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小公園(潮汕游之七)把酒臨風(fēng) <p class="ql-block">漫步汕頭小公園:穿越時光的南洋舊夢</p><p class="ql-block">沿著國平路漫步,路過汕頭旅社,這棟近70年歷史的建筑,是小公園發(fā)展的時代縮影,如今成為了游客們必打卡的地標。再往前走,便能看到大名鼎鼎的百貨大樓,它始建于1932年,由華僑集資50萬大洋建成,是當時汕頭的商業(yè)地標。站在百貨大樓前,我仿佛看到了當年這里人來人往、熱鬧非凡的景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夜幕降臨,小公園換上了另一副模樣。華燈初上,騎樓建筑被燈光勾勒出輪廓,宛如夢幻的童話世界。中山紀念亭在燈光的映照下更加莊嚴肅穆,亭下聚集著許多市民和游客,或是在拍照留念,或是在閑聊休憩。此時的小公園,既有歷史的韻味,又充滿了現(xiàn)代的活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走進小公園,仿佛踏入了一條時光回廊。眼前的中山紀念亭,八角三重檐攢尖木構(gòu),不用一根鐵釘,全靠傳統(tǒng)榫卯技術(shù)搭建而成,承載著歲月的厚重。亭邊的騎樓,有著精美的雕花和彩色玻璃,雖歷經(jīng)風(fēng)雨,卻依然散發(fā)著南洋風(fēng)情。我好奇地走進其中一家騎樓小店,店內(nèi)售賣著各種潮汕特色手工藝品,與熱情健談的店主攀談,聽他講述著小公園的往昔歲月。</p> <p class="ql-block">抵達汕頭時,日光正暖,整座城市被鍍上一層金芒。打車前往小公園,還未踏入,就被那濃郁的煙火氣所包圍。街頭巷尾彌漫著潮汕美食的香氣,街邊攤位上擺滿了色彩斑斕的粿品,讓人垂涎欲滴。</p> <p class="ql-block">逛累了,便去品嘗小公園的美食。在鎮(zhèn)邦美食街,短短120米的騎樓街區(qū)匯聚了26家潮汕菜美食店,有不少是“老字號”品牌,牛肉粿條湯鮮味美,粿條爽滑勁道;老媽宮粽球咸甜交織,口感豐富;還有那外酥里嫩的蠔烙,香氣撲鼻,每一口都是潮汕味道的極致體現(xiàn)。</p> <p class="ql-block">天后宮</p> <p class="ql-block">我們來到了郵政總局大樓前,這座建于1922年的建筑,是廣東保存最完整的歐陸式建筑風(fēng)格郵政建筑。走進大樓,內(nèi)部設(shè)有郵政歷史陳列館,展示著中國郵政的發(fā)展歷程,老物件、老照片靜靜訴說著歲月故事,讓人不禁感嘆時代的變遷。</p> <p class="ql-block">走著走著,便看到了鄭正秋、蔡楚生電影博物館。鄭正秋作為中國電影的先驅(qū)者,他的攝影館也承載著厚重的文化底蘊。在館內(nèi),展示著許多珍貴的電影劇照、拍攝器材以及鄭正秋先生的生平事跡,讓我對這位電影人的貢獻有了更深的認識。從他的作品中,我仿佛看到了那個時代的風(fēng)云變幻,感受到了電影藝術(shù)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在小公園的這一天,我從建筑中觸摸歷史,在美食中品味潮汕,于煙火氣中感受生活。這里的每一塊磚石、每一道美食、每一張笑臉,都讓我深深著迷。離開時,我頻頻回望,心中滿是不舍,期待著下一次與小公園的重逢 。</p> <p class="ql-block">水調(diào)歌頭·汕頭小公園記</p><p class="ql-block">騎樓沐朝露,亭畔憶中山。昔年僑建商廈,今影入眸間。郵政館中尋史,影里鄭公留志,歲月漫雕欄。美食漫街巷,煙火滿塵寰。</p><p class="ql-block">霓虹起,星漢轉(zhuǎn),夜斑斕。老街舊巷,猶訴滄海幾重瀾。應(yīng)喜古遺仍在,更念潮風(fēng)未改,逸興漫心田。異日重臨處,詩意滿山川 。</p> <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15日下午胡志強游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