><p class="ql-block"> 去到大自然里,我們常常很無助,因為我們沒有知識給孩子講,只能看一些表面的現(xiàn)象。這本書里特意提到,成人帶孩子去大自然,你是作為一個導師帶他去的,你應(yīng)知道它的關(guān)鍵在于提出問題,而不是提供答案。我們可以把問題擺在那兒,讓孩子去思考,去觀察,去琢磨。大自然的很多問題沒有直接的答案,這是我們在觀念中,要調(diào)整的一個地方。最好的做法是跟在孩子后面,輕輕的推他向前,而不是從前面硬拽, 我們的目的是點燃孩子的好奇心,讓他去發(fā)現(xiàn),讓他去探索。這個時候的家長首先應(yīng)該是一名教師,傳遞信息,其次是提問者,總是力圖通過提出下一個問題來激發(fā)好奇心和參與,最后是誘導者,也就是說,能夠利用孩子的渴望去拓展他的知識邊界。一定要注意,要經(jīng)常抑制提供答案的沖動,轉(zhuǎn)而考慮如何用一個具有挑動性的問題來擴展孩子的學習體驗。讀這本書最大的收獲就是它提醒你帶孩子到大自然去玩耍, 大自然就是提供奇思妙想的地方,喜歡自然的孩子,自然就熏陶了美感。帶孩子旅行是一種好的方式,但是條件要很多,不具備條件,無法外出旅行。其次就是做一個很好的導師,給孩子做玩耍的導師是非常不易的。因為我們過了那個好奇的年齡,作為奶奶,身體也在走下坡路,氣力不足,但是要堅持帶他去大自然的踏青,尋妙, 不要總是對每一次活動去講意義,講目的,玩耍本身就是最好的意義。 非常渴望帶福豆去進行徒步小旅行,爬一棵樹,爬一座小山坡,走一段戈壁荒地,去感受睡在帳篷里那夜晚的天空,去感受清早起來那滿地花草的露水。</p><p class="ql-block"> 觀察自然是一種娛樂活動,但是可以訓練孩子的好多習慣,專注力和安靜的能力和思考的能力,特別是問問題的能力。 用繪畫,記日記,攝影以及講故事的形式來加深孩子的印象。福豆冬季在海南生活,出門便是景色,非常方便,不用步行多遠,在路邊,在小區(qū)就有小樹林,就有花草,品種繁多, 天然的觀賞地,不能錯過這絕佳的條件。 這本書特意提到,若干年后如果你能拿到你童年所做的標本,童年所攝影的相冊,童年的日記,你會是怎樣的一種幸福!于是奶奶決定每天帶福豆豆到室外去尋找一種熟悉的花,一種熟悉的樹,然后畫一本自己的植物日記。因為他才六歲,會寫的字很少,臨摹能力也有限,他畫畫還要按照自己的理解意愿來畫,不讓指導。但是畫畫可以鍛煉他的觀察力和想象力,像不像都不重要,關(guān)鍵是用筆和色彩來展現(xiàn)和記錄自己的生活,開始做這件事,一天天堅持,能堅持畫50張,便是成績。想到若干年后,福豆豆翻看自己的這本植物日記,會有多么的開心啊,它獨一無二,來之不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