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棟·竹玉·斷腸紅王青榮(德縣路5號) <p class="ql-block">云棟,全稱:張云棟,二十二年前誕生于青島,師從于陶藝家呂竹玉。會開汽車、琴棋書畫樣樣行。</p> <p class="ql-block">慈母與兒子云棟</p> <p class="ql-block">北嶺山遛狗</p> <p class="ql-block">云棟在創(chuàng)作(視頻0.24秒)</p> <p class="ql-block">云棟作品《王》</p> <p class="ql-block">掛歷上的云棟作品</p> <p class="ql-block">云棟為楊保華和劉杰刻的肖形像</p> <p class="ql-block">1967年,阿爾巴尼亞部長會議主席謝胡訪問青島,山東省革命委員會主任(黨的核心小組組長)(相當(dāng)于省長、省委書記)王效禹,青島市革命委員會主任(市長)楊保華到流亭機場迎接。</p><p class="ql-block">?楊保華(1940-1998),1967-1969年任青島市革命委員會主任(市長)。相當(dāng)于青島市第十任市長。(照片拍攝:青島日報社記者張秉山)</p> <p class="ql-block">劉杰,出生于1963年,茶文化學(xué)者、作家、復(fù)旦大學(xué)新聞系畢業(yè);他創(chuàng)作了《大商埠》、《混子》、《黑白袁世凱》《中年危機》、《今天你過得好嗎》、《茶葉帝國》等膾炙人口的作品。其中《混子》《猴票》《中年危機》等被改編成影視劇搬上熒屏,廣受觀眾好評。面對鮮花和贊譽,“低調(diào)的劉爺”淡然一笑,他說,人活著,應(yīng)該為自己做點事兒,為社會做點事兒,而不是做給別人看。</p> <p class="ql-block">“竹玉約茶”</p> <p class="ql-block">呂竹玉(2025年3月26日,“竹玉約茶”)</p><p class="ql-block">?每個青島人都有一個和這座城市同步發(fā)展的家族歷史,包括政治、生活、藝術(shù)等,與呂竹玉認(rèn)識源于大學(xué)路的膠澳咖啡,那已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國共內(nèi)戰(zhàn)時期,呂竹玉的父親呂洪澡和我的父親王福海都是從山東一直打到廈門,一個是274團,一個是271團,同屬周志堅軍長的31軍,同屬葉飛司令員的第十兵團。呂竹玉的母親楊淑華(中國電影院)和舅舅楊保華(青島市革命委員會主任“青島第十任市長”)還有他的哥哥呂竹青(青島二中同級校友、中國電影院、現(xiàn)居澳洲)都是我在短暫的人生旅途中永遠(yuǎn)抹不掉的記憶……呂竹玉 1963年生于青島,陶藝家;早年畢業(yè)于青島二中(1976-1981),后畢業(yè)于山東紡織工學(xué)院(現(xiàn)為青島大學(xué)),九三學(xué)社社員、李梓源大師的弟子、徐朝興大師的弟子、中國陶瓷藝術(shù)與設(shè)計協(xié)會常務(wù)理事,國際陶藝家協(xié)會會員,山東省美術(shù)家協(xié)會陶瓷藝術(shù)委員會副秘書長、青島市陶藝家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陶瓷畫刊》青島辦事處主任。青島[玉窯]創(chuàng)建人之一。</p> <p class="ql-block">停云軒記(古風(fēng)仄韻)【寫給云棟恩師呂竹玉】(簡體字版)</p><p class="ql-block">作者:斷腸紅(張偉)四世</p><p class="ql-block">自駕長車驅(qū)鳥路,作氣恍如聆一鼓,始見茅舍隱花木。</p><p class="ql-block">竹籬四圍環(huán)作堵,不用鐵鎖用繩組,秋月春風(fēng)等閑入。</p><p class="ql-block">大盤小盤參差布,渾如舊雨相嘯聚,晚餐紫霞朝飲露。</p><p class="ql-block">匾額半閑意高古,斜月橫臥嫻風(fēng)度,山光終日若無睹。