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重游散記5(烏拉圭古城印象)吳勉堅(謝絕鮮花) <p class="ql-block"> 與莫雷諾冰川相比,從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乘渡輪赴拉普拉塔河對岸的烏拉圭古城科洛尼亞游覽更是匆匆一瞥,然而印象卻同樣深刻。</p><p class="ql-block"> 一河之隔,猶如兩個世界。</p><p class="ql-block"> 科洛尼亞位于世界最寬河流拉普拉塔河北岸的半島之上,盡管是科洛尼亞省的省會,但人口則少得可憐不足三萬。布宜諾斯艾利斯距科洛尼亞大約50公里,一個多小時后登岸就猶如進入時空隧道……</p> <p class="ql-block">(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素有“南美巴黎”之稱,其現(xiàn)代而時髦的港口高樓林立。)</p> <p class="ql-block">(一河之隔的烏拉圭科洛尼亞古城,則有一種遺世獨立的不凡氣質(zhì)。)</p><p class="ql-block"> 踏上吱吱作響的木頭吊橋,走進斑駁不堪的圣米格爾古城門,一種“很久很久以前”的滄桑感便迎面撲來。幾門銹跡斑斑的鋼砲,蹲在殘垣斷壁的城墻之上探著倔犟的腦袋,似乎在默默地敘說當(dāng)年那血腥的戰(zhàn)火硝煙。城內(nèi)凸凹不平卻被磨得溜光的鵝卵石街道兩側(cè),大多是歷經(jīng)時光摧殘似乎老掉了牙的房屋……</p><p class="ql-block"> 早在1680年,葡萄牙人為控制拉普拉塔河,在此建立第一個定居點。緊接著,西班牙人便接踵而至,開始了長達一個多世紀(jì)的兩國血腥拼殺爭奪的歷史。此間,科洛尼亞幾番城頭變幻大王旗,曾屢毀屢建,直到1828年烏拉圭獨立才塵埃落定。其中1722年出任總督的葡萄牙人安東尼奧統(tǒng)治時間最長,執(zhí)政27年曾讓科洛尼亞進入鼎盛時期……</p> <p class="ql-block">(古城門前鮮花盛開的1811廣場,為紀(jì)念1811年烏拉圭獨立戰(zhàn)爭而建。)</p> <p class="ql-block">(古城的坎波門與吊橋始建于1745年,但屢毀屢建,最后的建筑日期為上世紀(jì)60年代。)</p> <p class="ql-block">(殘垣斷壁的城墻上,架著幾尊銹跡斑斑的鋼砲。)</p><p class="ql-block"> 漫步在古城的大街小巷,竟然未見一寸水泥路面,更見不到一幢高樓。眼前或鵝卵石、或方石鋪就的街巷,即是昔日兩個殖民大國在此拼死爭斗的印記。而兩側(cè)低矮房屋古樸的石墻、方格的木窗以及歐式的古董路燈,則讓人深切地感受到兩種建筑風(fēng)格的交相輝映。葡萄牙人似乎偏愛熱烈的紅色,所建造的矮屋錯落有致;而浪漫的西班牙人則更鐘情白色以及其他色彩,便執(zhí)著地將它們?nèi)谌敫黝惤ㄖ小?lt;/p> <p class="ql-block">(葡萄牙建筑風(fēng)格通常偏愛紅色且街道狹窄,排水道設(shè)在街道中間。)</p> <p class="ql-block">(西班牙建筑風(fēng)格偏重白色及其他色彩,街道較寬且排水道建于兩側(cè)。) </p><p class="ql-block"> 實話實說,游覽科洛尼亞,不能光是眼觀,而應(yīng)跟隨著地導(dǎo)的解說用心來品。否則,即便是此處的三大亮點:始建于1745年的圣米格爾堡壘城門、科洛尼亞以及烏拉圭最古老的圣禮教堂、科洛尼亞最高建筑圣佩德羅角燈塔,看上去也乏善可陳,只有結(jié)合其悠久的歷史與傳奇故事才覺可圈可點。