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里島(2)~比傳說更美麗的錫拉庫薩又見炊煙 <p class="ql-block">從卡塔尼亞來到錫拉庫薩(Ciracusa,也有翻譯成錫拉庫扎)。錫拉庫薩猶如文化與文明交織而成的結(jié)構(gòu)密實的掛毯,是西西里最引人入勝的城市之一。公元前734年,來自科林斯(Corinth)的希臘殖民者在這里定居,而后它逐漸發(fā)展,成為后世眼中最漂亮的古代城市,在勢力和聲望上都能與雅典相媲美。</p> <p class="ql-block">到了公元前367年,該城進入全盛時期,成為希臘世界中最富裕的城市,吸引了很多杰出人物,比如古羅馬歷史學家李維(Livy)、古希臘哲學家帕拉圖(Plato)、古希臘三大悲劇之一的埃斯庫羅斯(Aeschylus)和阿基米德(Archimedes),培養(yǎng)了深厚的都市文化,進而促進了希臘喜劇的誕生。這里的生活安逸富足,平和有序,以至于帕拉圖特意前來,探尋他的“理想國”在現(xiàn)實生活中實踐的可能。直到公元前215年時遭逢羅馬人攻擊,最后終因不敵長達兩年的圍城而被迫投降,成為古羅馬殖民地,從此錫拉庫薩失去了它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從拜占庭時期至波旁王朝時期,西西里島先后被阿拉伯穆斯林、諾曼人、霍恩斯陶芬王朝(1197~1250年)的弗雷德里克二世、阿拉貢人以及兩西西里島王國統(tǒng)治。如今錫拉庫薩仍保留著許多古希臘、古羅馬和巴洛克時期的古建筑及遺跡,錫拉庫薩古城是3000多年地中海文明發(fā)展的獨一無二的見證,2005年錫拉庫薩古城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p> <p class="ql-block">奧提伽島是錫拉庫薩古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錫拉庫薩古城的歷史核心區(qū)域,也被稱為老城。島上包含許多歷史建筑,如錫拉庫薩主教座堂、阿爾忒彌斯噴泉等。在歷史上,公元前8世紀,希臘人首先建立的定居點就是奧提伽島,這里成為了錫拉庫薩古城發(fā)展的起源地。隨著時間的推移,城市逐漸擴展到島外的大陸部分,但奧提伽島始終保持著其在政治和文化方面的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如今錫拉庫薩這座西西里島上知名的濱海度假勝地,雖然沒有巴勒莫的戲劇性,也沒有卡塔尼亞的活力,但古老的奧提迦島嶼街區(qū)仍然憑借獨具氣氛的廣場、狹窄的小巷和美麗的海濱吸引著眾多游客,電影《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的拍攝更讓這座小城聲名遠揚。</p> 阿波羅神殿 <p class="ql-block">錫拉古薩小城先后受到多種文化影響,島上至今還散落著各時期的古跡。無論是習俗還是藝術(shù),每一代占領(lǐng)者都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特殊的印記。盡管受到外族、地震甚至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轟炸的破壞,然而,奧提伽島上還是保存了不少古遺跡,如位于潘卡利廣場(Piazza Pancali)上的阿波羅神殿就是其一。</p> <p class="ql-block">興建于公元前570年古希臘的阿波羅神殿,屬于希臘人早期殖民的建設,被認定為西西里島上第一座落成的大型多立克多式神殿,一度被當成教堂和清真寺使用。神殿的廢墟一直被掩蓋著,直到1938~1943年間才被挖掘出土,<span style="font-size:18px;">混雜在居民區(qū)中保存的很好</span>。盡管今日僅留下神殿的基座、內(nèi)部圣殿的斷垣殘壁以及幾根圓柱,依舊可勾勒出昔日宏偉的模樣,展現(xiàn)出小城碩果僅存的希臘文化輝煌。