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要有“知不足”的清醒 又要注重“慎于言”的修養(yǎng)伍戌生 <p class="ql-block">老年人對人世間的認知,由于閱歷豐富和大半生的積累、沉淀,一般來說在廣度和深度上都應該勝過年輕人。因此,遇事的沉穩(wěn)淡定程度也應該強于年輕人。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能看到少數(shù)老年人,無論遇到什么樣的話題,都喜歡發(fā)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很多沒有深入了解和研究的事情,張嘴便說,他們自己卻覺得言之有理,其實不然,有時甚至鬧出笑話。</p> <p class="ql-block">很多年以前,我在共青團系統(tǒng)工作時,有一次請一位全國知名的書法家來指導我們的書法競賽活動。晚上,我們在賓館請這位書法家留下墨寶。市里一位老領導趕來親自遞上一張紙條,要求用他寫的詩作為書寫內(nèi)容,被書法家當面拒絕了。那位領導覺得面子掛不住,轉(zhuǎn)身就走了。我們連忙追出去送他,他憤憤不平地說:“還著名書法家呢,連一首詩都寫不了!”然后悻悻地上車離開了。書法作品不是隨便提筆就寫,任何一幅作品都需要有一個創(chuàng)作過程。根據(jù)文字內(nèi)容,對字型結(jié)構(gòu)、書寫節(jié)奏、疏密關系、章法布局等各方面需要統(tǒng)籌考慮,仔細謀劃,再經(jīng)過多次實際書寫,反復比較、調(diào)整,才能完成一幅作品的創(chuàng)作。我們看到的書法家當眾表演,揮毫落墨,一氣呵成,實際上都是在寫他很熟悉的內(nèi)容,因為胸有成竹,所以一揮而就。讓書法家當面寫不熟悉的內(nèi)容,是讓人勉為其難的。其實很多藝術門類都是如此,歌唱家不是什么歌都會唱,演奏家也不是什么樂曲都能表演。同時,藝術家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擅寫楷書的書法家未必擅長草書,以工筆見長的畫家未必同時擅長寫意畫,唱美聲的歌唱家不能硬要他去唱通俗,鋼琴家不會吹笛子更是十分正常的。</p> <p class="ql-block">有一年,在老家參加賑災書畫義賣活動。全市二十多位著名書畫家在街頭寫字作畫,活動現(xiàn)場有很多人欣賞著藝術家們揮毫潑墨。突然,在圍觀的人群中有一位女同志擠到前面,大聲地對書法家老趙說道:“你什么時候會寫字了呀?你看看我是誰!”原來這位是老趙50多年未見過面的小學同學,正在寫字的老趙被她認出來了。她指著身邊幾個年齡相仿的大媽說:“這幾個都是我的好姐妹,你給她們每人寫幾張?!币驗橘c災書畫義賣活動,書畫家當場創(chuàng)作的作品要競價出售,是不能隨便寫字給人的。老趙說:“今天不行,換個時間再給你寫吧?!彼R上就不高興了,覺得老同學駁了她面子,氣憤地說:“你牛什么?不給寫拉倒!”拉著她的幾個姐妹就走了。說話辦事應該分清場合,不能當眾逞能,更不能強人所難,否則就會自取其辱。</p> <p class="ql-block">一次在展廳觀展,幾個人圍在一張巨幅的草書作品前面,邊看邊議論著,都覺得是一幅氣韻生動、筆墨俱佳的好作品。這時,一位老者不屑地說道:“還沒有我孫子寫的好呢!”大家聽了都憤怒地轉(zhuǎn)過頭看著他,他卻理直氣壯地說:“讓他寫一幅楷書讓我看看,他敢寫嗎?!”這真是一種非常無知的說法。書法藝術當中的篆、隸、草、行、楷五體,楷書并不是所有書體的基礎。在中國漢字發(fā)展演變的歷史過程中,當代很多人所認識的楷書,恰恰是最晚出現(xiàn)的一種書體。每一種書體都可以作為書法家的主攻方向,最終成為其最為擅長的技法。歷代書法家少數(shù)人各體兼擅,多數(shù)人精于一體。書法的各體之間,并不存在哪個高、哪個低的說法。</p> <p class="ql-block">在一次退休老同志聚會的飯局上,一個朋友帶來的人給大家傳授收藏書畫作品的“知識”。他煞有介事地說,寫意畫都是糊弄外行的,內(nèi)行的收藏家肯定是要收藏工筆畫的。所以,千萬不能收藏寫意畫。我當時聽了就知道他在書畫藝術方面是個外行。