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南歐之旅(五)—西班牙首都馬德里(Madrid)11/20-21/2024Gaoman Gu <p class="ql-block">今天早晨乘坐AVE 高速火車前往馬德里,三個小時即到達市里。</p><p class="ql-block">?馬德里(Madrid )是西班牙的首都和最大的都市,也是馬德里省和馬德里自治區(qū)的首府。馬德里位置處于西班牙國土中部,位于歐洲西南伊比利亞半島中心,地處梅塞塔高原,海拔670米,是歐洲地勢最高的首都,曼薩納雷斯河貫穿市區(qū)。市內(nèi)人口約340萬,都會區(qū)人口則約630萬,均占西班牙首位。馬德里建城于9世紀(jì),穆罕默德一世命令于現(xiàn)在的馬德里皇宮的地址上興建一座小小的皇宮和堡壘。1561年,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將王宮從托萊多遷入于馬德里。雖然他沒有官方正式宣布遷都,但是事實上那時馬德里已是西班牙的首都。塞維利亞繼續(xù)控制西屬印度,但馬德里卻控制著塞維利亞。由于其特殊的地位而得到迅速的發(fā)展,成為往后西班牙殖民帝國的運籌中心?,F(xiàn)今馬德里與巴塞羅那并列為西班牙的兩大對外文化窗口,是擁有現(xiàn)代化設(shè)施的國際大都市。</p><p class="ql-block">馬德里的輝煌史僅始于卡斯蒂利亞王國建都,遠不如西班牙其他眾多城市久遠。但只有在馬德里的博物館里,才能看到西班牙各個時代的精華凝聚;也只有在馬德里的街巷中,才能感受到西班牙各個民族文化的交融。更不用說馬德里周圍遍布的古鎮(zhèn)鄉(xiāng)村,都在吸引著游人去尋幽覽勝。</p><p class="ql-block">?一下火車,導(dǎo)游讓我們上了巴士,立刻開始了一段馬德里市區(qū)觀光之旅。沿著格蘭維亞大街(Calle Gran Via),穿過歌劇院和科隆廣場,第一站就來參觀世界著名的普拉多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普拉多博物館(Museo del Prada)</p><p class="ql-block">?普拉多博物館建于18世紀(jì),被認(rèn)為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博物館之一,是收藏西班牙繪畫作品最全面、最權(quán)威的美術(shù)館。收藏有15-19世紀(jì)西班牙、佛蘭德和意大利的藝術(shù)珍品。尤其以西班牙畫家戈雅的作品最為豐富。<span style="font-size:18px;">因?普拉多博物館坐落在馬德里市內(nèi)普拉多大道,使冠以“普拉多”的名稱?!捌绽唷痹谖靼嘌勒Z中的意思是“沼澤”,是當(dāng)時這一處房產(chǎn)主人的名字,后來收歸國有后仍然保留了這個名字。</span></p><p class="ql-block">?普拉多的主體建筑,于18世紀(jì)末由建筑師胡安·德·比利亞努埃瓦按新古典主義風(fēng)格設(shè)計,原先作自然科學(xué)館用,以后幾經(jīng)滄桑,特別在法國入侵西班牙,拿破侖把他的兄弟安置在西班牙王位上之后,普拉多改作繪畫博物館,于1819年開幕。到了1868年伊莎貝拉二世在位時,收歸國有,改為博物館,成為國王收藏藝術(shù)品的地方。20世紀(jì)以來,普拉多不斷擴大和更新,現(xiàn)已成為西班牙陳列、展覽、報告會等活動的重要場所。</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有三個門,分別是西門、北門和南門,其中西門是正門。正門前有西班牙著名畫家委拉斯開茲手握畫筆的青銅坐像;北門是參觀入口,門前是戈雅的青銅立像;南門是參觀出口,門前是牟利羅的青銅立像。</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們是從北門入館的,</span>最多允許1800人同時在館內(nèi)。</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這塊用卡拉大理石雕刻出來的</span>薩拉戈薩保衛(wèi)戰(zhàn)</p><p class="ql-block">(1818-25年)被譽為“西班牙卡諾瓦”藝術(shù)家最重要的作品?!拔靼嘌揽ㄖZ瓦”指的是新古典主義雕塑大師安東尼奧·卡諾瓦。