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蛇迎春際 歷練鋼琴時天竹(朱小平) <p class="ql-block">在金蛇迎春之際、在長沙雅馬哈藍調琴行、在琴聲飛揚中拉開了2025年冬日樂章新年音樂會的序幕……</p><p class="ql-block">會后,周蓉老師為我們安排了樂齡鍵盤樂器展演的錄制,通過這次活動更加歷練了鋼琴。</p> 冬日樂章之《多年以前》 <p class="ql-block">本次路演的第一個曲目《多年以前》,正是在跟周老師學習這首上曲子時,使我對節(jié)奏和節(jié)拍有了飛躍性的認識,在路演時能夠把握節(jié)奏從容彈奏。</p> <p class="ql-block">聆聽周蓉老師的教誨:“節(jié)拍是數(shù)1、2等,因為對于節(jié)拍把握不住的時候,我們就用一拍兩拍來代替數(shù)拍!”這樣使我對節(jié)拍有了清晰的認識,特別是對兩個8分音符的彈奏更加準確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老師常常用很通俗的語言來講解深奧的演奏鋼琴的知識。</p><p class="ql-block">比如說彈奏跳音:“跳音手指做好充分的準備,力量集中在指尖,可以找我們跳繩的時候,腳尖往上登的感受“等等,幾乎每節(jié)課都有這樣恰如其分的、通俗易懂的、巧妙的比喻……</p> <p class="ql-block">這是周老師在課堂上用推搖籃和推秋千的比喻。來說明彈奏中手的力量的把握……</p> 周蓉老師教學示范《多年以前》,行云流水,彈得多么優(yōu)雅…… <p class="ql-block">《多年以前》是一首愛爾蘭民歌,這首歌曲是英國歌曲作家、劇作家托馬斯·黑恩·貝理于1833年創(chuàng)作的。并成為1843年全美最流行的歌曲。</p><p class="ql-block">《多年以前》中文歌詞:</p><p class="ql-block">請給我講那親切的故事,多年以前,多年以前。</p><p class="ql-block">請給我唱我愛聽的歌曲,多年以前多年前。</p><p class="ql-block">你已歸來我憂愁全消散,讓我忘記你漂泊已多年。</p><p class="ql-block">讓我深信你愛我仍如前,多年以前多年前。</p><p class="ql-block">可記得我們相會的小路,多年以前,多年以前。</p><p class="ql-block">你告訴我你將永不忘懷,多年以前多年前。</p><p class="ql-block">我純真的微笑使你常留戀,你每句話都打動我心弦。</p><p class="ql-block">贊美的話仍藏在我心間,多年以前多年前。</p><p class="ql-block">你的愛情喚起我的希望,多年以前,多年以前。</p><p class="ql-block">有多少人曾經把你夸獎,多年以前多年前。</p><p class="ql-block">長久分離你的愛仍不變,你的聲調仍然使我留戀。</p><p class="ql-block">我多幸福猶如在你身邊,多年以前多年前。</p> <p class="ql-block">路演中:</p><p class="ql-block">在演奏中力圖將在周老師那里學習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p> 本次活動海報 這次展演由以下評委打分。<br> 這么厲害的評委大咖跟我打了80.79分,我已經很滿意了謝謝! 這些進步要衷心感謝周蓉老師的教導、幫助和支持! 多年以前的回憶…… <p class="ql-block">之所以選這首曲子,是因為多年以前跟冉苗老師學習鋼琴,她是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她更是我的鋼琴啟蒙老師,她讓我從二年前一個Do ri mi fa suo la si do (哆瑞咪發(fā)嗦拉西多),都不認識的音樂小白,參加了我生平第一次鋼琴比賽,并獲得了二等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9年11月20日上午,在長沙海韻琴行舉行鋼琴比賽,我參賽的曲目是《鈴兒響叮當》,與此次2025年冬日樂章新年音樂會非常搭。</p> 榮譽證書 走進賽場前的臨陣磨槍:在家里最后一遍彈奏錄像。<br><br> 在比賽的前二天,我對參賽曲目進行了大膽的修改:<br> 1.增加了過門,在比賽前一天的晚上最后一遍練習時,又改成了使用黑鍵彈奏過門(聽冉老師說也有轉調的作用)以表現(xiàn)馬鈴兒在遠處的縹緲、空靈和幽遠……<br> 2.第一遍用慢奏,以表現(xiàn)鈴兒由遠而近,越來越清晰的叮當聲! <br> 3.第一遍以后用了一個單手括指,以表達馬兒把快樂帶到了我們的身邊!并且承接下一段的快節(jié)奏。<br> 4.第二遍用了快板節(jié)奏,以表達鈴兒的歡快、靈動、活潑、俏皮……<br> 5. 結尾用了一個雙手括指,以表達快樂的叮當鈴聲將響徹詩和遠方……<br> 這些修改都是沒有書對的,只是想以此來表達自己對這首曲目的理解,可能表現(xiàn)了我這個音樂小白的無知便無畏,但這些修改都得到了指導老師的充分肯定和贊揚!感謝冉苗老師在百忙之中對我的鼓勵、支持和幫助!特別是一開始我不知道怎么括指,把手指都刮出血了,冉苗老師悉心指導,教我正確的括指方法,使得括指變得不再受傷而更自如、美觀、瀟灑!再次感謝老師!<br><br> 《鈴兒響叮當》是一首經典的圣誕歌曲,由美國作曲家詹姆斯·羅德·皮爾彭特(James Lord Pierpont)于1857年創(chuàng)作。<br><br><div>中文版歌詞:<br>叮叮當,叮叮當,鈴兒響叮當,<br>我們滑雪多快樂,我們坐在雪橇上!<br>沖破大風雪,我們坐在雪橇上,<br>奔馳過田野,歡笑又歌唱。<br>叮叮當,叮叮當,鈴兒響叮當,<br>今晚滑雪多快樂,我們坐在雪橇上!</div> 冉老師示范《鈴兒響叮當》,琴聲飛揚、歡快、優(yōu)美 <p class="ql-block">畢業(yè)后全體同學在李自健美術館聚會,我與冉老師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記得多年以前,我這個連簡譜都不認識的人來學習鋼琴,來認識五線譜真是太難了,冉老師教導我說:這個暑假你將第2-3冊上的五線譜全部用簡譜標上,對你會有很大的提高,要像認識字一樣的認識五線譜!