</p> <p class="ql-block">網(wǎng)上有說《荷馬史詩》中太陽神阿波羅、月亮和狩獵女神阿爾忒彌斯就出生在錫拉庫薩,真的嗎?我查了資料,在古希臘神話中,阿波羅和阿爾忒彌斯是同胞姐弟,母親萊托懷孕后,天后赫拉不允許大地給她分娩之所,萊托四處漂泊,最終在希臘提洛島生下了姐弟,《書庫》、《德羅斯之歌》、《荷馬頌歌》等資料都有相關(guān)記載。此外,在希臘的提洛島有很多與阿波羅和阿爾忒彌斯出生相關(guān)的歷史遺跡和考古發(fā)現(xiàn),比如有古老的阿波羅神廟遺址、公元前2世紀修建的阿爾忒彌斯神殿等,也從側(cè)面印證了神話中他們出生在希臘提洛島的說法。</p> <p class="ql-block">希臘提洛島199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該島被譽為神衹之島。也許是錫拉庫薩<span style="font-size:18px;">曾經(jīng)被古希臘統(tǒng)治,</span>西塞羅認為錫拉庫薩是最偉大、最美麗的希臘城市,引起了人們對阿波羅神廟的遐想,才認為錫拉庫薩是阿波羅和阿爾忒彌斯二神衹的出生地,<span style="font-size:18px;">誰不愿意自己的城市更仙氣,更具有神話感呢。</span></p> 逛在集市 <p class="ql-block">阿波羅神殿旁有一座當?shù)丶校圪u著鮮花、蔬果、當?shù)睾ur,甚至于日常生活用品,擠滿熙來攘往的人潮,充滿著蓬勃的生氣。</p> <p class="ql-block">下午一點多,意大利人的午餐似乎還剛剛開始。</p> <p class="ql-block">小商品市場的工藝品日用品琳瑯滿目。</p> <p class="ql-block">這家的帽子花樣繁多價格又不貴,每人都出手買了一兩頂戴起來,咦,導游抓拍的合照中怎么多了只手,原來是老板一下子賣出好幾頂帽子,開心的手舞足蹈。</p> 阿基米德廣場 <p class="ql-block">雖然阿波羅和阿爾忒彌斯的出生地不在錫拉庫薩,可是大名鼎鼎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的古希臘數(shù)學家、物理學家、科學家阿基米德</span>,卻是地地道道的錫拉庫薩人,是古希臘人的榮耀、錫拉庫薩的驕傲。位于奧提迦島中央的阿基米德廣場,建于14~15世紀,便是用來紀念這位偉大人物的。</p> <p class="ql-block">在錫拉庫薩,有關(guān)阿基米德的故事膾炙人口。據(jù)說他在洗澡時獲得靈感,想出測量黃金純度的《阿基米德定律》,便激動地從浴缸里蹦出來,大喊著“我知道啦”,赤裸裸地跑過街道的一幕,正是在歐提伽島上演的。另一個阿基米德著名的事跡,是當他發(fā)現(xiàn)了杠桿原理后,說了一句名言:“給我一個支點,我將撐起整個地球”,阿基米德還在此發(fā)明了螺旋提水工具。他不但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還是一個卓越的發(fā)明家(網(wǎng)圖,下同)。</p> <p class="ql-block">阿基米德偉大的才華,直到臨死前都不斷的創(chuàng)造出傳奇。傳說在羅馬人入侵錫拉庫薩時,阿基米德利用他的智慧發(fā)明了各種防御武器,為保衛(wèi)城市做出了巨大貢獻。當羅馬士兵攻入城市時,阿基米德正在希臘劇院(現(xiàn)為遺址)附近專心研究數(shù)學問題,他對闖入的羅馬士兵喊道:“不要碰我的圓!” 然而,無情的士兵還是殘忍地殺害了這位偉大的科學家。阿基米德的故事成為了錫拉庫薩歷史的一部分,也讓該市的古建筑希臘劇院更具傳奇色彩。</p> <p class="ql-block">在阿基米德廣場中間,有一座噴泉雕塑,是羅馬神話中的黛安娜女神,對應希臘神話中的阿爾忒彌斯女神。</p> <p class="ql-block">阿基米德廣場是錫拉庫薩的核心區(qū)域,廣場四周保存著多棟華美的建筑,其中包括以戶外中庭和14世紀階梯聞名的今日意大利銀行建筑,以及擁有16世紀哥特輻射狀窗框的Palazzo Lanza等,這些古老的建筑<span style="font-size:18px;">見證了城市的興衰。