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巍峨大可為奇 <p class="ql-block"> 從遼河平原到世界屋脊,這是地勢海拔的躍然提升,從老工業(yè)煤電之城,到雪域高原陽光之城,更感覺到大氣質(zhì)量的陡然刷新。到達拉薩第二天清晨,我來到布達拉宮廣場。相機取景器中的藍天白云,能見度如此通透,絕對稱得上纖塵不染。視覺中直觀的第一感受,圣城拉薩沒有任何空氣污染,上天賜予這方凈土,凡到訪者僅從大氣質(zhì)量上,自然感受到陽光之城的圣潔確實無與倫比。</p> <p class="ql-block"> 當然,拉薩作為陽光之城,不僅沒有工業(yè)污染,還因為位于高海拔地區(qū)氧氣稀薄,大氣透明高,日照時長且晴天多。西藏之行,除了感受特殊大氣環(huán)境和自然地貌外,對我來說,最具感染力的是地域文化和社會風俗。站在布達拉宮下馬路西邊,透過東方灑下的縷縷光線,一個接著一個手擎轉經(jīng)筒身的藏民,圍著宮外馬路邊走邊誦經(jīng)。第一次看到這樣的情景,我凝神屏氣得久久佇望,這并非缺氧反應,而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震驚和敬重。</p> <p class="ql-block"> 雖然也略有乏氧的感覺,但在始終興奮的情感中,無論是仰望萬里碧空,還是觀察藏民虔誠的神態(tài),所有的感受都沉浸于心無旁騖的關注中。當面對藏式風格建筑造型,應該說,因我多次到遼西地區(qū)的瑞應寺,它作為代表藏傳佛教黃教東方傳播中心的建筑風格,與西藏形制一脈相承。因而,這里的直觀感覺似曾相識,但是,當站在巍峨雄偉的布達拉宮腳下,對這種橫空出世非凡超然的氣勢,還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驚嘆。</p> <p class="ql-block"> 多少次看過畫冊、影視并且映入腦海中的布達拉宮,無論如何,也無法與置身其近前,體會千年呼喚的感覺相比。聽說過,人生一定來到西藏拉薩旅行,可能每個人有不同的因由。就我來說,走進布達拉宮就是最大的夙愿。也應了那句話,不進布達拉宮,不算到了拉薩。我也順時針方向跟隨轉經(jīng)走圈誦經(jīng)的藏民,邊走邊仰望紅白相間高大厚重的建筑。無論從哪個不同角度欣賞這座神圣宮殿,都給人以巍峨壯美的視覺享受。</p> <p class="ql-block"> 說來神奇,拉薩市區(qū)西北的瑪布日山,仿佛是布達拉宮的天然基座,厚重的花崗巖外墻基礎直接深深埋入巖層,山體與建筑渾然一體。這座宮殿猶如一座特殊的神山,紅與白的墻體,屋頂高聳的塔都用黃金包裹,陽光下更顯金碧輝煌。無疑,這座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巨大宮殿,就是以世界屋脊為門檻,以圣潔雪峰為門楣,成為多少人心靈寄托和圖騰崇拜。因為這里一切,不但傳承多少歷史掌故,而且蒙上神秘的色彩,賦予玄妙精深的內(nèi)涵。</p> <p class="ql-block"> 圍繞布達拉宮轉圈的人絡繹不絕,從外圍磚墻算起一圈大約有兩公里左右。我隨著轉圈的藏民,不時聽到喃喃低聲誦經(jīng),雖然聽不懂,但覺得這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祈愿。仿佛布達拉宮有著無可比擬的神圣召喚,佛心廣被,普渡眾生。在普通人眼里,轉經(jīng)筒無以計算的次數(shù),無疑傳達出信仰的虔誠力量,況且在這至高無上的布達拉宮腳下,心靈與宮內(nèi)供奉的佛祖相互感應,精神得以護佑。</p> <p class="ql-block"> 從東門進宮墻內(nèi),拾階而上入宮殿。轉過層層疊疊的樓梯,數(shù)不清多少房間里的壁掛、唐卡、佛像,特別是以五世達賴靈塔為代表的八座黃金包裹的靈塔,上面鑲嵌著珍珠、瑪瑙、金剛鉆、各種顏色的寶石、還有珊瑚、水晶,目之所及盡是星光璀璨。更為驚人的是,數(shù)以萬計的佛像,幾乎都由純金打造而成。對于藏民來說,只有純金打造,才能彰顯其虔誠之心,當然更凸現(xiàn)文物價值??吹竭@里,也驗證所謂布達拉宮是中國用黃金最多宮殿的說法。</p> <p class="ql-block"> 沿布達拉宮出來東路行走兩公里多,便是聲名遠播的大昭寺。如果說瑪布日山上的布達拉宮是拉薩的地標,那么坐落在紅山南麓平坦之地的大昭寺,則是拉薩的心臟。西藏在唐宋時期稱為“吐蕃”,第33代吐蕃王松贊干布,為迎娶文成公主,修建布達拉宮和大昭寺。文成公主入藏時帶去大量佛經(jīng)、佛像,特別是供奉大昭寺的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像,這座寺廟成為吐蕃佛教的中心,于是流傳著“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薩城”的說法。</p> <p class="ql-block"> 大昭寺周圍手搖轉經(jīng)筒轉街的人絡繹不絕,陪同我們的拉薩朋友阿旺介紹,轉經(jīng)的內(nèi)圈叫“囊廓?”,就是環(huán)繞寺內(nèi)的釋迦牟尼佛殿、千佛廊和數(shù)以百計的轉經(jīng)筒;中圈叫“?八廓?”,環(huán)繞大昭寺外墻八廓街轉經(jīng)道,也是古老的商業(yè)街?;外圈叫“林廓?”,以大昭寺為中心,包括布達拉宮、藥王山、小昭寺等地點的大圈。更讓人驚嘆是千里之外的朝圣之路,我看過電影《岡仁波齊》,那種信仰、虔誠與執(zhí)念,經(jīng)年累月生生死死的兩千多公里一路磕長頭,感人至深。</p> <p class="ql-block"> 靜靜地望著大昭寺門前連續(xù)不斷地磕長頭的藏民,是宗教儀軌薪火相傳,是虔誠的信仰力量,還是祈愿超度生死輪回,任由觀望者浮想聯(lián)翩。難怪有人說,?到過拉薩,才知心靈自由放飛和想象任意馳騁。這里不僅是一個地理坐標,也是各個門類文化藝術的沃土,更是找到內(nèi)心寧靜與從容?之地。當晚,拉薩大劇院上演的《唐古拉風》藏族歌舞節(jié)目,在視聽感覺中,我深深地為蕩氣回腸的歌聲與舒展狂野的舞姿而共鳴與振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