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免费视频,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亚洲爆乳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动漫免费二区,被几个领导玩弄一晚上

玻利維亞:拉巴斯、蒂瓦納庫、天空之鏡

行之

<p class="ql-block">多年前我們曾兩次到南美旅行,第一次去了秘魯,第二次到了巴西和阿根廷。去一趟南美不容易,那兩次飛行連中轉分別花了20多和30多個小時,既費時又勞累。現(xiàn)在外出旅行,飛行耗費太多,相互銜接的旅行團成了旅行選擇的一個主要考量。安第斯山脈中部的波利維亞和智利是我們十分向往的目的地,一直希望一次就能游覽這兩個國家。今年2月“探索去旅行(Explore Go Travel)”的玻利維亞和復活節(jié)島兩個銜接的團讓我們終于成行。南美,我們又來了。</p> <p class="ql-block">2月15日凌晨兩點多我們到達波利維亞首都拉巴斯(La Paz)國際機場,同機到達的還有團友天天和瑾。瑾在美國就已辦好簽證,所以入境順利。天天和我們花費了一些時間也辦好了落地簽通關。<span style="font-size:18px;">波利維亞沒有online簽證,只能面簽或郵簽,且要等6個星期以上。我們從古巴旅行回來到2月13日登機已不足6星期,落地簽是我們的唯一選擇。如何辦落地簽曾給我們很多困擾,實際要求和官網(wǎng)給出的信息還是有所不同。我們在機場辦</span>落地簽時不用提供黃熱病疫苗證明,也沒要個人近照,但要提供事先在網(wǎng)上填好的簽證申請表、銀行證明、回程機票和護照首頁復印件。落地簽價格不菲,美國公民每人160美刀。網(wǎng)上說只收現(xiàn)金,實際上只收信用卡。以上信息僅供美國公民入境落地簽參考。</p> <p class="ql-block">凌晨四點多,領隊帆帆帶領剛游完秘魯?shù)膱F友也到達了拉巴斯機場。我們與大部隊會合后一起乘巴士前往市中心入住。拉巴斯是一個盆地,從機場往市中心的路上,感覺車就是在巨大的碗壁上繞行。</p><p class="ql-block">我們hotel是在Sagarnaga街,在這拉巴斯盆地地貌可見一斑。</p> <p class="ql-block">今天一天都是自由活動。拉巴斯地處玻利維亞西部高原,<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首都城市。它</span>最低處海拔都有3100米,機場是最高處海拔達4058米,我們所在的市中心海拔約3650米。?在玻利維亞的幾天里,我們去的地方海拔大都在三千多到四千多米之間,今天的自由活動有助于我們適應高原反應。<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們昨天就開始服用高反藥,下飛機后沒有胸悶氣短的癥狀,但仍然有些頭痛,畢竟我們已30多個小時沒有好好休息過。入住旅館后睡了一兩個小時,感覺恢復正常,沒有頭痛了。11點我們參加了</span>帆帆組織的城市自由行。</p><p class="ql-block">第一個景點是女巫市場,離旅館只有十幾米路,出門往北第一個路口左拐就是。</p> <p class="ql-block">女巫市場已經(jīng)有好幾代的歷史。當?shù)匚揍t(yī)在這經(jīng)營,出售藥水、藥用植物及各種與巫術相關趨吉避兇的物品。這里的商店主要由女性經(jīng)營,習俗也是通過女性傳承。如今女巫市場已經(jīng)衰落,我們沒有見到頭戴黑帽子,手拿古柯袋的巫醫(yī),墻上的壁畫讓我們對巫醫(yī)的形象有了些感官認知。</p> <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女巫市場的大部分店鋪是售賣旅遊紀念品,只有少數(shù)店鋪仍具有原有的特色,門口掛著小羊駝干尸,擺放著巫術道具、護身符、吉祥物、草藥等。</p><p class="ql-block">這是女巫街一家販賣巫術用品的店鋪。</p> <p class="ql-block">女巫市場街景。</p> <p class="ql-block">接著我們來到市中心的圣弗朗西斯科大廣場(Plaza Mayor de San Francisco)。這里是繁華的鬧市,到處都是游客和販賣手工藝品的商販和工匠,洋溢著熱鬧的氣氛。漫步廣場,我們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圣弗朗西斯大教堂(Basilica of Saint Francis)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圣弗朗西斯科廣場上最顯著的地標。它</span>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6世紀拉巴斯建市的1548年,是玻利維亞最古老、最重要的教堂之一。這座方濟各·阿西西天主教堂采用巴洛克風格建筑,外觀迷人,裝飾著精美的雕塑。