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渝鐵路建設紀實鐵道兵篇第十五集誰的青春不芳華梁寶平 <p class="ql-block">作者:李春芝</p><p class="ql-block">編輯、制作:梁寶平</p><p class="ql-block">背景歌曲:巾幗英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共和國的旗幟上,有我們鐵道兵女兵的風采</p> <p class="ql-block"> 李恩云是我見到的最年輕的一位老兵。一頭烏黑、光亮的頭發(fā)綰成一個大髻盤在頭上,顯得氣質(zhì)高雅。在安徽六安的老兵招待宴會上,她和原鐵道兵2師7團宣傳隊施志東為我們演唱的安徽劇目黃梅戲《女駙馬》,面相嬌美,音色圓潤,蕩漾著小城故事的委婉與動人。</p><p class="ql-block"> 李恩云是原鐵道兵2師師部宣傳隊女兵,15歲參軍入伍,在西安3個月的新兵訓練后,就背著行裝來到了紫陽高橋,在這里度過了5年的部隊生活。當時宣傳隊經(jīng)常巡回演出,女兵們都是自己帶著演出服去各團、營、連隧道口給戰(zhàn)士們演出,一演就是兩場,雖然很辛苦,但看著下面戰(zhàn)士們熱情高漲,疲勞也就蕩然無存。她們會編排很多內(nèi)容活潑、形式多樣的節(jié)目,比如歌舞、大鼓、對口詞、快板、獨唱、民樂合奏,緊扣部隊生活的說唱戲,深受戰(zhàn)士和當?shù)厝罕姷南矏邸?lt;/p><p class="ql-block"> 其實,在70年代,部隊的文藝生活基本都以樣板戲為主旋律,最著名的就是樣板戲《智取威虎山》?!吨侨⊥⑸健犯木幾郧ǖ拈L篇小說《林海雪原》,主要描寫的是解放戰(zhàn)爭時期,解放軍小分隊在東北林區(qū)發(fā)動群眾,剿滅土匪座山雕的故事。獵戶的女兒小常寶是主角,她有兩段唱腔,一是著名的《八年前》,在《深山問苦》一幕里;二是《聽那邊練兵場殺聲響亮》。《八年前》不僅是《智取威虎山》中的著名唱段,也是這出戲的保留唱段。女兵們告訴我,當年演《智取威虎山》中的“小常寶” 一角,她們的戰(zhàn)友王鳳琴是演得最多最出色的一位。 </p><p class="ql-block"> 王鳳琴入伍前是安康一個普通家庭的女兒。父親是縣飲食服務公司的一名廚師,母親則是地地道道的家庭婦女,雖然家境清貧,但他們卻生性樂觀豁達。受父母影響的王鳳琴,從小性格活潑開朗,愛唱愛跳,在學校 一直都是積極分子。1970年,17歲的王鳳琴作為中學紅衛(wèi)兵代表,在安康體育場萬人大會上發(fā)言,因出色的口才和超強的綜合能力,被安康縣廣播站破格錄取。時隔不久,已經(jīng)成為安康縣廣播站一名正式播音員的王鳳琴,卻在縣上的一次培訓會上偶遇鐵道兵2師8團為趕排革命樣板戲《智取威虎山》奉命特地趕到安康招收地方文藝女兵的陳干事。對于王鳳琴來說,這可真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當女兵是她從小的夢想。那天,王鳳琴當場演唱的一首歌曲打動了陳干事,他立刻將王鳳琴的情況向分管宣傳隊的郭副政委做了匯報,愛才心切的郭副政委欣然應允。</p><p class="ql-block"> 特招入伍的王鳳琴來到了鐵2師8團宣傳隊當了一名文藝女兵。8團駐扎在紫陽縣的蒿坪鎮(zhèn),部隊營房緊張,王鳳琴就和隊友們住在當?shù)氐睦相l(xiāng)家里,日常工作除了訓練出操、隊列外,主要學習毛主席語錄,還有老三篇——《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等。當然,她們也學雷鋒做好事,不僅天天幫老鄉(xiāng)打掃場院、挑水、劈柴,還幫助班里整理內(nèi)務、衛(wèi)生等工作。