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天水博物館(2024.4.30)零零零 <p class="ql-block">伏羲廟后門就是天水博物館,這個一級博物館與我所到過的博物館不一樣,各個展廳是分布在一棟棟古建筑里。古陶瓷古、青銅、古石館等展。居然沒有章可蓋[尷尬],出來時服務(wù)中心送了我們紙質(zhì)門票,當(dāng)作紀(jì)念。</p> <p class="ql-block">天水市博物館館藏歷史文物陳列 —走進(jìn)天水</p><p class="ql-block">天水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地處中國地理幾何中心,位于甘肅省東南部,橫跨黃河、長江兩大流域。東臨陜西,南通巴蜀,西至蘭州,北達(dá)寧夏?,F(xiàn)轄秦州、麥積兩區(qū),武山、甘谷、秦安、清水張家川回族自治縣五縣,總面積1.43萬平方公里,總?cè)丝?80萬人,其中常駐城鎮(zhèn)人口134萬人。</p><p class="ql-block">天水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因漢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設(shè)天水郡而得名,歷史上曾稱縣、上邽、成紀(jì)、秦州,有著8000多年的人類早期文明史,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fā)祥地之一。這里是人文始祖伏羲、女媧、軒轅黃帝的故里,是世界華人尋根祭祖圣地;是秦人早期活動的主要區(qū)域,是中國最早設(shè)置縣制的地方;是三國時期魏蜀相爭的戰(zhàn)略要地,也是絲綢之路黃金段上的文化、商貿(mào)重鎮(zhèn)。以伏羲文化、大地灣文化、早期秦文化、三國古戰(zhàn)場文化、佛教石窟文化為主要內(nèi)容的五大文化和民俗文化,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寫下了輝煌燦爛的篇章。</p><p class="ql-block">天水全境現(xiàn)有文物保護(hù)點(diǎn)1331處,其中全國重點(diǎn)文物保護(hù)單位17處,省級文物保護(hù)單位54處,市、縣級文物保護(hù)單位399處。歷史上就形成了伏羲卦臺、南山古柏、玉泉仙洞、麥積煙雨、石門夜月、仙人送燈、凈土松濤、渭水秋聲等秦州八景。現(xiàn)有伏羲廟、玉泉觀、南郭寺、胡氏古民居、麥積山石窟、仙人崖、石門、卦臺山、大地灣遺址、大像山石窟、水簾洞石窟等眾多著名的人文和自然景觀。</p><p class="ql-block">天水是文化的圣地,詩意的國度。產(chǎn)生于天水的《詩經(jīng)·秦風(fēng)·蒹葭》中寫道:“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今天,天水就如同靜靜佇立在渭水河畔上的一位女神,從8000年的記憶中走來,依然是那樣的淳樸而美麗,熱切地等待著您掀開她神秘的面紗。</p><p class="ql-block">天水市博物館歷史文物陳列以“文化天水”為主線,包括了序廳、通史陳列和館藏碑拓、瓷器、彩陶、青銅器、隋唐圍屏石榻、宋墓復(fù)原等8個陳列,3900多件文物。</p> <p class="ql-block">這是博物館總?cè)肟凇?lt;/p> <p class="ql-block">龜形銅灶</p><p class="ql-block">西漢</p> <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天水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fā)祥地之一,距今38000年的“武山人”頭骨化石、距今8000余年的大地灣早期人類活動遺跡、延續(xù)4000余年的史前文化遺存,見證了中華先民的歷史足跡和文明歷程。</p><p class="ql-block">天水是中國古代文化的豐厚之地。秦漢的赫赫軍威,魏蜀的金戈鐵馬,北朝的渭水梵音,隋唐的繁華盛景,宋金的商賈云集,元明清的人文蔚起,譜寫了一曲曲悠揚(yáng)而不絕的樂章。</p> <p class="ql-block">劉海戲金蟾銅熏爐</p><p class="ql-block">明</p><p class="ql-block">高41.5厘米,寬36厘米,重11.99千克。銅熏爐由劉海和金蟾兩部分組成,劉海面部圓潤,濃眉大眼,身背葫蘆形酒壺,一手握拳上舉,一腿提懸,一腳踩于蟾蜍背上,身體微微前傾,作戲弄蟾蜍之狀。下部為一只三足蟾蜍,蟾蜍闊口隆鼻,雙眼暴突,渾身凸起疙瘩,三足剛勁有力,兩前足前撐,后足曲蹲作欲躍之勢,造型生動形象,給人以無限的遐想。劉海戲金蟾的故事在我國民間廣為流傳。傳說中,金蟾寓意催財、旺財,而“劉海戲金蟾,步步釣金錢”的題材則象征著持有人財源廣進(jìn)。此外,金蟾也是多產(chǎn)多育的象征,所以劉海戲金蟾也有富貴多子的含義,是廣大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shù)題材。此劉海戲金蟾銅熏爐,將使用功能和藝術(shù)造型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制作工藝精湛,藝術(shù)價值高,具有豐富的民俗文化底蘊(yùn)。</p> <p class="ql-block">曹操的字的拓片</p> <p class="ql-block">這些古建都是展廳。</p> <p class="ql-block">在一間平時不對外開放的小房間里,見到了天水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貼金彩繪圍屏風(fēng)石榻,這個石榻是隋朝時期的,也是國內(nèi)為數(shù)不多的粟特人葬俗遺物國寶。</p><p class="ql-block">石榻分為圍屏、榻板和底座三部分,圍屏共有11塊,分別雕刻了主人狩獵、宴飲、出行、泛舟等活動,畫面上還有亭臺樓閣、水榭花園等,雕工精湛、技藝嫻熟、貼金彩繪、富麗堂皇。</p><p class="ql-block">限流,沒敢拍照。照片及文字均來自網(wǎng)絡(luò)。</p> <p class="ql-block">好像還適應(yīng)不了,匆匆一瞥,就出來了。</p> <p class="ql-block">院子</p> <p class="ql-block">原來這才是正門。</p><p class="ql-block">原來天水博物館是國家一級博物館,博物館成立于1979年,與天水著名的伏羲廟共同構(gòu)成了“館廟合一”的格局,是一家集文物、旅游于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