該群雕是在羅馬的圣天使城堡創(chuàng)作的,雕塑家因拒絕接受拿破侖的弟弟約瑟夫·波拿巴為西班牙國王而于1808年被囚禁于此。</p> <p class="ql-block">該雕塑描繪了半島戰(zhàn)爭期間法軍對薩拉戈薩城的圍攻(1808- 1814),一位老人在戰(zhàn)斗中受傷,由他的兒子保護。受到古典雕塑的啟發(fā),特別是在其構(gòu)圖上,它呈現(xiàn)出一個英雄的裸體并象征著戰(zhàn)爭的概念。</p> <p class="ql-block">普拉多博物館有100多間陳列室,二樓是博物館最重要的地方,最主要的藏品是繪畫作品,大約有8600幅,使普拉多博物館躋身于世界著名博物館行列之中。</p><p class="ql-block">?普拉多博物館是世界上藏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西班牙著名畫師</span>羅德里格斯德·席爾瓦·委拉斯開茲·迭戈和弗朗西斯科·何塞·德·戈雅·盧西恩特斯作品最多的博物館,也是藏有荷蘭畫家希羅尼穆斯·波希的作品最多的博物館,同時也藏有荷蘭、意大利、希臘等近20名著名歐洲大師的作品。此外還搜集了雕刻、素描、家具、錢幣、徽章,從壁毯到彩色鑲嵌玻璃窗的各種裝飾藝術(shù)品都是稀世珠寶。?</p><p class="ql-block">?但館內(nèi)陳列室都不允許拍照,我們在館內(nèi)參觀了兩個小時,其實要花上半天才能盡覽無遺。</p> <p class="ql-block">從普拉多博物館出來,乘旅游大巴駛向東方廣場。從普拉多大道轉(zhuǎn)向阿爾卡拉街,首先看到塞萬提斯學(xué)院(Instituto Cervantes)。塞萬提斯學(xué)院是西班牙于1991年創(chuàng)辦的非盈利性官方機構(gòu),以西班牙大文豪塞萬提斯的名字命名,其宗旨是推動全世界的西班牙語教學(xué),傳播西班牙語文化。目前這所學(xué)院已成為全世界的西班牙學(xué)習(xí)和研究學(xué)院。馬德里理工大學(xué)也是世界名牌大學(xué)。</p> <p class="ql-block">然后接著格蘭維亞大街(Calle Gran Via)。這條街上好熱鬧,街旁大廈林立,人潮涌動,商鋪一個接著一個,是一條充滿傳奇色彩的街道,如同紐約的第五大道,<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馬德里的心臟地帶,</span>仿佛是馬德里的主動脈。</p> <p class="ql-block">東方廣場(Plaza de Oriente)</p><p class="ql-block">?第二站我們在東方廣場附近下了車,來看一下馬德里王宮。東方廣場因位于王宮東面而得名,它是拿破侖的兄弟何塞波蘭巴一世下令修建的,于1844年完工。廣場有個美麗的花園,中心有一個噴泉和國王腓力四世騎馬佩劍銅像。</p> <p class="ql-block">?銅像西側(cè)則是著名的馬德里皇家歌劇院,這個歌劇院1818年就開始建筑,是為熱愛歌劇的伊莎貝爾二世女王所造。建筑工程歷經(jīng)幾次更改,于1850年開幕。此后的70多年歷史中,皇家劇院在歐洲大陸上一直占據(jù)頂級位置。</p> <p class="ql-block">從1868年開始,伊莎貝爾二世流亡之后,皇家歌劇院改名為國家歌劇院。1966年皇家劇院重新裝修又成為音樂廳,直到1977年被宣布為國家標(biāo)志性建筑。1997年,皇家劇院回復(fù)成為馬德里歌劇演出地,成為西班牙首都最豪華的歌劇院。</p> <p class="ql-block">廣場南北兩邊的行人道有二十尊歷代國王的雕像,很多人在此此公園休息。</p> <p class="ql-block">馬德里皇宮(Palace Real de Madrid)和阿穆德納大教堂(Almudena Cathedral)</p><p class="ql-block">??廣場東側(cè)這個正方形(每邊長180米)的巨大建筑則是馬德里王宮。9世<span style="font-size:18px;">紀(jì)時它是阿拉伯城堡,11世紀(jì)時為卡斯蒂利亞王國的軍事要塞。</span>1562<span style="font-size:18px;">年腓力二世定都馬德里后,在原是阿拉伯城堡的基礎(chǔ)建成王宮。1734年毀于大火,腓力五世立即下令重建。1738年正式奠基,1764年竣工,歷時26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馬德里皇宮是僅次于凡爾賽宮和維也納美泉宮的歐洲第三大皇宮。