</span></p> 徜徉古街巷 <p class="ql-block">小城里濃重的巴洛克風格,是由于1693年的大地震,把舊時的建筑幾乎全毀。重建時正趕上巴洛克風盛行,于是,華麗麗的小城就這樣誕生了。在地震之后,這里新辟建造了新城,大路小路皆是棱角分明;但原本意圖舍棄的老城,最終卻還是不忍,在廢墟上修修補補,逐漸也就煥然一新,那些彎彎繞的羊腸小道,也就這樣保留了下來。</p> <p class="ql-block">蒙大托大街是錫拉庫薩的主街。在奧提伽島復雜的街巷迷宮中散步是種別具情調(diào)的體驗,尤其是在Via Maestranza的狹窄小巷,這條街是老行會區(qū)的中心,以及Via della Giudecca衰敗的猶太人街區(qū)。</p> <p class="ql-block">街角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在錫拉庫薩,有一個獨特醒目的標志:三條女人的腿以相同圓心為起點,呈順時針 120 度均勻分布,足部向外,優(yōu)雅而有力。司導為我們介紹說,這三條腿的標志被稱為 “特里納克里亞”(Trinacria) ,源自希臘語 “trinakrios”,意為 “三角形”,精準概括了西西里島的形狀,三條腿代表著西西里島的三個角。古代神話傳說豐產(chǎn)女神珀爾塞福涅被冥王哈迪斯劫走,其母得墨忒爾四處尋找,悲痛欲絕,導致大地荒蕪。這三條腿象征著女神的腳步,她急切地跨越西西里島的每個角落,展現(xiàn)對女兒的無盡思念與尋找的堅定決心,寓意生命的循環(huán)、重生和大地的豐饒。</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 8 世紀,希臘殖民者在錫拉庫薩定居,將希臘神話與本土文化融合,“特里納克里亞” 應運而生,作為城市標志被廣泛使用。在錢幣上,它見證了不同王朝更迭,成為權(quán)力與統(tǒng)治的象征;建筑裝飾中,彰顯著城市的文化底蘊與獨特身份。即便歷經(jīng)羅馬、拜占庭、阿拉伯等勢力統(tǒng)治,這一標志始終存續(xù),雖形式略有變化,但核心意象未改,是錫拉庫薩在漫長歷史變遷中堅守自我的文化見證,體現(xiàn)著城市頑強的生命力與傳承精神,訴說著從古老文明到現(xiàn)代的延續(xù)。</p> <p class="ql-block">到處都是三條腿,成為西西里島的魔性標志。</p> <p class="ql-block">在西西里島,經(jīng)常見到這兩個人臉的瓷器花缽,男性為非洲人,女性則是當?shù)馗缓乐?,因自由戀愛未果被富豪斬首,后其女追隨戀人而去?;ɡ徶魅斯愃朴谥袊牧鹤?,凄美的愛情故事令人憐惜,所以記得,買花缽就要買一對呦。</p> <p class="ql-block">這兩個織物比較有意思,分別繪制了一男一女的左右大半張臉,忘了問司導他們的原型是誰。<span style="font-size:18px;">錫拉庫薩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古希臘和古羅馬文化在此留下了深厚的印記,猜想他們</span>或者<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當?shù)孛耖g傳說中的角色,或者是代表了西西里島歷史上某個時期的典型人物,象征著當?shù)氐膫鹘y(tǒng)、身份認同或是某種文化傳承吧。</span></p> 錫拉庫薩大教堂和廣場 <p class="ql-block">繼續(xù)游走,從曲折狹窄的小巷,來到豁然開朗一處條形廣場:主座教堂廣場(Piazza del Duomo)。這里是小島的中心也是全城焦點、游客的陶醉之地。中央廣場記載了我心念念的瑪蓮娜行動軌跡,而廣場正中矗立著小城里最宏偉的建筑~錫拉庫薩大主座教堂。