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親)清明祭母石巧紅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天陰陰,雨紛紛。清明時節(jié),草木也不敢大聲喧嘩,悄悄地萌芽,靜靜地綻放,生怕一不小心就觸發(fā)了天地間的哀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母親離開我們的第一個清明節(jié)就要到了,這大半年來,天上人間兩不知,惟有照片睹顏容。幾天前我就約好了親戚,一起去給母親上墳。我打電話問大姐:“要不要帶父親去?”大姐說:“這還要問?他肯定要去。自從母親去世,他已偷偷去了幾次了,過年前天氣那么冷,他一個人還摸去了?!?lt;/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母親的墓地離家有十里之遠,父親八十五歲了,耳朵又背,騎個三輪小電驢,路上車水馬龍,紅綠燈多,讓人很不放心。我們幾個子女一再叮囑他,不能一個人出遠門,但他就是不聽,背著我們偷偷地去了幾次。事后我們知道了,也拿他沒辦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要說父親認路問路的本領(lǐng),還真讓我佩服。兩年前,母親在泰州住院,父親一個人竟然乘公交輾轉(zhuǎn)四五十里路,摸到了病房,讓我很是驚訝,因為連我也搞不清從家來泰州要乘幾路車,在哪兒下車換乘幾路車。我是既佩服又擔心,叫他今后不要亂跑,跑丟了不得了。他總是跟我逞強:“咋會丟掉?我年輕的時候騎個自行車也是走過不少地方的?!?lt;/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按照我們當?shù)氐牧曀?,妻已把給母親上新墳的“六碗”辦好了。我想起小時候,母親回娘家給婆婆上墳前,在家里掰著手指頭湊六碗,肉一碗,肉圓一碗,魚圓一碗,魚一碗,漲個蛋算一碗,肉盛兩碗湊成六碗。那時困難,要湊個六碗不容易,但母親總是想方設(shè)法湊足數(shù),她說:“這是規(guī)矩,不能怠慢了亡人?!蔽夷菚r并不能體會母親的難處,聞著饞人的肉香,圍著鍋臺直打轉(zhuǎn)。母親也知道家里一年吃不了幾次葷腥,盛好六碗后總會給我留下幾塊解解饞。如今,輪到我給母親置辦六碗了,因為有了生離死別的惆悵,再也聞不見當年的肉香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們一大群人聚集在母親的墳墓前,我仔細地擦干凈墓碑,擺上六碗,點燃父親幾天前就已折好的元寶紙錢,喃喃低語:“媽媽媽媽,吃飯拿錢?!比缓笠患乙患逸喎腊?。這里有母親最牽掛的子女,也有血脈相連的娘家人,還有惦念著奶奶婆婆的孫子輩。父親默默地站在一邊,看著我們按部就班地完成祭掃儀式,看著墓碑上母親的照片。墓碑上也刻著父親的名字,只是沒有涂上色彩。不知道此時父親想些什么,但這個情景讓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人琴俱亡》這篇文章里講述的王子猷和王子敬兄弟的故事。母親的離開,其實對父親的打擊是最大的,他成了一只孤飛的大雁,子女的陪伴也無法完全替代母親在他心中的位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來后,父親向我們訴說這大半年來,他仿佛覺得母親并沒有離開,有時好像還聽到她的聲音,看到她的身影。父親和母親相濡以沫六十多年,短時間內(nèi)很難走出來,也難怪他一個人幾次到母親的墳上來。親戚們紛紛勸慰父親想開些,該吃吃,該玩玩,放寬心態(tài)順其自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分別時,我一再叮囑長輩們保重身體,健康長壽。此時的天空還是陰陰的,微冷的風里彌漫著親情的溫馨,懷念的惆悵,還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有關(guān)生死的思緒,或許是茫然,也或許是淡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