這座宏偉的宮殿外壁整個建筑由白色大理石砌成,氣魄雄偉,典雅壯觀,具有新古典風(fēng)格。宮廷內(nèi)部裝潢則是意大利風(fēng)格,殿內(nèi)富麗堂皇,擁有2700多個房間,藏有無數(shù)的金銀器皿和繪畫,瓷器、皮貨、壁毯、古家具等皇室用品,是歐洲最壯觀的建筑之一,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最精美的宮殿之一。既是一直使用的王宮,也是一座藝術(shù)寶庫。</span></p><p class="ql-block">?我們只在皇宮的這一側(cè)看了一下,沒有時間進宮參觀,也沒有到皇宮的另一側(cè)去看西班牙廣場,那個廣場中央也有一個噴泉和紀(jì)念碑,是為了紀(jì)念文藝復(fù)興時期著名的西班牙文學(xué)大師,《堂. 吉訶德》的作者塞萬提斯而立的。</p> <p class="ql-block">大巴送我們到酒店,吃了午餐稍作休息,又接著出來逛街。從酒店沿著科爾特斯街漫步向前,可以觀賞到最具本土歷史特色的遺跡。</p> <p class="ql-block">科爾特斯街(Cortes)</p> <p class="ql-block">大使街(Embajadores)</p> <p class="ql-block">太陽門廣場(Puerda del Sol)</p><p class="ql-block">?太陽門廣場是馬德里市中心的標(biāo)志性廣場,也是西班牙最繁忙的街區(qū)之一。得名于15世紀(jì)的一座朝向東方的舊城門,城門上面裝飾著太陽圖案,而且作為馬徳里的東大門,每天面向太陽升起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整個廣場乘半圓形有10條街道呈放射狀向外輻射,如同四射的陽光。廣場北邊的道路是通往著名的格蘭大道,西邊則是Callao商業(yè)區(qū),廣場南邊的小巷聚集著諸多的酒吧和咖啡館,都是馬德里當(dāng)?shù)靥厣瑑r格也很親民。廣場四周的商業(yè)店鋪鱗次櫛比,五光色色的櫥窗,琳瑯滿目的商品讓人目不覺暇。</p> <p class="ql-block">太陽門廣場曾經(jīng)是拿破侖軍隊入侵馬德里與市民對峙之處,現(xiàn)在則是重大游行集會和市民游客休閑娛樂的場所,無論白天黑夜,這里總是人潮擁擠,充滿活力。</p> <p class="ql-block">這是墻上廣場的標(biāo)記和西班牙公路的零公里起點,地面的銅牌標(biāo)記了西班牙所有公路的起點,吸引了無數(shù)游客來拍照打卡。</p> <p class="ql-block">廣場上裝飾了一棵巨大的綠色圣誕樹。</p> <p class="ql-block">廣場南側(cè)矗立著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三世的騎馬雕像,在18世紀(jì),這位國王對馬德里的基礎(chǔ)設(shè)施進行了一系列改善工作,推動了這座城市的現(xiàn)代化。</p> <p class="ql-block">?另一頭的白色母與子雕像,是白色瑪利(Mariblaca)的復(fù)制雕像,它的原始雕像被保存在市政廳。</p> <p class="ql-block">這座建于1766年至1768年的新古典風(fēng)格的宮殿式建筑是舊皇家郵政大樓,現(xiàn)在是馬德里自治區(qū)政府所在地。1866年該建筑增設(shè)了一座鐘樓,長期以來,這座大鐘的時間被西班牙人視為標(biāo)準(zhǔn)時間,每年的跨年之夜,成千上萬的人涌到這里,伴隨著12響鐘聲,吃下12顆葡萄,一起辭舊迎新。</p> <p class="ql-block">馬約爾廣場(Plaza Mayor)</p><p class="ql-block">?沿著Collao大街行走不到十分鐘即來到了馬約爾廣場,它也位于馬德里的繁華市中心,是一座由房屋環(huán)繞的矩行廣場,廣場中央聳立著西班牙國王菲利浦三世的雕像,這個廣場是他下令建造的,建于17世紀(jì)。</p> <p class="ql-block">馬約爾廣場見證了西班牙諸多歷史事件,比如斗牛、游行、宗教審判和死刑執(zhí)行,都曾這次這里上演。如今已經(jīng)成為人們休閑娛樂的熱門地點,廣場周圍有街頭藝術(shù)和露天餐廳,夜幕降臨時,馬約爾廣場的夜生活就開始了,這兒的酒吧、夜總會和音樂場所能讓你感受到西班牙人熱情奔放的氛圍。