</p> <p class="ql-block">錫拉庫薩大主教堂是奧提伽島上最重要且最漂亮的大教堂,它建在一座公元前5世紀的希臘神廟的殘骸之上,神廟的多立克式圓柱在下面依然可見,后來隨著西西里島的基督化,神廟于7世紀被改造成教堂。歷史上的大地震使教堂遭受嚴重破壞,18世紀進行了重要的修復和重建工作。目前的錫拉庫薩大教堂擁有富麗堂皇的外觀,精致的程度猶如一件大型藝術(shù)品。</p> <p class="ql-block">錫拉庫薩大教堂最顯著的特色就是立有12根圓柱撐起的外立面(1728~1753年),這是教堂在1693年的地震中遭到破壞后由安德烈·帕爾馬(Andrea Palma)設計添加的。原神廟頂上裝飾著一尊雅典娜的金色雕像,曾是海上水手們的指向標,<span style="font-size:18px;">而且聞名于整個地中海地區(qū)。</span>現(xiàn)在教堂被一尊圣母像所取代。</p> <p class="ql-block">外形造型繁復精致的巴洛克風格主教堂,前方還有廣闊的平臺與臺階,不對稱的塔樓是整個建筑的點睛韻味,既堂皇又包容。</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側(cè)面依然保留著古希臘神廟時期的多立克柱式。這些粗壯的石柱歷經(jīng)兩千多年的風雨洗禮,雖已斑駁,但依然堅固,它們見證了城市的興衰變遷,成為連接過去與現(xiàn)在的歷史紐帶。柱身的凹槽和古樸的柱頭,展現(xiàn)出古希臘建筑簡潔而有力的美感,與正面的巴洛克風格形成鮮明對比,卻又和諧統(tǒng)一,讓人不禁感嘆不同時代建筑風格碰撞所產(chǎn)生的奇妙魅力。西方人對文化歷史的傳承和保留精神,由來已久、深入骨髓。</p> <p class="ql-block">走到教堂入口看到門邊的柱子,雕刻成麻花狀,竟如中國的蟠龍石柱。</p> <p class="ql-block">盡管教堂外觀呈現(xiàn)華麗的巴洛克風格形式,掩飾了曾經(jīng)的雅典娜神廟原型,然而這整間教堂的歷史卻是年代久遠,因此內(nèi)部融合了不同時期的風格,包括拜占庭和巴洛克風格,這些不同時期的建筑風格共存一處,展示了其復雜的歷史變遷。</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最早的結(jié)構(gòu)出現(xiàn)于公元前5世紀的雅典娜神殿,到了公元7世紀,神殿搖身一變成為擁有三座中殿的教堂,內(nèi)殿之間以切割成8道圓拱的廊墻區(qū)隔開來。在神廟被改為教堂后,建筑采用了典型的拜占庭建筑風格,這種風格在當?shù)卦猩钸h的影響。中殿兩側(cè)的廊柱整齊排列,支撐著整個建筑結(jié)構(gòu)。</p> <p class="ql-block">由于教堂是不同時期建筑的組合,其布局并非傳統(tǒng)的十字對稱。左側(cè)走廊布置了數(shù)個雕塑,而右側(cè)則分布著四個小教堂,包括洗禮堂、圣盧西亞、圣托雷斯和圣十字小教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令人驚詫的是,</span>如今的大教堂依然保留著古希臘建筑的典型特征~簡潔而莊重的多立克式石柱。<span style="font-size:18px;">這些建于公元前5世紀的雅典娜神廟的巨大多立克石柱,恢弘而簡潔,蒼老的石柱一個接一個的連接成回廊式的墻體,讓人</span>仿佛能從神廟的廢墟中,看到當年古希臘人舉行祭祀活動的盛大場景,感受到他們對神靈的敬畏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盡管經(jīng)歷了多次改建,教堂內(nèi)外都可見到這種隱藏在強烈的巴洛克風格裝飾里的希臘構(gòu)件,奇異又和諧。</p> <p class="ql-block">在教堂內(nèi)部,最引人注目的當屬那面古老的舊墻。這面墻正是公元前 5 世紀古希臘神廟的后墻,它靜靜地矗立在教堂一角,宛如一位沉默的歷史老人,見證了兩千多年來的風云變幻。舊墻由巨大的石塊砌成,每一塊石頭都重達數(shù)噸,這些石塊之間沒有使用任何黏合劑,卻緊密貼合,歷經(jīng)無數(shù)次地震和戰(zhàn)爭的考驗,依然屹立不倒,充分展示了古希臘高超的建筑技藝。