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隨筆(10)山谷俠 <p class="ql-block"> 清明時節(jié),讀完了一本書,是英國人麥克福爾寫于2013年的《擺渡人》,讀后引人思索。</p><p class="ql-block"> 克萊兒·麥克福爾筆下的荒原永遠(yuǎn)籠罩在鉛灰色的天幕下,黑湖泥沼中潛伏著噬魂的惡魔,嶙峋怪石間游蕩著迷途的靈魂。當(dāng)十五歲少女迪倫在火車失事殘骸中靈魂出竅的時候,她遇見的崔斯坦正手持星火般的提燈成為她的擺渡人。</p><p class="ql-block"> 但這部作品最驚心動魄的轉(zhuǎn)折,恰在于它顛覆了傳統(tǒng)救贖敘事的單向——當(dāng)?shù)蟼悞昝摷榷\(yùn),逆向穿越陰陽之界時,不僅改寫了擺渡人與被渡者的傳統(tǒng)關(guān)系,更解鎖了救贖者與被救者的永恒主題</p><p class="ql-block"> 在人類最古老的亡靈神話中,擺渡人總是以絕對權(quán)威的形象存在。希臘神話的卡戎永遠(yuǎn)沉默地劃動渡船;佛教中的冥河擺渡者目送亡魂走向六道輪回。這些話題仿佛維系著宇宙秩序的正常運(yùn)轉(zhuǎn)。但崔斯坦的形象在猶豫中出現(xiàn)變化,目視著迪倫在血色荒原上奔跑,千年不變的擺渡路線開始動搖。</p><p class="ql-block"> 迪倫的覺醒始于對荒原真相的認(rèn)知。當(dāng)她意識到這片地獄般的景象不過是自我心象的投射,那些猙獰的惡魔原是內(nèi)心恐懼的具象化,于是,這場穿越陰陽的旅程便堅定了她的意志。決意重返荒原,回到人間,傳統(tǒng)的擺渡關(guān)系開始傾覆。這個本應(yīng)被擺渡的少女,此刻卻化身引路者。</p><p class="ql-block"> 在生死交界處,迪倫教會崔斯坦疼痛的感覺,崔斯坦讓迪倫觸摸到勇氣的形狀。就像量子糾纏中的粒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p><p class="ql-block"> 每個人在某個特定時刻既是擺渡人又是被渡者。</p><p class="ql-block"> 故事結(jié)尾處,迪倫與崔斯坦在現(xiàn)世的重逢充滿象征意味。陽光穿透云層灑在崔斯坦有了溫度的臉龐上,而真正的救贖,是迪倫對崔斯坦說:"這次,換我?guī)慊丶摇?quot;</p><p class="ql-block"> 《擺渡人》不僅是個奇幻故事,更是一面映照生死本質(zhì)的明鏡,提示我們:每個靈魂的荒原跋涉,都是在尋找屬于自己的生命光芒。</p><p class="ql-block">2025年清明節(jié)寫于濟(jì)南龍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