</p><p class="ql-block">白云臨此具停步,倦可揭簾虛室宿,時卷時舒伴風(fēng)舞。</p><p class="ql-block">停云軒主何英武,質(zhì)如修竹面如玉,風(fēng)吹白袍飄飄舉。</p><p class="ql-block">汲取山泉玉壺煮,頃刻茶香縈如縷,身似彩鳳生雙羽。</p><p class="ql-block">幾上烏鷺愕以顧,手談不及天過午,忽憶柄朽只余斧。</p><p class="ql-block">輕拂寶刀鞘上土,出鞘寒光攝人目,來如雷霆收震怒。</p><p class="ql-block">墻垛七八瓷面具,玄黃崢嶸實可怖,不怕人間多豺虎。</p><p class="ql-block">恨曾折腰求俸祿,一世都被功名誤。青崖終可騎白鹿。</p><p class="ql-block">回首向來車行處,不見半閑見云霧。余生煙霞休再負(fù)。</p> <p class="ql-block">匠人風(fēng)范、青島好人、陶藝家呂竹玉。</p> <p class="ql-block">呂竹玉和他的作品《達(dá)摩》約創(chuàng)作于2000年</p> <p class="ql-block">張云棟慈父、詩人斷腸紅(張偉)四世</p><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26日中午,“竹玉約茶”)</p><p class="ql-block">?斷腸紅,一說乃紅色秋海棠之別名。源于陸游與唐琬之故事,斷腸草,斷腸花,斷腸紅。</p><p class="ql-block">斷腸紅,原名張偉,出生于1963年,山東省青島市第十七中學(xué)語文老師,課堂以氣氛活躍著稱,講課風(fēng)趣,用形象生動的語言詮釋作文詩歌的要領(lǐng)。</p><p class="ql-block">斷腸紅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擅長寫作與書法,講課生動,頗有私塾先生的氣質(zhì)。他提倡用正體字教學(xué),倡導(dǎo)學(xué)生會認(rèn),會分析正體字,他課堂的板書也均為正體字。他曾說過說:“要我說啊,簡體字把字給簡化了,把中國的文化韻味都給改沒了,所以我希望同學(xué)們能夠了解到我們語文的韻律美?!?lt;/p><p class="ql-block">他的書法可以說是剛勁中不乏柔美,尤其是對漢字的構(gòu)型有較深的理解,由象形入手,一步步詮釋漢字的意義。</p><p class="ql-block">他的文章教育意義強,受很多人的青睞,讓人悟出道理,他更是用自己的詩歌為學(xué)生講解古詩詞和現(xiàn)代詩歌,讓學(xué)生了解什么是將抽象化為具象,更是讓學(xué)生親自寫詩并加以點評。</p> <p class="ql-block">呂竹玉、斷腸紅(張偉)、劉建華、王青榮。(2025年3月26日中午,東夷·張梁拍于“竹玉約茶”)</p> <p class="ql-block">于寧書法作品:停云處 乙未二月 于寧</p><p class="ql-block">?停雲(yún)軒記(古風(fēng)仄韻)(寫給云棟恩師竹玉)【民國字體版】</p><p class="ql-block">斷腸紅(張偉):歲次甲辰五月端午,驅(qū)車過竹玉先生隱在北宅的別業(yè)。嘗在竹玉先生處,看到一條幅篆字書曰:停雲(yún)處。竹玉先生語曰:此題北宅別業(yè)者也。斷某因以名之北宅別業(yè)曰:停雲(yún)軒。不知竹玉先生以為然否?詩以為紀(jì),各位去過的同道不妨補充則個。</p><p class="ql-block">日前曾以新體示人,兼帶圖畫風(fēng)。但停雲(yún)軒主乃是傳承古道的高人雅士,新體詩未免輕佻。故再做古風(fēng)一篇,且句句在韻且是仄韻,以表達(dá)窯燒而出的瓷器之古色古香韻致也。</p><p class="ql-block">斷腸紅(張偉)四世</p><p class="ql-block">自駕長車驅(qū)鳥路,作氣恍如聆一鼓,始見茅舍隱花木。</p><p class="ql-block">竹籬四圍環(huán)作堵,不用鐵鎖用繩組,秋月春風(fēng)等閒入。