主門上方的石柱代表了拉巴斯三大重要文化:蒂瓦納庫文化、印加文化和現(xiàn)代文化,<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玻利維亞精神遺產(chǎn)和藝術成就的見證。</span></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內部。</p> <p class="ql-block">坐在大教堂門口的本地老婦人。</p> <p class="ql-block">從大教堂往東步行約10分鐘處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拉巴斯市的中心廣場,</span>它以玻利維亞獨立運動領袖佩德羅·多明戈·穆里約的名字命名為<span style="font-size:18px;">穆里約廣場(Plaza Murillo)。廣場中央是穆里約紀念碑。紀念碑</span>高達20米,穆里約的銅像矗立在玫瑰色大理石雕琢的基座和支柱上。基座的四面分別刻著“團結、和平、光榮和正義”八個金色大字。</p> <p class="ql-block">廣場上有成百上千的鴿子。照片背景是玻利維亞立法宮(Palacio Legislativo De Bolivia)。</p> <p class="ql-block">穆里約廣場周圍環(huán)繞著<span style="font-size:18px;">玻利維亞議會宮、</span>總統(tǒng)府和拉巴斯大教堂等重要建筑地標,<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玻利維亞政治權力的象征和拉巴斯人民的聚會場所。它的歷史和文化重要性,以及建筑之美使之成為游客游覽拉巴斯時必訪的目的地。</span></p> <p class="ql-block">廣場東側的波利瓦爾街,正面是總統(tǒng)府,左邊是玻利維亞立法宮。</p> <p class="ql-block">玻利維亞立法宮正立面。</p> <p class="ql-block">總統(tǒng)府正式名稱是玻利維亞政府宮(PALACIO DE GOBIERNO DE BOLIVIA)。</p> <p class="ql-block">總統(tǒng)府門前有衛(wèi)兵守衛(wèi)。</p> <p class="ql-block">我們在總統(tǒng)府前拍照時,正好趕上中午12點的衛(wèi)兵換崗儀式,錄了一段視頻。</p> <p class="ql-block">總統(tǒng)府邊的拉巴斯圣母大都會大教堂(Metropolitan Cathedral Basilica of Our Lady of La Paz)。</p> <p class="ql-block">鴿子是廣場一大特色,喂鴿子是不少游客的愛好。</p> <p class="ql-block">離開穆里約廣場,我們前往拉巴斯最著名的觀景臺之一,基利基利觀景臺(Mirador Killi Killi)。Google地圖導航顯示這段路步行只要15分鐘。但通往<span style="font-size:18px;">基利基利觀景臺</span>的路相當陡峭,加上高海拔容易引起高原反應,攀登起來還是相當有挑戰(zhàn)性。中途我曾一度出現(xiàn)過呼吸短促的高反癥狀,但緩一緩就沒事了,服了高反藥確實管用。</p><p class="ql-block">Killi Killi是當?shù)匾环N小型猛禽的名字,用它給觀景臺命名非常貼切。這里鳥瞰拉巴斯,視野范圍達360度,美麗的城市景觀令人驚嘆。</p><p class="ql-block">觀景臺頂漂亮的花園。</p> <p class="ql-block">觀景臺南部平臺和拉巴斯新城鳥瞰。</p> <p class="ql-block">小組集體照。</p> <p class="ql-block">在觀景臺俯瞰,可以看到拉巴斯一些有名的地標。婉儀的這張照片中右邊三分之一處是埃爾南多·西萊斯體育場(Hernando Siles Stadium)。它是玻利維亞最大的體育場,海拔3637米,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專業(yè)體育場之一。玻利維亞足球隊在這主場占盡優(yōu)勢,對只有幾天時間適應高反的客隊贏多負少。曾40年在預選賽中未曾一敗的巴西隊,第一次預選賽失利就是發(fā)生在這里。</p> <p class="ql-block">拉巴斯老城盆地鳥瞰。</p> <p class="ql-block">將鏡頭拉近可清楚看到大都會圣母大教堂,還有玻利維亞立法宮和圣弗朗西斯大教堂的圓頂。</p> <p class="ql-block">在觀景臺流連忘返了半個小時我們才下山,乘公交巴士去了拉巴斯纜車橙線的起點站。接下來我們先后乘坐了橙、紅、銀、紫4條纜車線,在空中盡覽拉巴斯各區(qū)獨特的地標和風景。我們的體驗,到拉巴斯乘纜車游覽一定不要錯過。</p> <p class="ql-block">橙線。</p> <p class="ql-block">紅線。</p> <p class="ql-block">銀線。</p> <p class="ql-block">紫線。</p> <p class="ql-block">在玻利維亞的第二天是行程安排最長的一天。白天訪問拉巴斯南邊的月亮谷和西邊的蒂瓦納庫考古遺址。