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遛彎兒因?yàn)?972 <ul><li>攝影:簡單</li><li>相機(jī):Nikon D700</li><li>時間:2025.2.20 PM</li><li>地點(diǎn):北京頤和園</li><li>圖片后期處理:簡單+豆包AI</li><li>美篇制作:簡單</li></ul> <p class="ql-block">1. 很久沒去頤和園了。2025.2.20 14:31,從北宮門入園。恰逢蘇州街維修,為了游客安全,施工場地都用特制的護(hù)板圍了起來,放眼望去倒也別致。</p> <p class="ql-block">2. 蘇州街是園內(nèi)另收費(fèi)景點(diǎn),60歲以上老人免費(fèi)。</p> <p class="ql-block">3. 從橋邊陡峭的石階下到河邊棧道,向西一望......</p> <p class="ql-block">4. 沿著棧道西行,偶一回眸......</p> <p class="ql-block">5. 這是在蘇州街西端折返點(diǎn)眺望三孔橋。</p> <p class="ql-block">6. 今日蘇州街打卡完成。</p> <p class="ql-block">7. 從三孔橋向南拾級而上,仰望萬壽山北坡......</p> 8. 萬壽山的植被以松樹居多,歷盡滄桑的它們,今日又逢春風(fēng)得意。 9. 諧趣園是頤和園久負(fù)盛名的園中園,盡管冬日的殘冰未盡,荷塘的殘枝尚存,萌發(fā)新芽的柳稍,經(jīng)AI一夸張,春意竟也躍然紙上。 10. 冰面上,陽光充足的地方,已經(jīng)消融。 11. 真正的諧趣園之春,至少應(yīng)該是這樣的。 12. 時令尚早,美圖春天須來日方長。 <p class="ql-block">13. 從諧趣園往昆明湖途經(jīng)德和園,因這里常有戲劇演出,所以入園也要再購門票,但老人仍享免費(fèi)待遇。</p> <p class="ql-block">14. 大戲樓是德和園的核心建筑,是專為慈禧太后表演戲劇的舞臺。</p> <p class="ql-block">15. 戲臺對面的一排北房,是老佛爺看戲、休息的專門場所,豆包把原照處理成了炭筆畫。</p> 16. 遺憾地是今天沒有演出,參觀后就原路出園,往湖邊去了。 17. 知春亭景點(diǎn)是近臨昆明湖東岸的一個小島,有橋與陸地相連,島上有亭名知春。此處是頤和園賞春的首選之地。 18. 即使北京2月春天姍姍來遲,游人們依然興致勃勃地到島上觀賞這座久負(fù)盛名的皇家園林。 19. 今日的知春亭碼頭,游船還沒到港。 20. 放眼望去,四季常青的萬壽山盡收眼底。 21. 小島上,游人爭先恐后地與萬壽山合影。 22. 沿著昆明湖東岸向南,到十七孔橋附近有一造型精美的臥姿銅牛,身上有乾隆皇帝手書80字篆體銘文《金牛銘》。傳說牛是鎮(zhèn)水神獸,乾隆置牛于昆明湖邊,旨在鎮(zhèn)住華夏洪水,讓神州永訣水患。有記載銅牛落成時是通體鎏金,故稱金牛。1860年英法聯(lián)軍入侵北京,金牛身上的金箔被侵略者剝?nèi)?。為保神獸,當(dāng)?shù)鼐用駥⑵涑寥牒?,才免遭?zhàn)火的進(jìn)一步劫掠。此后金牛變銅牛,一直在昆明湖邊鎮(zhèn)守至今。 23. 十七孔橋:長150M,寬8M,高7M,是中國古代橋梁建筑的杰作,有極高的文化和藝術(shù)價值,是頤和園的重要景觀。每逢特殊天象,更有游客和攝影愛好者聚集于此觀賞和拍照。 24. 老外也喜歡咱十七孔橋。 <p class="ql-block">25. 和萬壽山隔水相望的十七孔橋,不僅把南湖島和東堤聯(lián)通,而且讓這座皇家園林秀麗壯美到登峰造極。</p> 26. 橋東岸邊的廓如亭(亦稱八方亭),形態(tài)舒展穩(wěn)重,氣勢恢宏,與十七孔橋、昆明湖水、萬壽山的佛香閣和西山玉泉塔,相互映襯融為一體,好一派神來之筆的雋永風(fēng)光。 27. 16:32,從十七孔橋沿東堤向北。雖然日照充足的地方冰已融化,但湖中還有大片浮冰。 28. 有鴛鴦在湖邊游弋,呵呵,終于拍到一張清晰的。 <p class="ql-block">29. 又回到知春亭碼頭,我們想去排云殿那邊山上探訪銅亭。</p> 30. 玉瀾堂,戊戌變法失敗后,光緒皇帝曾被西太后幽禁于此。 31. 從玉瀾堂藕香榭(西配殿)出來就是湖畔碼頭。 32. 玉瀾堂西側(cè)有臨湖而建的夕佳樓,黃昏時分登樓遠(yuǎn)眺玉泉山落日,更覺夕佳樓妙不可言。 33. 這是往排云殿途中的長廊。原照經(jīng)豆包處理后,畫面更有力量。 34. 排云門前的云輝玉宇牌樓,這是豆包處理后的效果。 <p class="ql-block">35. 17:23,排云門已停止檢票,探訪銅亭權(quán)且改為清宴舫一游,此時,湖邊觀景的游人們,卻依舊興致盎然。</p> <p class="ql-block">36. 不知不覺間黃昏還是來了,身披夕照的清宴舫(石舫),靜靜地停在自己的泊位。</p> 37. 再見,清宴舫! <p class="ql-block">38. 再見,頤和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附:</b></p> 微信留言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u>2025.3.7 18:16 遠(yuǎn)山</u></b>:贊????????~您拍的照片讓人感覺特別~正~光線~色彩搭配的特別舒服,過去出畫冊的感覺。您還是用相機(jī)拍攝的?</p><p class="ql-block"><b><u>簡單</u></b>:多謝夸獎,那天是背著相機(jī)去的,就算是負(fù)重鍛煉吧。??????</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u>2025.3.7 18:24 春和景明</u></b>:幾十年前去過頤和園,留在記憶中的東西已經(jīng)很模糊了?;始覉@林自有的大氣是其它地方無法做到的。羨慕你們。??????</p><p class="ql-block"><b><u>簡單</u></b>:如您方便,歡迎來北京故地重游,最好多住幾天(例如1周或10天),體驗(yàn)一下香山北海頤和園重回身邊,讓遠(yuǎn)在天涯的北京人(您)一了鄉(xiāng)愁。北京這邊的老同學(xué)有:賈利寧、周玲玉、陳明菊、李培棟、孫全勝、孫文林。??</p><p class="ql-block"><br></p> 微信朋友圈 <p class="ql-block">截止2025.3.9 16:40</p><ul><li>點(diǎn)贊14人:李颯,張?zhí)m泉,陳鋼,張維利,鄭冀平,楊亞東,賈利寧,蔭亞麗,黃琴玨,王彩虹,張福琴,陸正祥,楚立平,高威</li><li>簡單:感謝朋友們的關(guān)注和贊賞,祝大家健康快樂!</li></ul><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美篇制作:簡單</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 謝謝光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