</p> <p class="ql-block">廣場中有一棵紅色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圣誕樹,廣場</span>周邊的住宅樓有237個面向廣場的陽臺,主要建筑為“面包房之家”,自建成至今一直行使行政功能。廣場上大吊車、推土機正在施工。</p> <p class="ql-block">馬德里宮(Madrid Palacio)</p> <p class="ql-block">馬德里宮前面的花壇</p> <p class="ql-block">又回到太陽門</p> <p class="ql-block">這次看到騎馬雕像的背后還有一座“熊吃草莓樹”的雕像,代表馬德里的市徽。</p> <p class="ql-block">夕陽把太陽門廣場周圍的建筑照的金碧輝煌,夜景下的游客仍是絡(luò)繹不絕。</p> <p class="ql-block">晚上八點,我們趕到國家藝術(shù)博物館看了畫展,其中也有畢加索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今天(11/21)在馬德里市自由行,從酒店乘出租車十分鐘就到了位于雷科萊托斯大道(Paseo de Reoletos),今天就準(zhǔn)備在這附近逛逛,這條街上有馬德里好些著名的廣場、博物館和藝術(shù)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國家圖書館和博物館(Biblioteca Y Museos Nacionales)</p><p class="ql-block">我們第一個要看的是馬德里國家圖書館。這??圖書館也稱皇家圖書館,現(xiàn)在又稱宮廷圖書館,是波旁王朝的產(chǎn)物。當(dāng)?shù)谝晃粐蹼枇ξ迨烙?700年來到西班牙時,他發(fā)現(xiàn)腓力四世有8000冊圖書收藏,于是腓力五世添了一些他從法國帶來的書,建立了這個皇家圖書館,即國家圖書館的核心收藏。</p> <p class="ql-block">室內(nèi)</p> <p class="ql-block">費爾南·戈麥斯維拉文化中心(Fernan Gomez Centro Culturai de la Villa)也在國家圖書館的邊上。</p> <p class="ql-block">哥倫布廣場(Plaza de Colon)</p><p class="ql-block">?從國家圖書館出來就是哥倫布廣場,廣場中間是哥倫布紀(jì)念碑,建于1885年,以紀(jì)念航海家哥倫布。他面向西方,那是他發(fā)現(xiàn)的新大陸的方向。右手握著當(dāng)時捐助他航海的卡斯蒂利亞王國的旗幟,旗下是地球儀,石柱下方的基座四面分別裝飾與哥倫布航海有關(guān)的浮雕。</p> <p class="ql-block">雷科萊托斯大道旁有這樣有趣的捐款箱</p> <p class="ql-block">西貝萊斯廣場(Plaza de Cibeles)</p><p class="ql-block">?西貝萊斯廣場建于卡洛斯三世,建筑師是安東尼奧. 帕拉西奧斯,雕塑家是弗朗西斯科.古鐵雷斯。廣場有一個大的圓形噴泉池,池子中心有一個大理石雕塑(Fuente de la Cibeles),該雕塑被認(rèn)為是馬德里城市的標(biāo)志,壯麗的噴泉描繪了莊嚴(yán)的豐收女神西貝萊斯乘著雙獅并轡的座騎場景,是紫色大理石雕刻的。</p><p class="ql-block">?西貝萊斯廣場不僅是馬德里的象征,也是馬德里皇家足球隊的精神支柱,球迷們將這??女神雕像視為保護神。每當(dāng)球隊獲得重大賽事的冠軍,這里便成為皇家馬德里例行慶祝巡游的必經(jīng)之處。所以也稱勝利女神廣場。</p> <p class="ql-block">西貝萊斯廣場地處阿爾卡拉大街和普拉多大道的交匯處,周圍都是新古典主義建筑群。廣場的東南方聳立著一座象似雄偉宮殿的建筑,這就是馬德里的郵政大樓,原稱西貝萊斯宮大樓。<span style="font-size:18px;">?這座氣派漂亮,有歷史感的建筑,外飾為全白大理石,樓頂有多組尖塔,主樓九層,融合新藝術(shù)主義和哥特式風(fēng)格,是當(dāng)?shù)刈钍芄婈P(guān)注的著名建筑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這座建筑由建筑師安東尼奧. 帕拉西奧斯建于1919年,當(dāng)時作為西班牙郵電總部。2007年西班牙郵電總部遷往他處,現(xiàn)在這里是馬德里市政廳,<span style="font-size:18px;">市政官員辦公的場所(</span>不開放)。