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綠韻——大亮山古茶樹傳奇!林莊主 <p class="ql-block">在彩云之南那片神秘而廣袤的土地上,有一處宛如世外桃源的仙境——普洱市、寧洱縣、黎明鄉(xiāng)、岔河村大亮山。這里,是自然與歷史交織的圣地,每一寸土地,都鐫刻著時光的印記,每一縷清風,都在訴說著歲月的傳奇。而扎根于此的千年古茶樹,猶如一位位堅毅的時光守望者,靜靜見證著山川的巨變,孕育出源遠流長、獨具魅力的茶文化,為世人打開了一扇通往自然深處、歷史長河的時光之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溯源:穿梭時光的茶香之旅</span></p> <p class="ql-block">大亮山的千年古茶樹,宛如一部鮮活的史書,承載著厚重且燦爛的歷史文化?;厮莸斤L云變幻的三國時期,諸葛亮率領大軍南征,他的足跡踏上了這片神奇的土地,也留下了“武侯遺種”這一充滿傳奇色彩的佳話?!兜岷S莺庵尽防锴逦涊d:“茶山有茶王樹,較五山獨大,本武侯遺種,至今夷民祀之?!被Z族對這一傳說深信不疑,他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世代將諸葛亮奉為“茶祖”。每年特定的日子,基諾族同胞都會舉行莊重而盛大的祭拜儀式,香煙裊裊,祭品豐盛,人們口中念念有詞,表達對茶祖的感恩與敬仰。這份跨越千年的敬意,如同一條無形的紐帶,將基諾族與古茶樹緊密相連,從未間斷。</p> <p class="ql-block">時光的車輪滾滾向前,來到了繁榮昌盛的唐朝。樊綽作為使者,深入云南地區(qū),他在《蠻書》中詳細記錄下“茶出銀生城界諸山,散收無采造法。蒙舍蠻以菽姜桂和烹而飲之”。這段文字,不僅確鑿地證明了唐代云南地區(qū)茶葉生產(chǎn)已然存在,更如同一把鑰匙,為我們打開了了解大亮山古茶樹歷史的新窗口,讓我們得以一窺那個時代茶葉生產(chǎn)與飲用的獨特風貌。</p> <p class="ql-block">探尋古茶樹的起源,就不得不提到大亮山古代種植茶樹的先民——濮人,也就是現(xiàn)今的瑤族。在遙遠的過去,瑤族先民們懷揣著對美好生活的熾熱向往,肩負著改變命運的堅定信念,用瘦弱卻堅毅的雙肩挑著茶籽,從思茅洗馬河出發(fā)。他們一路翻山越嶺,穿越茂密的森林,趟過湍急的河流,歷經(jīng)千辛萬苦,終于來到大亮山“瑤人舊家”,在此安居樂業(yè)。一路上,他們留下了“仙人腳”的獨特遺跡,這些深深淺淺的腳印,宛如歷史的密碼,無聲地訴說著那段充滿艱辛與勇氣的遷徙歷程。</p> <p class="ql-block">為了進一步擴大茶葉種植規(guī)模,瑤族先民們并未停下腳步,繼續(xù)踏上新的征程。當他們挑著茶籽從緬瑪岔河向團山村馬甫山進發(fā)時,因路途遙遠、勞累過度,在一片壩田停下歇腳。后來,人們?yōu)榱思o念這段歷史,將這片田命名為“挑擔田”。傳說諸葛亮為了劃分土地,揮劍立下界限,馬甫山對面的山從此便被稱為“孔明金山”。這些充滿奇幻色彩的故事,如同璀璨的星辰,鑲嵌在大亮山古茶樹的歷史長河中,為其增添了無盡的神秘魅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滋養(yǎng):天地饋贈的生態(tài)香茗</span></p> <p class="ql-block">大亮山,宛如一座被大自然格外寵愛的綠色明珠,散發(fā)著迷人的光芒。這里海拔高達2151米,仿佛伸手就能觸摸到天空的云朵。年平均氣溫溫潤宜人,如同母親溫柔的懷抱,讓古茶樹在其中安然生長。土壤中富含鋅硒等微量元素,為古茶樹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養(yǎng)分,就像給它們注入了生命的活力?!疤鞜o三日晴,地無三尺平”,獨特的氣候和地形,造就了云霧繚繞、如夢似幻的仙境般環(huán)境。清晨,云霧如同輕紗般在山間飄蕩,古茶樹在云霧的懷抱中若隱若現(xiàn),宛如一幅絕美的水墨畫。</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黎明岔河大亮山視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這片凈土上,古茶樹與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溪流相互依存,構成了穩(wěn)定而和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森林就像一道堅固的屏障,為古茶樹遮風擋雨;溪流則像一條靈動的絲帶,為古茶樹帶來清澈的水源。清晨,第一縷陽光穿透云霧,宛如金色的絲線,灑在古茶樹上,葉片上的露珠閃爍著晶瑩剔透的光芒,如同璀璨的鉆石。古茶樹盡情地吸收著大自然的養(yǎng)分,在云霧的潤澤下茁壯成長。得益于如此優(yōu)越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大亮山千年古茶樹產(chǎn)出的茶葉,品質超凡脫俗,堪稱茶中極品。</span></p> <p class="ql-block">當你輕輕捧起一片茶葉,便能感受到它的與眾不同。葉片肥厚飽滿,色澤翠綠油亮,仿佛蘊含著無盡的生機。湊近一聞,一股清新自然的香氣撲鼻而來,那是陽光、云霧與土壤交織的味道,讓人陶醉其中。