</p><p class="ql-block">大盤小盤參差布,渾如舊雨相嘯聚,晚餐紫霞朝飲露。</p><p class="ql-block">匾額半閒意高古,斜月橫臥嫻風(fēng)度,山光終日若無睹。</p><p class="ql-block">白雲(yún)臨此俱停步,倦可揭簾虛室宿,時卷時舒伴風(fēng)舞。</p><p class="ql-block">停雲(yún)軒主何英武,質(zhì)如修竹面如玉,風(fēng)吹白袍飄飄舉。</p><p class="ql-block">汲取山泉玉壺煮,頃刻茶香縈如縷,身似彩鳳生雙羽。</p><p class="ql-block">幾上烏鷺愕以顧,手談不及天過午,忽憶柄朽只余斧。</p><p class="ql-block">輕拂寶刀鞘上土,出鞘寒光攝人目,來如雷霆收震怒。</p><p class="ql-block">牆垛七八瓷面具,玄黃崢嶸實可怖,不怕人間多豺虎。</p><p class="ql-block">恨曾折腰求俸祿,一世都被功名誤。青崖終可騎白鹿。</p><p class="ql-block">回首向來車行處,不見半閒見雲(yún)霧。餘生煙霞休再負(fù)。</p> <p class="ql-block">停云處 乙未二月 于寧(局部)</p> <p class="ql-block">于寧1956年出生于青島,書法篆刻家、音樂發(fā)燒友。于寧小時候立志要當(dāng)畫家,他畫得還不錯,頗有天賦。初中時期,于寧在青島四十二中,遇到了影響他一生的老師——蘇白。蘇白是聲譽卓著的書法篆刻家,被譽為是繼吳昌碩、齊白石、鄧散木后又一代開宗立派的大家。不過,這都是后話,那時候,于寧只知道,自己的語文老師蘇白,是個喜歡篆刻的人。</p> <p class="ql-block">徐朝興書法作品《佛》,呂竹玉恩師。</p> <p class="ql-block">徐朝興,1943年出生于浙江龍泉,第四屆中國工藝美術(shù)大師、亞太地區(qū)手工藝大師、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傳承人、全國五一勞動獎?wù)芦@得者。1956年,13歲的徐朝興拜師(李懷德老藝人)學(xué)藝。1958年,15歲入龍泉瓷廠仿古小組。1963年,20歲借調(diào)浙江美術(shù)學(xué)院,任專業(yè)輔導(dǎo)教師。1980年,37歲任龍泉市青瓷研究所所長。1988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wù)隆焙汀叭珖鴥?yōu)秀科技工作者”榮譽稱號。1992年,獲全國有突出貢獻(xiàn)中青年專家榮譽稱號,享受國務(wù)院頒發(fā)的政府特殊津貼。</p> <p class="ql-block">呂竹玉父親呂洪澡(1928-2011),山東海陽人,1947年加入共軍,榮獲一等功臣一次、二等功臣兩次、三等功臣五次、四等功臣兩次。</p> <p class="ql-block">王青榮的父親王福海(1926-2003)山東榮成人,1945年2月加入共軍,一等殘廢軍人,榮獲三等功臣四次。</p> <p class="ql-block">王福海立功獎狀之一</p> <p class="ql-block">緣分的天空“竹玉約茶”!軍人子弟、社會閑雜人員王青榮(出生于1961年),軍人子弟、陶藝家呂竹玉(出生于1963年),軍人子弟、軍人、文革史研究學(xué)者劉建華(出生于1950年),法顯研究學(xué)者、東夷·張梁(出生于1960年)。</p><p class="ql-block">? 感恩有你!謝謝大家!</p> <p class="ql-block">美篇制作:王青榮,1961年4月21日“誕生”于小城青島,祖籍山東省榮成市成山鎮(zhèn)岳家莊,軍人子弟,現(xiàn)居德縣路5號。1968-1974年就讀于青島江蘇路小學(xué),1974-1979年就讀于青島二中,1979年11月5日參加“革命”工作,就職于青島市外輪供應(yīng)公司,職業(yè)“Shipchandler”。喜歡“洗海澡(冬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