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jié)憶故人——追思未曾晤面的劉學(xué)貴十八里 <p class="ql-block"><b>清明時節(jié)憶故人</b></p><p class="ql-block"><b>——追思未曾晤面的劉學(xué)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清明時節(jié),思緒如潮。當(dāng)紛紛揚揚的杏花雨掠過窗欞時,我又想起那位素未謀面卻神交已久的故人——劉學(xué)貴同志。3月16日是他辭世周年的忌日,而清明的雨絲,恰似我們綿延不絕的追思,在《紅石山論壇》的字里行間悄然洇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猶記去年此時,論壇里白菊如雪,挽聯(lián)成行。那些蘸著熱淚寫就的悼文,將老劉在輪椅上耕耘十二載的身影,永遠定格成紅石山人心中的豐碑。</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近日《紅石山論壇》刊發(fā)了悼念他的系列文章和詩篇,我都認(rèn)真拜讀,進一步增加了對他的了解和敬重。而今清明節(jié)將近,新綠初萌的枝頭掛著晶瑩雨珠,恍惚間仿佛又見他在深夜里守著熒屏微光,將每篇來稿細細打磨的模樣。</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老劉是我一位沒有見過面的朋友,認(rèn)識他源于我的一篇文章。</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2017年夏天,我和老伴回到從小長大的龐家堡/紅石山,故地重游,觸景生情,寫了一篇《懷念龐家堡》回憶文章,投稿給宣化《原創(chuàng)高地》。主編回復(fù)我,根據(jù)內(nèi)容他將此稿推薦給原龍煙鐵礦和龐家堡區(qū)人主辦的《紅石山論壇》。不久該《論壇》主編劉學(xué)貴電話與我聯(lián)系,他詳細問詢了我的情況,表示同意刊發(fā)我的文章。</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之后,我和老劉多次或打電話,或微信交流。他說從許多老龍煙人處獲知,我父親曾是礦山和龐家堡區(qū)委、區(qū)政府老領(lǐng)導(dǎo),群眾口碑極好,也知道我是從大山里走出去的軍人,希望我寫點關(guān)于父親和軍事題材的文章,他說《論壇》這兩方面的內(nèi)容較少,我答應(yīng)了他。八年來陸續(xù)寫了《文革中的父親》《從龐家堡到海拉爾》《芳華綻軍旅 青春獻國防》《65式軍裝是我最美好的回憶》等數(shù)篇文章,有的作品有幸被《紅石山文集》和《宣化文史》收錄。</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八載春秋,我們始終隔屏相望。在得知老劉離去的那一刻,我的內(nèi)心滿是震驚與悲痛,仿佛失去了一位相識已久的老友。我們彼此雖未見過面,但通過這些年的文字往來,他在我心中早已是無比熟悉且親切的存在。清明時節(jié),我更加懷念這位未曾謀面的老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老劉身患疾病,行動極為不便,日常只能依靠輪椅出行??杉幢闳绱?,他對《紅石山論壇》的付出卻從未有過一絲懈怠。他把全部的心血都傾注其中,那一篇篇精心編輯刊發(fā)的文章,都是他對這片精神家園熱愛的最好證明。為了能讓大家及時看到優(yōu)質(zhì)的內(nèi)容,他常常在午夜還堅守在電腦前忙碌,那一個個靜謐的夜晚,陪伴他的只有電腦屏幕發(fā)出的微光,還有他對《紅石山論壇》執(zhí)著的信念。</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這種全身心投入的精神,與出之龍煙鐵礦的馬萬水精神是如此契合。馬萬水帶領(lǐng)著他的團隊,在艱苦的條件下,憑借著頑強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一次次創(chuàng)造奇跡,為礦山建設(shè)立下不朽功勛。老劉同樣在身患病疾的困境中堅守,以他的方式傳承著紅石山的精神,努力讓《紅石山論壇》成為所有眷戀這片土地、銘記那段歷史的人們的心靈港灣。</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盡管我們從未見過面,但在我心里,他的形象無比高大。他的熱情、真誠,以及對文學(xué)的熱愛和對《紅石山論壇》的堅守,都讓我由衷地敬重。如今,他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的精神永遠留在了《紅石山論壇》的每一篇文章里,留在了每一個熱愛這里的人的心中。每當(dāng)我翻開《紅石山論壇》,看到那些飽含深情的文字,就仿佛能看到老劉坐在輪椅上,專注地編輯文章的身影。我相信,他所開創(chuàng)的事業(yè)會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繼續(xù)傳承下去,他的精神也將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紅石山人為這片土地的文化傳承而不懈奮斗。</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清明時節(jié),我愿以這篇文字,寄托對老劉的深深懷念。愿他在天之靈,能夠感受到我們對他的敬仰與感激。愿《紅石山論壇》在老劉精神的指引下,繼續(xù)前行,成為紅石山人心中永恒的精神家園。</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