晚上回到拉巴斯后乘夜間巴士去烏尤尼。</p> <p class="ql-block">月亮谷(Valle de la Luna)</p><p class="ql-block">距離繁華的拉巴斯市中心僅十多公里,約半小時車程。早上9點我們到達景點入口處。</p><p class="ql-block">月亮谷入口。</p> <p class="ql-block">月亮谷的地質構造主要是粘土和砂巖,風和水的長期侵蝕形成了這里超凡脫俗的外觀。</p> <p class="ql-block">根據(jù)維基百科,月亮谷的名字源于人類第一位月球漫步者宇航員尼爾·阿姆斯特朗。1969年,他曾到訪此地,發(fā)現(xiàn)這里的地貌與月球的地貌相似。月亮谷因這次訪問而得名,這里被稱為月亮谷正是在1969年。</p> <p class="ql-block">你和我(Tu y Yo)標志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這里的地貌千奇百怪,據(jù)說許多都有名字,如“兔子跳躍(Viscacha’s Jump)”, “烏龜殼(Turtle Shell)”和“喬利塔帽子(Cholita’s Hat)”。我們的地導基本上沒提這些名字,更談不上將名字與地貌對號,少了很多趣味。</p> <p class="ql-block">女生小組照。</p> <p class="ql-block">這座獨特的石柱在月亮谷的每一個地方幾乎都能看到,它的名字叫“好爺爺(El Buen Abuelo)”。</p> <p class="ql-block">蒂瓦納庫(Tiwanaku)</p><p class="ql-block">是印加文明之前一個重要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南美洲</span>古文明遺跡,位于的的喀喀湖(Lake Titicaca)以南20公里處海拔3850米的高原上。蒂瓦納庫是一個持續(xù)了幾個世紀的強盛古印第安文明古城,于公元400年在的的喀喀湖邊建造。<span style="font-size:18px;">公元500年至900年間蒂瓦納庫文明達到它的鼎盛時期,</span>分布在現(xiàn)在的玻利維亞、智利和秘魯?shù)牟糠值貐^(qū),幾乎包括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西到太平洋海岸,東到查帕雷的整個</span>科勞高原。<span style="font-size:18px;">11世紀</span>蒂瓦納庫文明開始衰落,12世紀上半葉崩潰。由于<span style="font-size:18px;">的的喀喀湖逐漸減縮,今天古城遺址的位置離湖畔已達20公里。</span></p><p class="ql-block">2000年,蒂瓦納庫考古建筑群被收錄為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chǎn)。</p> <p class="ql-block">遺址主要由<span style="font-size:18px;">阿卡帕納金字塔</span>、卡拉薩薩亞神廟、半地下神廟和普馬龐庫神廟構成。</p> <p class="ql-block">阿卡帕納金字塔(Akapana Pyramid)</p><p class="ql-block">是一個巨大的階梯式土金字塔,<span style="font-size:18px;">表面為切割的安山巖。金字塔</span>原<span style="font-size:18px;">有七層疊加的平臺,現(xiàn)在只剩下五層。地導告訴我們阿卡帕納金字塔是一座神廟,用于禮儀用途。</span></p> <p class="ql-block">卡拉薩薩亞神廟(Kalasasaya Temple)</p><p class="ql-block">是一座大型開放式神廟,位于阿卡帕納金字塔以北,它的歷史至少可追溯到公元前200年至公元200年。神廟是一座矩形平臺土丘,四周環(huán)繞著高高的石墻。神廟西南角離阿卡帕納金字塔最近,架了一道樓梯方便游客入內參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神廟內有兩座石像,這座位于西南角的石像叫修士巨石(Monolito El Fraile)。</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卡拉薩薩亞神廟西北角矗立著</span>蒂瓦納庫考古遺址中最著名的古跡--<span style="font-size:18px;">太陽門(Gate of the Sun),那里也是它最初被發(fā)現(xiàn)的地方。太陽門是</span>用一整塊巨大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安山巖</span>雕鑿而成,高約3米,寬約4米,重約10噸。門上方是精美的淺浮雕飾帶,中央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站在階梯平臺上的維拉科查太陽神</span>。太陽門上的雕飾最集中地反映了蒂瓦納庫文化的藝術特色。