</p><p class="ql-block">說真的這些像豆芽菜似的五線譜,它認識我,我不認識它,要像認識字一樣的認識它,談何容易???</p> <p class="ql-block">那年暑假我在多國旅行,帶著手卷鋼琴,一邊在鋼琴上彈奏找音符,一邊在教材的五線譜上標注簡譜,那時簡譜也不認識,Do ri mi fa suo la si do (哆瑞咪發(fā)嗦拉西多)這幾個簡譜都要扳指頭,才能標注出1、2、3、4、5、6、7、1……</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圖為清晨在澳大利亞別墅的陽臺上用心</p> <p class="ql-block">圖為夜晚在柬埔寨旅游的酒店中用功</p><p class="ql-block">經過不懈的努力,終于像認識字一樣的認識了五線譜!</p><p class="ql-block">但只是認識五線譜,還只是學習彈鋼琴的冰山一角!還要在很多方面進行不懈的歷練!</p> <p class="ql-block">回憶多年以前冉老師的教導和鼓勵,我“將永不忘懷”(《多年以前》歌詞)……</p> 比賽現(xiàn)場的前奏 比賽中……<div>評委:(從左至右)龔春霞、左承德、胡新德(在拍照)三位樂界大咖</div> <p class="ql-block">獲獎學員與冉苖老師(正中間)合影</p><p class="ql-block">記得二年前我還是一個鋼琴和樂理知識的無知者,本次比賽我壓根也沒想到去參賽,是冉苗老師鼓勵我報名參賽,通過參賽我得到了很大的鍛煉,雖然獲得了二等獎,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在學習鋼琴上得到了很大的歷煉和提高,也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很大幫助,使我感到很溫暖、很溫馨……</p> <p class="ql-block">回想當時一個對音樂一竅不通的、只會在鋼琴旁擺擺不地道的pose的我,也能在這樣能來參加這樣的鋼琴賽事還能獲獎,真要好好感謝感恩冉老師!</p> <p class="ql-block">就是pose也擺得不地道……</p> 在頒獎典禮上的演奏實況錄像 <p class="ql-block">比賽歸來:比賽落下了帷幕,從兩年前的音樂菜鳥到本次的歷練鋼琴,收獲滿滿:加深了對鋼琴演奏的理解、開闊了眼界、增進了師生情誼……</p> 冬日樂章之《送別》 <p class="ql-block">《送別》這首曲子,我選擇了彈唱的形式,是因為:我原來學習鋼琴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很多年前跟小孩買了一架鋼琴,后來小孩沒有彈了,覺得太浪費了,就開始學習鋼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但開始學習后,覺得學琴是一個很苦很苦和差事,是一種深度的折磨,特別是對我這樣一個音樂白癡來說,尤其苦不堪言,都想打退堂鼓了,但在冉老師的鼓勵下還是堅持下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雖說彈得離要求還相差很遠,但更進一步想:如果手、腦、口同時動起來,是否更可以推遲老年癡呆的到來呢?此后只要是能歌唱的曲子,我一定選擇彈唱的形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經過幾年的鋼琴學習,自己的想法也有所提升,現(xiàn)在認為彈鋼琴是一個非常愉悅開心的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彈唱中路演……</p> <p class="ql-block">在辭舊迎新的當下,為了送別過去自己在練琴上節(jié)奏不準、似是而非、模棱兩可的種種不足,也為了在新年遇見更好的自己,而選擇了《送別》這首曲子。</p> 1915年李叔同創(chuàng)作的《送別》是中國近代文學與音樂結合的、中西融合文化互鑒的經典之作,詞作繼承古典詩詞韻律,但曲調改編自美國歌曲《夢見家和母親》,形成“舊詞新曲”的獨特風。作為“學堂樂歌”代表作,推動了中國近代音樂教育發(fā)展,后被電影《城南舊事》《早春二月》等用作主題曲,成為跨越時代的文化符號。 《送別》歌詞如下:<br><br>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br>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br>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br>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br><br>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br>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br>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br>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 傾情歌唱中…… 這首曲子在周老師的指點下,相對自己有了進一步的精進。 <p class="ql-block">這首曲子琴壇大咖們?yōu)槲掖蛄?0.87分,比第1首曲子略高,雖然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但我仍然非常高興!這都要衷心感謝周老師的指導、幫助、支持和關心!</p> <p class="ql-block">感謝兩位才貌雙全的鋼琴老師,在課堂上用最通俗的語言來講解怎樣錘煉琴技、磨練指法、訓練樂感、雕琢鋼琴音色,讓我終身受益匪淺、讓我永生難忘……</p> <p class="ql-block">未來我將在兩位老師的精神指引下,永遠快樂的歷練鋼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