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阿曼【下】秋日D雪 <b> 古代城堡與現(xiàn)代信仰的交融</b><div> <b>(2024.12.24-12.31)</b></div> 阿曼各地保存著1500多座古代城堡,有“中東的千堡之國”的美稱。散落在各地的城堡是歷史游走留下的印跡,是阿曼人引以為傲的文化遺產(chǎn)。在阿曼人的保護下,古堡至今仍然熠熠生輝! 經(jīng)過漫長的歷史變遷,阿曼留下了許多古樸而滄桑的城堡。這些城堡有的是為了防御敵人而建,有的則是統(tǒng)治者的居所。旅程車行途中隨時都會偶遇規(guī)模不同的城堡,大多位于山丘頂部。 阿蘭姆皇宮正門對面山上的城堡有點像長城的感覺 <b>米拉尼城堡</b>(mirani fort)<div> 我們游覽的第一個城堡是米拉尼城堡,與阿蘭姆皇宮后門隔著一條窄路,像衛(wèi)士一樣守護著皇宮。</div> 城堡下方清真寺的喚禮塔與城堡遙相呼應。 這個城堡是我們此行中游覽過的城堡里門票最貴的,里面并不大,猜測可能貴在有電梯,還是兩截分段的電梯。 米拉尼城堡矗立在阿曼灣的一座山頂上,在它周圍目光所及就有四個城堡。 從米拉尼城堡望向阿曼灣,有一個不知名的城堡。 與米拉尼城堡隔海相望的也有一個不知名的城堡。 <b>杰拉里城堡</b>(Jalali Castle)<div> 從米拉尼城堡望向皇宮,有一個與皇宮相連的城堡,應該就是與米拉尼城堡合稱為雙子城堡中的那個叫杰拉里的城堡。</div> 杰拉里城堡是葡萄牙人為“保衛(wèi)” 馬斯喀特海港安全所建。據(jù)說曾用作監(jiān)獄,現(xiàn)是皇家博物館。未見游人進去,猜測不能入內(nèi)游覽。 <b> 瞭望塔</b><div> 山頭上孤獨的瞭望塔,像長城的峰火臺,現(xiàn)在的作用就是觀景臺。</div> 在瞭望塔上看日落,觀夜景,也是不錯的選擇。 <b>尼茲瓦堡</b>(Nizwa Castle)<div> 這是在阿曼國家博物館里看到的尼茲瓦堡的縮微模型。</div><div> 該城堡于17世紀耗時 12 年所建,城堡高 24.5 米,直 徑 36.6 米,為中東地區(qū)最大圓頂城堡,站在城堡頂部可俯看尼茲瓦全城。</div> 城堡入口處對城堡內(nèi)部功能的介紹。<div> 尼茲瓦堡是迄今為止阿曼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城堡,也是阿拉伯半島最大的一座。樸素的外表下藏著奢華的內(nèi)在,城堡內(nèi)完善的排水系統(tǒng)和精巧隱蔽的機關(guān)陷阱展現(xiàn)了古尼日瓦人的聰明智慧。</div> 城堡外圍建筑 城堡在一片椰棗林包圍之中。 在每一層的不同角度看到的局部都很不一樣,這也許就是城堡的魅力所在。 城堡旁邊的清真寺也為城堡增色 這里真是打卡的絕佳位置 城堡內(nèi)四通八達 城堡內(nèi)的生活場所 圖中右下角既是緊急通道也是御敵的窗口,城堡內(nèi)部軍事區(qū)與生活區(qū)巧妙結(jié)合,堪稱阿曼古建筑的樣板。 厚厚的城墻包圍下是中東最大的圓形古堡 站在城堡上俯瞰整個尼茲瓦,感受城市的魅力。 日落時分,城堡更增添了一分神秘感。 城堡頂層的國旗迎風飄揚 <b> 巴赫拉堡</b>(Bahla Fort)<div> 阿曼最有氣勢的城堡,并認定為阿曼文明的開端。巴赫拉堡比尼茲瓦堡早建成兩三百年。曾經(jīng)的巴赫拉堡被修建在砂巖山丘之上,面朝開闊的大地,周圍都是椰樹,城堡的城墻綿延12公里,然而在風吹雨打日曬之下,巴赫拉堡風光不再,已經(jīng)坍塌的風塔曾經(jīng)還是巴赫拉的最高塔。1987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b></b></div> 這是在阿曼國家博物館里看到的巴赫拉堡模型,堡內(nèi)概況一目了然。 