學者們常將印加和蒂瓦納庫的圣像進行比較,作為蒂瓦納庫對印加神話和圣像學影響的證據(j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卡拉薩薩亞神廟正門</span>位于東側中央。地導說卡拉薩薩亞神廟用于舉行公共和宗教儀式,也用于測量季節(jié)。每年春分和秋分的早上,陽光會通過正門和階梯的正中央。</p><p class="ql-block">從大門往里看,神廟的另一座石像,龐斯石像(Ponce stela),正好位于大門的中央。</p> <p class="ql-block">半地下神廟(Templete semisubterráneo)</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卡拉薩薩亞神廟東側,毗鄰它的正門入口。半地下神廟是</span>一個方形下沉式庭院,一大特點是墻壁上嵌著<span style="font-size:18px;">175 個粗糙雕刻</span>不同風格的石榫頭。</p> <p class="ql-block">半地下神廟墻上嵌入的各種石榫頭,顯示在不同時期寺廟被用于不同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這是半地下神廟里出土的本內特石像(Bennett stela)。它<span style="font-size:18px;">高達七米,是蒂瓦納庫最大的石像。本內特石像現(xiàn)在收藏在</span>蒂瓦納科陶瓷博物館的展廳中,不允許拍照。這張照片是在展廳大門外往里拍的,效果還不錯。</p> <p class="ql-block">普馬龐庫(Puma Punku)</p><p class="ql-block">是古城蒂瓦納庫的一部分,位于<span style="font-size:18px;">阿卡帕納神廟西南約2公里處。這個</span>蓋丘亞語中意為“美洲獅之門”的考古遺跡建于公元6世紀。今天這里已是一片廢墟,只剩下到處散落的各種精確幾何形狀的大型石塊。這是一個最神秘又最令人震驚的遺址。現(xiàn)場的這些具有幾何形狀或圖案的石塊除了美觀,主要還有著類似榫卯結構的功用。它們像<span style="font-size:18px;">堅硬的石制積木塊,用精密的凸起和凹槽契合。</span>正是這些遺留的石材部件給世人留下了難解之謎。沒有人知道是誰設計并建造了這個由精密的互鎖砌塊組成的建筑群。這種今天只有激光和先進的機器才能完成的工作,<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像是一個沒有書寫系統(tǒng)的文明可以完成的。根據(jù)考古學家的說法,他們甚至不知道輪子的存在!?</span></p> <p class="ql-block">石材細節(jié):1.帶有精確切割的直線和直線上精密洞孔的石塊;2-4.各種幾何形狀具有榫卯功用的石材。</p> <p class="ql-block">訪問蒂瓦納庫考古遺址讓我們對南美洲前哥倫布時期的文明有了更多的了解。帶著收獲和不解之謎我們傍晚回到了拉巴斯入住的酒店,在那晚餐,取出寄存的行李。晚上我們到拉巴斯長途巴士站,10點登上了去烏尤尼的夜間巴士。</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拉巴斯長途巴士站。</span></p> <p class="ql-block">夜間巴士是一種雙層巴士,提供類似飛機商務艙的寬座位,可以較好地休息睡覺。早上7點巴士到了烏尤尼。</p> <p class="ql-block">當?shù)氐亟由缬?輛豐田陸巡車把我們接到旅館入住,吃早餐。稍事休息,10點半大家在旅館前集合,19位團員分兩批進入天空之鏡。我們是第二批,和Yuchen、Vivian夫婦,還有Suyue大姐5人一輛車。第二批另一輛車上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健、小光夫婦、天天樂、鶯和小華5人。</span>從現(xiàn)在起直到離開玻利維亞每個組都是跟同一輛車行動。</p> <p class="ql-block">烏尤尼鹽沼(Uyuni Salt Flat)</p><p class="ql-block">形成于安第斯山脈從海底隆起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海水湖泊。烏尤尼鹽沼所處的區(qū)域<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4萬年前是</span>一個名為明清湖(Lake Minchin)的史前巨湖。<span style="font-size:18px;">隨著時間的推移,明清湖</span>逐漸干涸,留下兩個大咸水湖,和兩個大鹽沼。烏尤尼鹽沼是大的那個,因位于烏尤尼小鎮(zhèn)附近而得名。</p><p class="ql-block">烏尤尼鹽沼東西長約250公里,南北寬約100公里,面積達10582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鹽沼。鹽沼被幾米厚平坦堅硬的鹽殼覆蓋,整個鹽沼的平均海拔變化在一米以內。