開放的部分除了保留有郵局的功能外,大部分區(qū)域已經(jīng)被改建為馬德里的藝術(shù)中心。</p> <p class="ql-block">二樓中央大廳設(shè)有郵局和信息臺,可以在此領(lǐng)取免費登上中央塔樓到八樓觀景。整棟建筑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全是天然大理石建筑構(gòu)件與飾面,并有精工雕飾。</p> <p class="ql-block">四樓是藝術(shù)中心展示區(qū),有很多關(guān)于西貝萊斯宮歷史展的舊照片,記載了西貝萊斯廣場和周圍建筑的發(fā)展史。這是女王維達·德爾·阿拉西奧·西貝萊斯廣場雕塑。</p> <p class="ql-block">馬德里阿爾卡拉門(Puerta de Alcalá)</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阿爾卡拉之門矗立在市中心的獨立廣場(Plaza de Independencia),位于阿爾卡拉大街的起點。</span>阿爾卡拉之門是西班牙最為人熟知的建筑之一。這座由卡洛斯三世國王于1778年下令建造的壯麗建筑,不僅是馬德里城區(qū)的五個入口之一,更是為了慶祝王室到達首都,迎接軍隊勝利歸來的“凱旋門”。它以阿爾卡拉大街命名,象征著通過這座城門和這條路可以到達阿爾卡拉埃納雷斯堡。</p><p class="ql-block">?如今<span style="font-size:18px;">對馬德里市民和游客而言,阿爾卡拉大門這一馬德里最知名、最受歡迎的形象, 已經(jīng)成為城市的象征。</span>以此門為中心有四條放射線主干道環(huán)繞。向東與普拉多大道的交匯處則是西貝萊斯廣場。</p><p class="ql-block">阿爾卡拉大門是由弗朗西斯科·薩巴蒂尼負(fù)責(zé)建造,采用為花崗巖材料,高19.5米, 該建筑為新古典主義風(fēng)格,采用大型羅馬凱旋門的形式,有5個門洞,當(dāng)中3個是半圓拱門,內(nèi)有拱頂,側(cè)面的2個門為平拱門,是18世紀(jì)歐洲史無前例的建筑巨作。 </p><p class="ql-block">?面向我們的一面是門的正面,墻上均勻分布著四個天使,分別代表著明智、正義、勇敢和節(jié)德。這些天使不僅裝飾了門面,還寓意著馬德里的精神和價值觀。大門兩面的石頂碑都刻了"Rege Carolo III, anno MDCCLXXVIII"的字樣。中央拱門拱頂石上有獅子頭,兩側(cè)拱門上的有羊角,裝飾雕刻還有武器的徽章、三角門楣上的兵器、 孩童群像以及起雕刻在拱石上的兵器等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馬德里海軍博物館(Museo Naval de Madrid)</p><p class="ql-block">馬德里海軍博物館展示自十五世紀(jì)天主教雙王以來西班牙海軍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歷史。西班牙海軍曾經(jīng)是十分強大的無敵艦隊,為西班牙征服南美稱霸全球立下了不世功勛。博物館介紹了西班牙海軍的發(fā)展歷程,展現(xiàn)了西班牙登上世界海洋中心舞臺,并成為16至17世紀(jì)第一海洋強國的重要文化遺產(chǎn)。</span></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自1843年開館,至今已經(jīng)170年的歷史。藏品包括航海儀器、武器、地圖、繪畫、手稿、書籍、模型,油畫等,甚至還藏有最早的美洲地圖。最令人震驚的是?博物館藏有造船、造型藝術(shù)、槍炮武器、歷代科研工具、各類旗幟與標(biāo)志,種族志等諸多檔案實物和模型。</p> <p class="ql-block">以西貝萊斯廣場為界,這條大道以北是雷科萊托斯大道,以南就是普拉多大道了。我們沿著普拉多大道繼續(xù)向南走,?具有各種特色的建筑讓人目不暇接,現(xiàn)代建筑與文物古跡相映成輝,就如一次對不同歷史時期藝術(shù)風(fēng)格的探索。馬德里市內(nèi)有36個古代藝術(shù)博物館,100多個博物館,18家圖書館和100多個雕塑群。這些古跡也使馬德里成為一座真正的博物館型城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