</p> <p class="ql-block">墻上保留著一些當年雕刻的痕跡,雖已模糊不清,但仍能看出其精湛的工藝。這些雕刻或許是對神話故事的描繪,或許是對當時社會生活的記錄,它們?yōu)檠芯抗畔ED文化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p> <p class="ql-block">教堂側(cè)廳以巴洛克風格為主。教堂內(nèi)部還收藏著許多珍貴的文物和藝術(shù)品,四周的各個神龕和神像雕塑得精美絕倫。精美的祭壇裝飾著金銀珠寶,圣像在燭光的映照下顯得莊嚴肅穆,管風琴的悠揚樂聲回蕩在整個教堂,為前來祈禱和參觀的人們營造出一種寧靜而神圣的氛圍。</p> <p class="ql-block">供奉著圣母與圣嬰像的小教堂,此處保存了拜占庭的風格。</p> <p class="ql-block">教堂內(nèi)文物豐富,使人目不暇接。半球形的拱頂上描繪著沉穩(wěn)厚重的油畫,墻壁上也有遺留下來的精美壁畫。司導為我們做講解。</p> <p class="ql-block">這間禮拜堂點綴著大量的雕塑,獻給錫拉庫薩的守護圣人圣塔露西亞(Santa Lucia),主祭壇下方的圣骨匣中收藏著圣人的一截手臂骨。16世紀的圣塔露西亞塑像銀棺放置于祭壇后方,只有在圣人紀念日當天才會開放。</p> <p class="ql-block">位于右側(cè)最后方的圣十字禮拜堂里有著一座巴洛克風格的主祭壇,一旁裝飾著15世紀的圣母和圣塔露西亞等雕像。</p> <p class="ql-block">教堂右側(cè)的圣壇里面展示了圣人遺骸,透過盛放“圣骨”銀館的玻璃可以清晰的看到圣骨。</p> <p class="ql-block">和馬耳他教堂一樣,錫拉庫薩大教堂地面也有貴族的墓碑。</p> <p class="ql-block">出口附近是供奉錫拉庫薩的守護神~“圣露西亞”的小房間。里面收藏著獻給圣人的物品。長年下來收藏了不少錫拉庫薩居民奉獻的珠寶飾品。這座并不奢靡華麗的教堂,糅合了兩種、也許更多偉大的文明,給我更多的是凝重和啟迪。</p> <p class="ql-block">錫拉庫薩大廣場,是整座城市的中心。廣場類似梭形,兩頭縮緊,中間是帶有弧度的橢圓。主座教堂的對面,是一道優(yōu)美的弧,巴洛克式的官邸門帶著精心設計過的弧形立面依次排開,細節(jié)之豐富令人目不暇接。仔細看看巨大的、瑰麗的巴洛克式廣場,整個廣場的地面用反光黃石鋪成,泛黃的建筑相互映射,為這里增添了強烈的時代感。</p> <p class="ql-block">廣場的文化內(nèi)涵還在于著名電影《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也叫《瑪蓮娜》(Malena)在此取景拍攝,這部發(fā)行上映于2000年的電影,由意大利名模“莫尼卡·貝魯奇”(Monica Bellucci)扮演女主角瑪蓮娜。電影的成功使錫拉庫薩和教堂廣場更加聞名于世。為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此次旅行,我還特意重看了一遍這部影片。</span></p> <p class="ql-block">意大利天才導演托納多雷當了一回編劇,他回到西西里的老家,一寫就是30多天,最終完成了這部揚名世界的《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然后,他走遍家鄉(xiāng)超過60個城鎮(zhèn),尋訪故事中他幻想中的卡斯提庫托鎮(zhèn)。后來,他到了錫拉庫薩,發(fā)現(xiàn)這個寧靜、美麗、充滿生命力的地方正是他要找的,相當部分的電影鏡頭就是以錫拉庫薩為外景地拍攝的。</p> <p class="ql-block">當時,匈牙利籍的攝影指導“Lajos Koltai”, 極為贊嘆錫拉庫薩的美麗:“黃昏的陽光灑在石造建筑的外圍”、“充滿了溫柔又可愛的夏日情調(diào),就像是童年時的夢想”。