雨后,一層薄薄平靜的水面將這片白色平坦的鹽沼地變成了一面巨大的鏡子,這就是世界上最大最著名的天空之鏡--烏尤尼天空之鏡或玻利維亞天空之鏡。</p> <p class="ql-block">烏尤尼鹽沼表面堅硬的鹽殼,六邊形結構是由鹽湖水蒸發(fā)結晶而成。</p> <p class="ql-block">火車墓地(Train Cemetery)</p><p class="ql-block">是烏尤尼鹽沼邊緣的一處廢棄火車遺址,位于烏尤尼市西南幾公里處,是烏尤尼的一個網(wǎng)紅景點。</p><p class="ql-block">19 世紀末,20世紀初烏尤尼曾是一個重要的鐵路樞紐。好景不長,20世紀40年代當?shù)毓I(yè)崩潰,大多數(shù)貴金屬礦山被廢棄,大多數(shù)機車和車廂亦被棄置。這里成了大約100輛機車和車廂的最后歸屬,走向侵蝕消亡。火車公墓是一個恰當?shù)拿Q。</p> <p class="ql-block">打卡拍照。</p> <p class="ql-block">這是女版鐵道游擊隊?</p> <p class="ql-block">這里已有一點天空之鏡的樣子。</p> <p class="ql-block">我們來到科爾查尼(Colchani)小鎮(zhèn),換上了雨靴。進入天空之鏡的時間還沒到,地導帶我們逛了手工藝品市場。這里有許多鹽制品,但我們心不在此,只盼快點進天空之鏡。中午12點半終于出發(fā)了。</p> 天空之鏡 <p class="ql-block">第一眼就被震撼了。</p> <p class="ql-block">天空之鏡無邊無沿。遠眺近觀,不同距離看到不同的美。</p> <p class="ql-block">天地相連,真實天空與鏡像難分。照片倒過來看幾乎還是一樣。</p> <p class="ql-block">鹽沼堅硬平坦,是四驅車自由馳聘,大顯威風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進入天空之鏡后,我們和另一輛車就各散一方,失去了聯(lián)系。</p> <p class="ql-block">看到別人組隊擺拍,不禁心動。健他們那輛車的司機是頭,會說英語。我們的司機不會。求助無門,只得自己嘗試。</p> <p class="ql-block">單人。</p> <p class="ql-block">雙人</p> <p class="ql-block">三人。</p> <p class="ql-block">一隊火烈鳥從上空飛過,藍天、白云、紅鳥相當壯觀。</p> <p class="ql-block">婉儀想起她曾看到過的一些天空之鏡的擺拍照片,讓大家嘗試了這個造型,沒有想到效果還真不錯。</p> <p class="ql-block">下午2點半我們在鹽宮(Palacio de Sal)午餐。鹽宮是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烏尤尼鹽沼中一座全部用</span>鹽塊建造的酒店,里面空間很寬敞。在這我們和健那輛車的團友會合了。</p> <p class="ql-block">午餐后我們兩輛車一起往鹽沼深處開了一段停下來,兩位司機選擇在這里給我們拍集體造型照。</p><p class="ql-block">給我們的兩輛豐田陸巡車與天空之鏡來了張合影。</p> <p class="ql-block">兩位司機兼攝影、導演指導我們擺拍。人多造型就是不一樣,棒多了。遺憾的是這時天陰下來,光線不給力,鏡像比早先我們自拍的效果稍遜。</p> <p class="ql-block">兩位司機都是很有經(jīng)驗的拍視頻高手,這兩段視頻效果相當震撼。</p> <p class="ql-block">這個視頻的妙處在于180°翻轉后,鏡像似乎成了真實,有道是假作真時真亦假,虛為實處實還虛。</p> <p class="ql-block">集體擺拍后大家意猶未盡,個人又繼續(xù)擺拍。Vivian和婉儀又擺拍了一張。</p> <p class="ql-block">和我們同機到達拉巴斯的瑾和天天是第一批進入天空之鏡的。她們那組正好9人,三個六邊形真好看。</p> <p class="ql-block">第一批的團友個人擺拍的花樣也多??矗枚嚅_心。</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個節(jié)目是看天空之鏡日落。兩位司機給每人倒上一杯紅酒,品酒觀日落,完美的結局。</p> <p class="ql-block">拉巴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首都城市,游覽方式也獨特有趣。徒步登上基利基利觀景臺,360°鳥瞰這只高原巨碗。然后乘纜車在巨碗上空穿梭覽勝,當纜車從地標上方掠過時感覺特別刺激。此行之前只知南美哥倫布時期之前是印加文明,這次的一大收獲是探訪了印加文明前更古老的蒂瓦納庫文明遺址。相對蒂瓦納庫文明,印加文明只是個小學生。今天的天空之鏡奇觀最令人嘆為觀止,把我們的視覺享受推到極致,旅行美好經(jīng)歷推到最高潮。玻利維亞的頭3天3夜,這個南美洲最貧窮的國家給我們留下的精彩深刻難忘,不虛此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