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屆大王誕炮會郭萬生 大王誕炮會始于明朝萬歷初年,距今超452年。廣東省陽春市石望鎮(zhèn)潭圍村曾受深潭惡蟒侵害,村民被迫逃離。梁氏始祖遷居后,恭請“洪圣大王”入駐后山石洞,邀龍?zhí)映?,村民得以安居樂業(yè)。為感恩,梁姓村民設神位,初一、十五及節(jié)日祭拜,還將石洞修成“大王宮”。此后,每年農歷二月十三“大王”誕辰,村民都會舉辦炮會,傳承至今。<div> 每年農歷二月十三,潭圍村滿是歡樂氛圍。村民一早準備,用石磨研磨糯米做糍粑,烹制豬、羊、雞等三牲祭品,以表對“大王”的敬意。祭祀儀式在“大王宮”前莊重舉行,村民身著傳統(tǒng)服飾,祈求風調雨順、莊稼豐收、家人平安。接著,巡游活動掀起高潮。巡游隊伍里,孩童持彩旗奔跑,青年抬“大王”神像穩(wěn)步前行。所到之處,家家戶戶手持香燭迎接,村子一片喜慶。燒花炮是核心環(huán)節(jié),炮分三部分,炮圈被視為吉祥物。燒花炮前,在村民舞動下,工匠精心制作的金龍,盤旋騰飛,寓意吉祥?;ㄅ邳c燃后,炮圈升空,眾人爭搶,搶到者獲花紅且來年需燒金豬還愿。</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