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樹梅花報春來行走的駱駝 <p class="ql-block">圖文原創(chuàng):王景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冬沒下雪,一掃融融的暖陽,驟然飄雪了。這正是梅花綻放的時節(jié),“梅花歡喜漫天雪”,我想起了古城遺址公園的梅花,又會是血鴨紅梅的美景了。</p><p class="ql-block"> 在北京古城遺址公園,冬日的寒風(fēng)尚未完全退去,春天的氣息已經(jīng)悄然萌動。這里,遍植著各種的梅花。這些冬天里的精靈,不畏嚴(yán)寒,傲然綻放,仿佛陸游筆下“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的孤高,又似毛澤東詩詞中“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的堅(jiān)韌。</p><p class="ql-block"> 陸游的《詠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描繪了梅花即使粉身碎骨,依然香氣不改的品格。它們在寒風(fēng)中搖曳,花瓣輕輕飄落,卻依舊散發(fā)著淡淡的幽香,仿佛在訴說著古城的今夕,即使歲月流轉(zhuǎn),那份堅(jiān)韌與美麗依舊不變。而毛澤東的《詠梅》則賦予了梅花更多的革命情懷,“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中的梅花,是報春的使者,是希望的象征。這些梅花不僅僅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更是歷史的見證者,是古城復(fù)興的象征。它們在寒風(fēng)中綻放,預(yù)示著春天的到來,也預(yù)示著古城的新生。</p><p class="ql-block"> 漫步在古城遺址公園,欣賞著這些梅花,不禁讓人感慨萬千。它們不僅僅是花,它們是歷史的縮影,是文化的傳承,是精神的象征。在這里,陸游與毛澤東的《詠梅》似乎有了新的生命,它們與古城的梅花融為一體,共同訴說著一個關(guān)于堅(jiān)韌、美麗與希望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古城遺址公園的梅花,料峭春寒里的一抹亮色,是歷史長河中的一朵浪花,它們用自己的方式,贊美著這座古城的過去與未來。在這里,每一株、每一朵梅花都是一個故事,每一縷香氣都是一段歷史,它們共同編織成一幅美麗的畫卷,讓人流連忘返,感慨無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