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桂林方氏清明公祭暨第十二修園譜儀式(老兵)——方祥 <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4日,正值清明,桐城桂林方氏宗親齊聚月山,舉行了一場莊嚴肅穆的公祭暨第十二修圓譜儀式 。</p> <p class="ql-block">桂林方氏族旗</p> <p class="ql-block">月山,這座位于桐城城北、龍眠山口外方、求雨頂對面的小山巒,東西長不過二百公尺,中間高不過四五層樓,兩頭漸低,從正面看宛如一彎新月臥在長渠北岸,這里作為桐城明清兩代族旺丁繁的大姓“桂林方”的發(fā)祥地,意義非凡。桐城桂林方氏祖籍休寧,先遷池口,宋末遷至桐城,自明初以來,族人或為顯宦,或為碩儒,人才輩出,“桂林方氏”之名也因子孫頻頻“蟾宮折桂,折桂如林”而來。</p> <p class="ql-block">上午八時三十分,公祭圓譜活動準時開始。第一項迎譜環(huán)節(jié),宗親們懷著敬畏之心,莊重地迎接承載著家族記憶的家譜。隨后,全體肅立,鳴炮、奏族歌,激昂的歌聲在月山上空回蕩,喚起每一位宗親對家族的深厚情感。主祭者和陪祭者依次上場,他們神情肅穆,一舉一動都遵循著傳統(tǒng)的禮儀規(guī)范。在整個過程中,最具儀式感的當屬家譜開光,象征著家族文化的傳承與延續(xù),在這一刻被賦予了神圣的力量?,F場宗親們紛紛向先祖上香,表達對先人的緬懷與敬意,香煙裊裊升騰,仿佛是子孫與祖先跨越時空的對話。</p> <p class="ql-block">桐城桂林方法公是桐城桂林方氏的重要人物,以下是其簡介:</p><p class="ql-block">? 生平經歷:方法,字伯通,出生于1368年,是方德益的五世孫。他出生的第二年父親病逝,事寡母程氏至孝。31歲時參加應天鄉(xiāng)試,中第109名,主考官是方孝孺,后以方孝孺門生身份擔任四川都司斷事,人稱“斷事公”。</p><p class="ql-block">? 主要事跡:靖難之役后,明成祖即位,諸藩表賀,方法不肯署名,因此被差役押往京師南京受審。在押解途中,船行至安慶府望江縣境內,他脫下衣冠,剪下爪發(fā),作絕命詩二首后,縱身躍入江中,以死明志。</p><p class="ql-block">? 后世影響:方法的忠義之舉,為家族樹立了榜樣,其后代子孫讀書傳家,人才輩出,使桂林方氏成為桐城的望族。英宗即位后,追贈殉難諸臣,賜予方法“忠烈”的謚號,并加敕為其建立專祠以紀念。</p><p class="ql-block">桐城桂林方氏自方法之后,科甲連綿,明清兩代中舉者有六十余人,進士三十余名。方以智、方苞等都是出自桂林方氏的名人。</p> <p class="ql-block">桐城桂林方自勉公即方懋,是桂林方六世祖。以下是其簡介:</p><p class="ql-block">? 家庭背景:父親是斷事公方法。建文己卯(1399年),方法以經義中舉,后因方孝孺案受牽連,在被押解途中投江殉國,當時方懋還不到十五歲。</p><p class="ql-block">? 生平經歷:方懋字自勉,才智超群,儀表英俊,孝母友弟。他將所有資產捐出,在城東購地建房,雖生活簡樸但家人相處融洽。曾被人誣陷入獄,因孝母友弟被釋放。他勤奮操持家業(yè),生活日漸豐足,同時教導五個兒子都擅長文學,時人稱之為“五龍之目”。方懋于正統(tǒng)庚申(1440年)去世,享年五十一歲。至成化元年(1465年),因三子方佑貴,皇上敕贈其為四川道監(jiān)察御史。</p><p class="ql-block">? 家族影響:方懋的后嗣興盛,名賢繼踵。他的孫子方印、方向中舉及第。明清兩代桂林方“名登桂籍”的舉人和“登科及第”的進士各有30余名,其中包括方以智、方苞等名人。</p> <p class="ql-block">請族譜擺上主祭臺</p> <p class="ql-block">會長方新偉頌讀祭文</p> <p class="ql-block">焚香祭拜</p> <p class="ql-block">頒譜儀式現場</p> <p class="ql-block">宗賢方無先生致答謝詞</p> <p class="ql-block">贈送錦旗</p> <p class="ql-block">會長方新偉先生講話</p> <p class="ql-block">主修方國禮先生講話</p> <p class="ql-block">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這場公祭暨第十二修圓譜儀式的成功舉辦,不僅是對祖先的追思與敬仰,更是對家族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它讓桐城桂林方氏的宗親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一起,共同續(xù)寫家族的輝煌篇章 。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