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味,分之韻陳 旭 在時光的長河中徘徊,不知不覺,春分已至。它宛如一位溫柔的使者,將春天的美好均勻地分給人間,帶來了晝夜的平衡,也帶來了飲食的獨特韻味。 <div>“春風如醇酒,著物物不知。” 春分的風,輕柔地拂過大地,喚醒了沉睡的萬物。此時,春菜成為了餐桌上的主角。蘇軾曾在《春菜》中寫道:“蔓菁宿根已生葉,韭芽戴土拳如蕨。爛烝香薺白魚肥,碎點青蒿涼餅滑?!?他用細膩的筆觸,描繪出了春菜的豐富多樣。薺菜,作為春季最具代表性的野菜之一,有著 “三月三,薺菜當靈丹” 的美譽。它不僅清肝和中、明目益胃,還富含鈣等多種營養(yǎng)成分,是春季養(yǎng)生的佳品。無論是涼拌、清炒,還是做餃子餡,那鮮嫩的口感都能讓人感受到春天的蓬勃生機。<br><br></div> 香椿,又被稱為 “十全蔬菜”。其獨特的香氣,仿佛是春天賦予的獨特禮物。它含有的香椿素等揮發(fā)性芳香族有機物,可健脾開胃、增加食欲。清炒香椿,只需簡單的烹飪,就能讓那股濃郁的香氣彌漫整個廚房,咬上一口,滿滿的都是春天的味道。而馬蘭頭,在每年清明節(jié)前口感最為清爽鮮嫩,有著 “抗炎野菜” 的稱號,為人們的健康增添一份保障。<div><br>除了這些,不同地區(qū)還有著各自獨特的春分美食。在老北京,春分祭日要吃 “太陽糕”。這太陽糕用大米面和綿白糖蒸制而成,糕皮上或印著紅紅的太陽花,或印著報春送喜的金雞,寓意著 “太陽高,步步高”。人們在晨光初露時,全家老少向東方跪拜,感謝太陽的恩澤,這太陽糕既是祭日的供品,也是應節(jié)的美食,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div><div><br>在湖南長沙,春分日農民會將春播后余下的水稻、黃豆等種子磨粉蒸糕,糕面放置紅棗,俗稱 “春分糕”,用以食用及饋贈親友,寓意著新年五谷豐登。而在廣東陽江,婦女們春分要上山采集百花葉,搗成粉末后與米粉和在一起做湯面吃,據(jù)說能清熱解毒。山東淄博春分社日則要炒豆炒米吃,當?shù)厮渍Z云:“社日不炒豆,死人無人候”“社日不炒胖(炒米),死人無人葬”,充滿了濃濃的民俗風情。<br>“</div> 春雨驚春清谷天”,春分作為春季的重要節(jié)氣,其美食文化豐富多彩。每一種食物,都蘊含著人們對自然的敬畏和對生活的熱愛。在這個美好的節(jié)氣里,讓我們品嘗著春菜的鮮嫩,感受著太陽糕的甜蜜,體驗著各地美食的獨特魅力,將春天的味道深深地印刻在舌尖,也將這份對生活的美好期許,融入到每一口食物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