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門前隨想太行之子 <p class="ql-block">中南海,這座承載著厚重歷史與現(xiàn)代政治意義的地方,位于北京市西城區(qū)西長安街北側,是故宮和景山西側的一顆璀璨明珠。它古稱西苑、太液池,與北海合稱為三海,是中海和南海的統(tǒng)稱。這里始建于遼代,明清時期成為皇家御苑,如今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中共中央書記處和中共中央辦公廳等重要機關辦公所在地,是北京市地標建筑、中國國家象征之一。中南??傉嫉孛娣e約100萬平方米,水域面積約46萬平方米,紫光閣、勤政殿、儀鸞殿、蕉園、水云榭、瀛臺、豐澤園、靜谷等建筑及園林錯落有致地分布其中,既有莊嚴肅穆的宮殿式建筑,又有靈活多變的園林式建筑,是中國政治的心臟地帶。</p> <p class="ql-block">上世紀60年代,我作為首都的一名大學生,有幸到中南海參加了一次領導人召開的群眾組織代表座談會。那時的中南海,紅墻黃瓦,綠樹成蔭,莊嚴肅穆又透著親切。這次經歷,讓中南海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我一輩子從事教育工作,退休后在北京居住,每次路過長安街的新華門,看到那“為人民服務”的金色大字,心中總會涌起一股暖流,也不禁想起毛澤東同志的《為人民服務》。7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人民服務”成了中國共產黨人最響亮的口號。中南海的新華門影壁上“為人民服務”五個金光閃閃的大字,是中國共產黨永恒初心的宣示。那莊重威嚴的大門口,兩側站崗的士兵筆直挺立,門前掛著的紅色橫幅上寫有“為人民服務”,仿佛在向每一個經過的人訴說著中國共產黨的初心與使命。</p> <p class="ql-block">《為人民服務》這篇經典著作,是毛澤東同志1944年9月8日在張思德同志追悼會上的演講。張思德同志1933年參加革命,歷經長征,身負重傷,卻始終牢記革命隊伍的宗旨,用生命詮釋了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在那個物質匱乏、戰(zhàn)爭殘酷的年代,毛澤東同志從張思德同志的犧牲中,深刻闡述了中國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革命隊伍的根本宗旨——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這一宗旨,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中國革命前行的道路。如今,再讀《為人民服務》,我依然深受觸動。在和平年代,雖然沒有了硝煙彌漫的戰(zhàn)爭,但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內涵卻從未改變,反而更加熠熠生輝。為人民服務,是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那些堅守在教育一線的教師,用知識的火種照亮孩子們前行的道路;那些奮戰(zhàn)在醫(yī)療崗位的醫(yī)護人員,在救死扶傷的戰(zhàn)場上與病魔頑強搏斗;那些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快遞員、外賣員,風里來雨里去,只為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他們或許平凡,但他們的奉獻精神卻無比偉大,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著為人民服務的真諦。為人民服務,是一種勇于擔當的責任。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始終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的初心使命。在黨的領導下,我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新中國;進行了社會主義建設的艱辛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時期,推動中國經濟快速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如今,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面對各種困難和挑戰(zhàn),黨和政府始終勇于擔當,積極作為,帶領全國人民攻堅克難,不斷向著目標前進。無論是脫貧攻堅戰(zhàn)役中數百萬干部深入貧困地區(qū),幫助貧困群眾脫貧致富;還是抗擊新冠疫情期間,無數黨員干部沖鋒在前,守護人民生命健康安全,都充分彰顯了為人民服務的責任擔當。為人民服務,還是一種善于傾聽、勇于接受批評的態(tài)度。毛澤東同志在《為人民服務》中指出:“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誰向我們指出都行。只要你說得對,我們就改正。你說的辦法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照你的辦?!痹诋斀裆鐣?,黨和政府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積極拓寬民意表達渠道,傾聽人民群眾的聲音,虛心接受人民群眾的批評和建議。從政務公開到網絡問政,從群眾信訪到基層調研,都是為了更好地了解人民群眾的需求,及時發(fā)現(xiàn)工作中的問題并加以改進,不斷提高為人民服務的質量和水平。</p> <p class="ql-block"> 每次路經長安街的新華門,看著金光閃閃的五個大字“為人民服務”,讓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人立黨宗旨,一種精神的傳承,一種價值的追求,一種行動的指南。它時刻提醒著我們,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忘,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不能改。從梁家河的知青歲月,到擔任國家領導人,習近平總書記的腳步從未遠離人民。他走進貧困山區(qū),噓寒問暖,為百姓脫貧殫精竭慮;他深入受災地區(qū),指導重建,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他將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掛在心頭,用實際行動踐行著“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詮釋著人民至上的深厚情懷,激勵著全體人民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作為一名在黨53年的老者,我常常為祖國的繁榮昌盛,社會的進步而高興,也為當今社會中的不正之風、貪圖享受、貧富差別拉大等而憂心。但我熱愛祖國,信任共產黨,堅定“四個堅信”擁護“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路雖遠行則將至,我將永遠以《為人民服務》為指引,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盡自己所能,為身邊的人、為社會貢獻一份力量,讓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絢爛的光彩。我曾經在胸前佩戴過的《為人民服務》胸章,我曾經背過的那個綠色帆布包,上面印著紅五星以及“為人民服務”字樣,仿佛時刻提醒著我,無論身處何地,都要將為人民服務的精神牢記心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