工筆和寫意,是中國畫兩大表現(xiàn)形式。工筆注重寫實,所表現(xiàn)的內(nèi)容更加具象,筆觸精細,甚至可以纖毫畢現(xiàn);寫意注重筆墨情趣,造型簡約凝煉,講究神韻,守拙棄巧,更有利于書家忬發(fā)個人情感。二者之間也存在中間形式,比如兼寫帶工等。在中國畫的發(fā)展過程中,工筆和寫意都曾經(jīng)留下了經(jīng)典之作,都有過大師的出現(xiàn)。二者之間,可以偏重欣賞其中一個,卻不可以褒揚一個、貶低另一個。</p> <p class="ql-block">北海的江尾公園聚集著很多薩克斯愛好者,每天都在那里吹奏訓練。一天上午,我們幾個正在練習基本功,一個60多歲的行人駐足觀看。他發(fā)現(xiàn)我們都在吹長音覺得好奇,他便問我旁邊的老沈:“你吹多長時間了?”老沈回答:“吹4年多了?!彼謫枺骸岸即?年了,那你能吹一個完整的歌曲嗎?”老沈見是一個門外漢就不置可否地笑了笑,他“哼”了一聲,滿臉輕蔑地走了。對于薩克斯愛好者來說,基本功練習是每天的必修課,即使是功底深厚的專業(yè)演奏家也如此。通過練習長音來保證氣息對吹奏過程的支撐,并以此保證音準和音色的優(yōu)美;通過音階和各種節(jié)奏型的練習來保證運指的靈活和旋律的準確。這就像戲曲或歌唱演員每天吊嗓子、運動員每天進行體能訓練一樣,都是專業(yè)需要。</p> <p class="ql-block">夏天的時候,我們在老家也是每天去公園練習薩克斯。一天,一位當?shù)睾苡忻麣獾乃_克斯演奏家來到我們中間,在大家的熱情相邀下,他演奏了一首世界名曲。悠揚悅耳的樂曲聲引來很多薩友的圍觀,其中也有不少路過的其他人。吹奏結(jié)束后,在大家熱烈的掌聲中,那位演奏家離開了我們。薩友們余興未盡地爭相談論,對剛剛的演奏贊嘆不已。這時一位老者提高嗓門發(fā)表了一番闊論:“方才他吹的真聽不出來高在哪里,你們都說他吹的專業(yè),若我看那,既使是專業(yè)的也是專業(yè)當中的末流,比業(yè)余的強不了多少。你們不信的話,把他喊回來,讓他吹一個《北國之春》,我看他未必會吹。”在場的人面面相覷,不知道該怎么和他討論。因為懂點音樂的人都知道,《北國之春》是一首比較簡單的曲子,一般的樂器愛好者都會演奏。這時,一位薩友把自己的薩克斯遞給他,說:“那你給我們吹一個唄,讓我們見識一下!”他竟然說:“你吹這種號,我不會吹?!薄澳悄銜凳裁刺??”“我不會吹號?!睕]想到他連薩克斯都不認識。一個不認識薩克斯的人和一群吹奏薩克斯的人討論薩克斯,豈不是個笑話?!</p> <p class="ql-block">隔行如隔山,各行各業(yè)都有各自的專業(yè)知識,不是本行的人就不一定懂這一行業(yè)的門道。每個行業(yè)、專業(yè)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有不同于其他行業(yè)或領域的技術和方法,相互之間存在很大差異。所以,門外漢是不具備評論資格的。漢字人人會寫,卻不能算是書法;繪畫人們常見,卻不是所有人都能看懂;音樂人們常聽,卻不見得誰都有深的了解。這就像飯每個人都吃,但未必真正懂得廚藝一樣。我們應該注意話題的邊界,說自己真懂的話,似懂非懂的千萬別說。</p> <p class="ql-block">一個老年人,要有“知不足”的清醒,注重“慎其言”的修養(yǎng)。有學者指出:“童年的無知,可愛;少年的無知,可笑;青年的無知,可憐;中年的無知,可嘆;老年的無知,可悲!”作家巴金也認為,“自己無知還以為別人也同樣無知,這的確是可悲的事情。”人世間的知識浩如煙海,任何人都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知識。因此,人掌握的知識普遍存在局限性。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遇事不能想當然,更不能自以為是地信口開河,甚至不懂裝懂、大放厥詞,那樣只能貽笑大方成為別人的笑柄。所以,我覺得老年人要有自知之明,要知道天高地厚,不要因無知而當眾出丑。這不僅是尊重別人,也是對自己的尊重。</p> <p class="ql-block">圖與文無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