不久,團部又轉(zhuǎn)到了嵐皋縣的大道河鎮(zhèn)。大道河地處漢江北岸,鎮(zhèn)域一面臨江,三面被安康市漢濱區(qū)、紫陽縣包圍。當時因要趕排樣板戲《智取威虎山》,王鳳琴沒有參加新兵訓練就直接投入緊張的排練中,為了演好“小常寶”這個角色,她開始了起早貪黑地練功。 吊嗓子、走臺步、下腰、拜師學習,跟著電影上的樣板戲模仿,也向安康漢劇團的老師請教,經(jīng)過三個月的勤學苦練,王鳳琴終于能正式上臺為戰(zhàn)友們演出了。當年,部隊條件艱苦,她們演出的舞臺就搭建在大道河邊上,冬天大雪紛飛寒風刺骨,她和戰(zhàn)友們在臺上演,臺下戰(zhàn)士們則頂風冒雪觀看她們的演出。聽著臺下那一陣陣掌聲、歡呼聲,臺上的她們深受鼓舞,演出在一派熱烈、高昂的氣氛中圓滿結(jié)束。</p><p class="ql-block"> 王鳳琴見戰(zhàn)士們非常喜歡看她們的演出,就和戰(zhàn)友們一場接一場地演,戰(zhàn)士們也非常愛護她們,見她們演出后沒有卸妝油,就把省下來的炒 菜油端上來一盤供她們卸妝。王風琴很受感動,她暗下決心要把每一場戲都演好,哪怕只是一個背影,哪怕只有一句臺詞。在一次演出中,她被劇中的武打動作傷到鼻子,血流不止,硬是塞上紙巾堅持著繼續(xù)上臺演出,后來紙巾止不住,只好關(guān)上大幕去后臺打止血針,等血止住了,又開始接著表演…… </p><p class="ql-block"> 從1971年到1973年,《智取威虎山》中的“小常寶”這個角色,王鳳琴演了整整3年。上千場的演出,這是一個多么驚人的數(shù)據(jù)!不僅如此,她還經(jīng)常下連隊體驗生活,當過衛(wèi)生員、話務員,進洞子抬過木頭、倒渣子、推翻斗車、打過隧道等。王鳳琴從一名播音員,到入伍鐵2師宣傳隊成為一名文藝女兵,她是在沒有任何生活背景和后臺的情況下,憑著自己的勤奮和努力,堅韌而執(zhí)著地實現(xiàn)了自己的夢想。更重要的是她把演出作為自己信仰展示的平臺,為革命“鞠躬盡瘁”的精神來書寫傳奇,也讓我的敬仰之情,猶如這漢河之水,綿延不絕。</p><p class="ql-block"> 在我采訪女兵們期間,馮小剛執(zhí)導的電影《芳華》也正在熱播,當我談起里面的很多細節(jié)時,女兵們竟然相視一笑。說,那群紅樓里演繹的青春熱血有著太多的恣意任性,而她們的芳華卻是在風霜雨雪中度過的。當然,如果讓我來做評價,這些鐵道兵女兵們演繹的芳華,無疑給了我立體和深度,也更有沖擊力!</p> <p class="ql-block"> 珍藏在歲月深處的青春影記</p> <p class="ql-block"> 薪火相傳,讓我們重溫當年鐵道兵的光輝歲月</p> <p class="ql-block"> 鐵兵軍魂</p> <p class="ql-block"> 作者:李春芝</p> <p class="ql-block"> 歲月如歌</p> <p class="ql-block"> 梁寶平小傳:男性,擁有大專學歷,生肖屬馬,是個性情中人。曾在襄渝鐵路建設中工作三年(隸屬于旬陽縣5847部隊3中隊學兵11連,駐扎于陳家老莊,負責羅家?guī)X隧道掘進作業(yè)。其間,連隊曾榮獲集體三等功一次),并隨后在人民公仆的崗位上默默奉獻了四十二年。</p><p class="ql-block"> 興趣:收集書籍、品讀書卷、文學創(chuàng)作、游歷四方、捕捉鏡頭、探究中醫(yī)藥學,以太極柔力球修身養(yǎng)性。性格:溫和、順應自然、不拘小節(jié)。品德:為生之所愛、愛我之人及需要我者而活。座右銘:事業(yè)越忙碌愈充實,日子越簡單愈愜意,心靈愈豐富愈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