這些茶葉是真正意義上的綠色茶、生態(tài)茶、安全茶、健康茶,每一片都凝聚著大自然的精華,散發(fā)著獨特的清香,仿佛在訴說著大亮山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守護:為古茶尋發(fā)展之路</span></p> <p class="ql-block">大亮山的交通狀況極為不便,山路崎嶇蜿蜒,仿佛一條沉睡的巨龍橫臥在山間?!扒旯挪柙诹辽?、古茶路上坡道多”,這句質樸的民謠,生動地描繪了當時的情景。然而,惡劣的交通條件并未阻擋人們對古茶樹的熱愛與探索。緬瑪岔河村委班子、田房小組領導、林業(yè)巡視員及駐村干部,深知古茶樹對于當?shù)匕傩盏闹匾饬x。他們不辭辛勞,四處奔走,積極爭取資金和政策支持,努力改善交通條件。為了找到一條適合當?shù)匕l(fā)展的致富之路,他們翻山越嶺,深入調(diào)研,與村民們促膝長談,傾聽他們的心聲和需求。</p> <p class="ql-block">大亮山千年古茶樹,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這片神秘的土地。為了更好地保護和利用這一寶貴資源,當?shù)卣闹贫宋磥矶昃挰敳砗勇糜我?guī)劃。規(guī)劃以古茶樹為核心,充分整合大亮山的自然風光和歷史文化資源,致力于打造集生態(tài)旅游、茶文化體驗、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特色旅游區(qū)。在規(guī)劃中,不僅有寬敞的旅游步道,讓游客能夠近距離欣賞古茶樹的風采;還有設施完備的茶文化博物館,通過豐富的展品和多媒體展示,讓游客深入了解古茶樹的歷史文化;此外,還將建設一系列休閑度假設施,為游客提供舒適便捷的服務。</p> <h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未來二十年緬瑪岔河旅游規(guī)化圖</span></h1> <p class="ql-block">這一規(guī)劃的實施,不僅將為游客提供親近自然、感受歷史的絕佳機會,讓他們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心靈的棲息地;也將為當?shù)亟?jīng)濟發(fā)展注入新的活力,帶動周邊餐飲、住宿、農(nóng)產(chǎn)品加工等相關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更多的就業(yè)機會,讓當?shù)匕傩者^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感悟:品味茶香中的人生真諦</span></p> <p class="ql-block">在快節(jié)奏的現(xiàn)代社會,人們在繁華喧囂中忙碌奔波,心靈如同漂泊在大海上的孤舟,渴望一片寧靜的港灣。而大亮山的千年古茶樹,宛如一盞明燈,為人們指引著回歸自然的方向。當你放下手中的忙碌,踏上這片凈土,瞬間被清新的空氣所包圍,那空氣中彌漫著泥土的芬芳、草木的清香和茶葉的幽香,仿佛是大自然為你獻上的一份珍貴禮物。</p> <p class="ql-block">你可以靜靜地聆聽鳥鳴和溪流的聲音,那清脆悅耳的鳥鳴聲,如同大自然的歌唱家在盡情歌唱;那潺潺的溪流聲,仿佛是一首舒緩的鋼琴曲,讓你的心靈得到前所未有的放松。坐在古茶樹旁,泡上一杯香醇的古茶樹茶,看著茶葉在水中翻滾、舒展,仿佛是一場精彩的舞蹈。熱氣騰騰的茶香裊裊升騰,彌漫在空氣中,讓你忍不住輕輕抿上一口。茶湯入口,先是微微的苦澀,如同生活中的挫折與困難;但轉瞬之間,甘甜便在舌尖蔓延開來,那是歷經(jīng)磨難后的回甘,讓你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與珍貴。</p> <p class="ql-block">人生如茶,茶如人生。每一杯大亮山千年古茶樹茶,都蘊含著歲月的沉淀和大自然的深情。在品茶的過程中,我們品味的不僅僅是茶的滋味,更是一種對生活的深刻領悟。它讓我們學會在喧囂中尋找寧靜,在忙碌中感受美好,在平凡中發(fā)現(xiàn)珍貴。讓我們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個瞬間,如同珍惜每一片茶葉帶來的美好體驗。</p> <p class="ql-block">大亮山的千年古茶樹,是大自然和歷史賦予我們的珍貴禮物。它們見證了歲月的變遷,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孕育出獨特的茶香。讓我們共同守護這份珍貴的遺產(chǎn),傳承和弘揚古茶樹文化,讓大亮山千年古茶樹的茶香,飄向更遠的地方,讓更多的人領略到它的無窮魅力,讓這片神秘的土地在歲月的長河中永遠綻放光彩。</p> <p class="ql-block">作者簡介:</p><p class="ql-block">蘇有彬,筆名林莊主。云南省普洱市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黎明鄉(xiāng)人。愛好美篇圖文創(chuàng)作,喜歡鉆研文學藝術,發(fā)表攝影、散文、詩歌等作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