城堡內(nèi)結(jié)構(gòu)錯落有致 每一層的外觀和結(jié)構(gòu)均無類同 像迷宮一樣 從城堡內(nèi)往外看遠處,感覺到了長城。 城堡內(nèi)各種形式的樓梯連接著不同的功能區(qū)。 在城堡里游覽比較費腿 猜想這個樓梯的設計思路在于分流人群 貌似樓梯的排水裝置 窗口大小不一,規(guī)格各異,有利于從不同角度觀察情況。 天窗用以采光 城堡的外環(huán)境,周邊建筑的顏色與城堡極為相似。 <b>穆特拉堡(Muttrah Fort)</b><br> 這座城堡建在山丘上,俯瞰馬特拉港口,現(xiàn)在是網(wǎng)紅打卡點。到達頂部,你可以看到馬特拉港口和阿曼灣的壯麗景色。 城堡入口處的標志,我們游覽過的城堡中入口有這么大標志的僅此一個。 需要爬樓梯上去 網(wǎng)紅打卡點:S型濱海公路 這個城堡面積不大,游人不少,都是來看日落的。 日落時分,港灣和城市籠罩著一片金色。 看了這么多阿曼的城堡,總體感覺有點像中國的長城和地道的結(jié)合,是在地面上的以防御為主,兼具生活功能的綜合體。 ROZNA是一間古堡餐廳,我們慕名而來,品嘗駱駝肉。 餐廳內(nèi)布局也很有古堡的感覺 車行途中最多見的除了城堡就是清真寺 <b>蘇丹卡布斯大清真寺</b>簡稱為“大清真寺”,是世界第三大清真寺,是每一個到馬斯喀特的游客必到之地。大清真寺是一座現(xiàn)代化風格的建筑,主體建筑以米白色大理石為主,融合了伊斯蘭、阿拉伯及阿曼傳統(tǒng)建筑風格,是阿曼給人印象最深刻的宗教性建筑。<br> 大清真寺的建設由阿曼前蘇丹卡布斯?本?賽義德下令興建,以紀念其即位 30 周年。從1993年開始設計大賽,1995年選址完成開工建設。歷時六年零四個月。于 2001 年 5 月正式開放。該清真寺占地面積約 41.6 萬平方米,采用300,000噸印度砂巖建造。主伊斯蘭教禱告大廳為方形(外部尺寸74.4 x74.4米),可容納超過6,500名禮拜者,而女性伊斯蘭教禱告室可容納750名禮拜者。院子里可容納8,000名禮拜者。內(nèi)部庭院和通道有額外的空間,使得總禮拜者可達20000人。 主穹頂高度為五十米。周圍環(huán)繞著 5 座尖塔(象征伊斯蘭五大支柱)。 圓頂和主尖塔(91.5米)以及四個側(cè)翼尖塔(45.5米)是清真寺的主要特征。 整個建筑布滿了復雜華麗的幾何圖案。 主廳懸掛一盞14米高的鍍金枝形吊燈,鑲嵌 60 萬顆施華洛世奇水晶,重 8.5 噸。 多盞的水晶吊燈,極盡奢華。 墻壁和穹頂裝飾著幾何圖案、阿拉伯書法(《古蘭經(jīng)》經(jīng)文)及阿曼傳統(tǒng)花紋。 大清真寺內(nèi)部有著世界第二大手工編織地毯,由伊朗工匠耗時 4 年制成,面積達 4343 平方米,重 21 噸,采用 28 種天然染料和 17 億個結(jié)。 虔誠的禱告者 禱告大廳的窗戶 禱告大廳里的回廊 陽光灑在大理石地面上,干凈得像鏡子一樣。 建筑的外面是米白色的巖石,刻有一些阿拉伯文字,耐看、不張揚,細看又很精致。 蘇丹卡布斯大清真寺不僅是阿曼的宗教中心,更是一座藝術(shù)與工程的杰作,展現(xiàn)了伊斯蘭文明的深厚底蘊與現(xiàn)代創(chuàng)新,是到訪馬斯喀特和了解當?shù)匚幕豢慑e過的景點。 離開阿曼前的最后一晚,美麗的晚霞為我們送行。 <p class="ql-block">對阿曼這個小眾旅游目的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鏈接觀看本篇上集<a href="http://www.52010000.com.cn/5b2q4ggf"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探秘阿曼[上]</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