他認為小城獨特的景致,為這部浪漫電影增添了悲喜交雜的色彩。影片中的很多橋段都發(fā)生在我們腳下的教堂廣場。影片主角瑪蓮娜曾無數(shù)次走過的廣場,是整個故事的中心地點,人性的美與丑,善與惡都在這里被發(fā)揮得淋漓盡致。</p> <p class="ql-block">瑪蓮娜神情冷傲卻身姿婀娜地走過廣場,引來身后無數(shù)垂涎的目光;瑪蓮娜在葬禮上凄苦的面容;瑪蓮娜在政府大樓里堅定的抗爭;瑪蓮娜最終屈服于命運的自暴自棄;瑪蓮娜被圍攻毆打;瑪蓮娜終于歸來,容顏已老,而那顆曾經(jīng)堅強而純凈的心,已經(jīng)滿是傷痕。走在西西里小鎮(zhèn)的集市上,如同所有的家庭主婦,她眼角布著皺紋,走路時不再搖曳生姿,買菜時討價還價……。</p> <p class="ql-block">站在廣場,四周凝望,好像廣場所有的美,仍不及一個女人,一個風情萬種、嫵媚動人卻又充滿無奈的女人~瑪蓮娜?,斏從鹊纳碛案‖F(xiàn)在眼前,一個眼神,一次轉(zhuǎn)身就能牢牢地懾人心魄。仿佛她和整個廣場重疊在一起,錫拉庫薩如她一般風情萬種,嫵媚動人。</p> <p class="ql-block">廣場上還有個小教堂,可惜不能進去。</p> <p class="ql-block">也許是中午,大廣場難得的寂靜空蕩,把自己融入大廣場,和瑪蓮娜一樣的路徑,截然不同的心境。在此回望大教堂和廣場的美,真是優(yōu)雅迷人,冷艷動人。</p> 泉水與海水 <p class="ql-block">這是阿蕾杜沙之泉(Fonte Aretusa),這處濱海的露天涌泉是昔日的自然飲水口,種植著大量的紙莎草(papyrus),如今是鴨子戲水的好地方。神奇之處在于,離大海如此之近有淡水泉,不得不欽佩大自然的神奇。</p> <p class="ql-block">阿蕾杜沙之泉的名稱來自一則希臘神話。傳說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阿蕾杜沙是</span>黛安娜女神的仙女,每天在森林里打獵與采收果實。她在佩羅本尼亞的森林,遇到了年輕的河神。河神愛上了她,可惜<span style="font-size:18px;">阿蕾杜沙</span>并不喜歡河神并開始逃避他。她祈求女神將她變?yōu)榫嚯x希臘很遠很遠的泉水,以逃離河神的追求。女神答應后就將她安置于錫拉庫薩的奧提伽島。不料河神依舊不死心,也求了女神將他變?yōu)楹A?,漂過佩羅本尼西以及愛奧尼亞海,來到錫拉庫薩的海港與阿蕾杜莎相會,從此過著幸??鞓返纳?。</p> <p class="ql-block">神話故事訴說著大自然神奇的現(xiàn)象,海洋的咸水與河流的淡水在錫拉庫薩的港灣匯合。如今泉水四周圍繞著一座平臺,是欣賞海景和散步的好地方,經(jīng)??梢钥匆姰?shù)厝藫纹疳灨驮诤拥琅杂崎e地釣魚。</p> <p class="ql-block">走到一條巷子的盡頭,視野豁然開朗,陽光、海水、天光交織在一起,美得令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同莊重的教堂和浪漫的廣場比起來,海邊更顯得隨意和自在,有人隨意插一根釣竿等魚上鉤,有人趴在沙灘上曬太陽,也有人摟著愛侶坐聽濤聲。站在這里,即使沒有絕世佳人,心里依然興奮無比。</p> <p class="ql-block">富有歷史內(nèi)涵的錫拉庫薩古城就是這樣,古希臘、古羅馬、拜占庭、巴洛克……的各類建筑和文物,會在你不經(jīng)意間出現(xiàn)在面前?!段魑骼锏拿利悅髡f》》成就了瑪蓮娜,不僅如此,電影《碧海藍天》中無與倫比的美景,也有錫拉庫薩的不少身影,錫拉庫薩比傳說更美麗??傊@個穿越近三千年的小城已經(jīng)成為西西里島上不容錯過的美麗一站。</p> <p class="ql-block">拍攝:又見炊煙</p><p class="ql-block">撰文:又見炊煙</p><p class="ql-block">拍攝時間:2024年7月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