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博物館賞寶王禮民 <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26日,我到天津旅行,特意去了天津博物館。作為國家一級博物館,這里的文物收藏太豐富了。其中三件鎮(zhèn)館之寶,給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p><p class="ql-block">首先是清乾隆款琺瑯彩芍藥雉雞紋玉壺春瓶,它就像一位從古代走來的優(yōu)雅貴婦。高16.3厘米,胎質(zhì)細(xì)膩得如同嬰兒的肌膚,釉面瑩潤如玉。瓶身上的芍藥雉雞圖,搭配“青扶承露蕊,紅妥出闌枝”的詩句,詩、書、畫、印完美融合,繪畫源自宮廷畫家蔣廷錫手稿,盡顯乾隆時期琺瑯彩瓷的巔峰工藝。</p><p class="ql-block">北宋范寬的《雪景寒林圖》,仿佛把我?guī)У搅饲昵暗谋狈蕉?。絹本水墨畫里,群峰屏立,寒林蕭瑟,寺宇若隱若現(xiàn),署款“臣范寬制”。這可是全球僅存的兩幅公認(rèn)范寬真跡之一,藝術(shù)與歷史價值不言而喻。</p><p class="ql-block">還有西周太保鼎,高57.6厘米,重26公斤,方鼎造型獨(dú)特,四足的扉棱及圓盤別具一格,內(nèi)壁“大保鑄”銘文訴說著西周重臣召公奭的故事。它紋飾精美,鑄造工藝精湛,還是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的文物。</p><p class="ql-block">這次天津博物館之旅,讓我穿越時空,領(lǐng)略了歷史的厚重與藝術(shù)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志愿者(天津知青張韻秋)講解“鎮(zhèn)館之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