尤其是全城最著名的嘆息街曾為多部歷史電影的外景拍攝地,只是一條通往河畔頗具滄桑感的狹窄街道,卻因流傳著多種版本的傳說而充滿了神秘與浪漫:有情人分手的長嘆之說,還有捆綁于此待漲水淹死的死囚哭嘆之說……但我內(nèi)心認可的,還是皎潔月夜下一位少女在此等待心上人卻被一蒙面人刺殺,臨終之前留下的一聲凄美的哀嘆……</p><p class="ql-block"> 難能可貴的是,獨立之后的烏拉圭人對于被戰(zhàn)爭嚴(yán)重破壞的科洛尼亞沒有進行急功近利地大拆大建,而是在充分尊重歷史的前提下予以保護,即便是重建也嚴(yán)格按照原樣“整新如舊”,從而讓科洛尼亞古城始終保持著迷人的歷史韻味。為此,1995年就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p> <p class="ql-block">(圣禮教堂幾乎與古城同時建造,也幾經(jīng)毀建,正門可見明顯的歷史印記。)</p> <p class="ql-block">(圣佩德羅角燈塔始建于1875年,其旁邊則是圣弗朗西斯科修道院遺址。)</p> <p class="ql-block">(嘆息街因為具有典型的葡萄牙風(fēng)格且多種版本的傳奇,是多部歷史影片的拍攝地。)</p><p class="ql-block"> 尊重歷史的人們,同樣也會崇尚自然。身處科洛尼亞,由衷感覺這里的人們很懂生活。城市雖然陳舊,就用梧桐林蔭道、花圃與星星點點的棕櫚樹外加古色古香的老爺車以增添亮色與韻味;屋宅盡管古樸,就在屋里屋外種上繽紛鮮花以避免生活過得寡淡;宗教信仰則只需內(nèi)心虔誠即可,沒有將古城重要標(biāo)識的圣禮教堂建造得富麗堂皇;甚至原葡萄牙總督府已被戰(zhàn)爭夷為平地,人們發(fā)掘出損毀的墻基也作為珍貴遺址給予保護……</p> <p class="ql-block">(古城的主要街道也是用從西班牙運來的方石鋪就,高大梧桐樹組成的林蔭大道令人賞心悅目。)</p> <p class="ql-block">(酒吧、咖啡館等商家喜歡在門口擺放一輛老爺車以及花草,以招徠各地游人。)</p> <p class="ql-block">(位于馬約爾廣場的葡萄牙總督府盡管只剩下少許墻基,也作為珍貴遺址予以保護。)</p><p class="ql-block"> 最值得深思的是,作為國家南北重要通道的一號公路經(jīng)此必須“瘦身”,因為科洛尼亞人舍不得毀掉路旁那些郁郁蔥蔥的棕櫚樹!城郊建于1910年的皇家斗牛場,也因為人們覺得過于殘忍與血腥僅風(fēng)光了兩年便永久封閉。距斗牛場的一箭之遙,還有一個世界唯一供奉黑圣人的天主教堂,當(dāng)年這里有位叫巴勒莫的黑人傳教士擔(dān)任主持,信眾即是黑人奴隸……</p> <p class="ql-block">(為了保護這些郁郁蔥蔥的棕櫚樹,國家的一號公路經(jīng)過科洛尼亞也必須“瘦身”。)</p> <p class="ql-block">(西班牙人建造的皇家斗牛場僅活動兩年即被關(guān)閉,直至現(xiàn)在重新裝修準(zhǔn)備作為美食廣場。)</p> <p class="ql-block">(黑圣人教堂規(guī)模小巧且古樸,正中供奉著這里第一位黑人傳教士巴勒莫。)</p><p class="ql-block"> 如果將旅游比擬為品嘗美酒,那么科洛尼亞絕對是一瓶外觀古樸而質(zhì)地格外酵厚的老酒!面對著愈來愈浮躁、愈來愈喧囂的外來世界,近兩個世紀(jì)以來竟能始終保持著一種滲入骨髓的質(zhì)樸,讓古城既保留著悠久的歷史風(fēng)貌,又如同遠離塵囂的世外桃源。于是,這個世界就少了一堆背離歷史與自然過目即忘的現(xiàn)代建筑垃圾,而多了一座讓人刻骨銘心的世遺小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19日于烏拉圭科洛尼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