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山橋劉衛(wèi)國 <p class="ql-block"> 童年的時候,作為旁觀者,就從大人們的閑聊中得知,“磐山橋”上一個“尖”,那個找到是神仙。如此,磐山橋的神秘,便在童年的心靈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p><p class="ql-block"> 青年時期,為生活而奔波,多年憑著木工手藝,在外地討生活,曾經(jīng)有幸與磐山橋,有過二次親密的接觸。</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是從家里去麻塘溪口中學(xué)修教學(xué)樓,眾師傅擔(dān)著工具,挑著被褥,以及簡單的生活用品,一路艱辛,難以言表。等爬過茶山,走過水口,從彭家跨過小溪,越新哨,都是爬坡上階。行過一段山路,只見一個雞婆大的凼凼,四周五六座已經(jīng)有點年代的民居,錯落有致地呈現(xiàn)在眼前?;飪?nèi)有知情人士說∶“這里叫“哨上”,不要認(rèn)為這條山間小路,不起眼,可他是“湘黔古道”的必經(jīng)之路”。</p><p class="ql-block"> 他走向路旁的一口古井,只見他信手拈來井邊的竹舀,在那長滿水草,有幾條紅魚游弋,清澈見底的泉水里,舀了一竹舀水上來,往嘴邊一送,咕嚕咕嚕地吞食著。放回竹舀,只聽他說道∶“涼爽,舒服”。</p><p class="ql-block"> 爾后,他指著井后面的一座房子說∶“據(jù)人傳說,這座房子的屋場,過去是座衙門的所在。清朝末年,青坡里常有土匪出沒,磐山又是湘黔云貴川,官家商賈的必經(jīng)之地,為了確保道路暢通,政府特在這里設(shè)立了一個小衙門,專門保護來往客人的財產(chǎn)和人身安全。旁邊還有幾座民居,同時開辦了客棧,用來方便沿途旅客”。他還說道∶“翻過這座山,底下就是磐山橋了”。聽后不覺想到,此師傅如此博學(xué),真如民間所說∶“十個木匠,有九個是秀才肚子?!比欢f者無心,聽者有意。我心中卻懷有偷偷地竊喜,馬上就要看到追憶已久的磐山橋了。</p><p class="ql-block"> 大家歇息片刻后,告別了傳說中,子虛烏有的衙門和小店,繼續(xù)爬坡前行。當(dāng)行走到屋后的一個小山坳,一條小道急轉(zhuǎn)直下,雖然都鑲嵌著周圍特有的青石,因為下面溪水長流,水汽上升,致使?jié)駳廨^重,青石上都濕漉漉的,稍不注意,便會來個人仰馬翻,使人顏面掃地。</p><p class="ql-block"> 隨著蜿蜒曲折,七拐八彎,一米來寬山路的下行。陡峭的山坡上全是高大的混合林,無數(shù)只知了,在夏天炎熱的陽光下,藏在那濃密的樹枝上,似多聲部的合唱團,唱著歡快的歌謠。我們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地朝山腳下走去。垂直下行了將近二三百米的陡坡,耳旁的潺潺流水聲更大了,透過林子的空間,隱隱約約地可以看到磐山橋上的瓦片。</p><p class="ql-block"> 行至磐山橋前,我的確被這眼前的景象驚呆了,一橋飛馳,跨越在這崇山峻嶺高高的溪水之上,往下一看,橋面離水面竟有幾座房子那么高。再仔細(xì)一看,橋面寬丈許,長也僅四丈有余,橋面上的亭子,由四柱借瓜沖頂修建。兩旁都有高高的欄桿和冷板凳。因大家急著趕路,不得停留,只得匆匆而過,使我入寶山而空手歸,僅得驚鴻一瞥,心中遺憾之極。</p><p class="ql-block"> 我第二次與他相遇,就是當(dāng)年從溪口往家回走了。這一次我早有準(zhǔn)備,計劃著要和磐山橋來一次親密接觸。因為是夏天,我獨自一人,早晨四點多鐘,便披星戴月,從麻塘溪口出發(fā),走到麻塘塘里才見東方的曙光。</p><p class="ql-block"> 我一路行走在荒無人煙的林海中,時而爬坡,時而下階。等到過了抱羊界、田螺旋、老哨、走到磐山橋上時,還是下午二時多一點。</p><p class="ql-block"> 這一次,時間由自己來支配。我?guī)е胍C實心中二個謎團的疑問,慢慢尋找他的解釋答案。第一是想做一次“神仙”,尋找到磐山橋上這一個“尖”。我自認(rèn)為,自己從事的是木工業(yè),對建筑的榫卯結(jié)構(gòu)還是有所掌握。哪知在所有的柱子與房梁的結(jié)合處,他都是用“手板隼”,也叫“狗奔隼”的結(jié)構(gòu)來做成,如此結(jié)構(gòu),他根本就不需要爬齒尖來固定了。尋找良久,無功而返。只能自我安慰,這一個“尖”的所指,怕就是腳下石拱橋所用合攏的那個石頭尖了。</p><p class="ql-block"> 在做不成神仙以后,我便想證實心中的另一個謎團。就是小孩時聽大人們講,“站在磐山橋上潵尿,尿潵完了,剛開始時所潵的尿,還沒到溪水邊?!蹦菚r正年輕氣盛,腎功能也很強大,為了證實這一點,已經(jīng)半天不潵尿了。今天趁前后無人,特站立在橋中的廊柱之間,脫褲解扣,憋足了勁,兩眼直盯著橋下的方向,往橋底下潵尿。誰知尿還沒有潵完,最早的尿液就已經(jīng)落入溪水之中。謎團得到了證實,但心中卻留下了一個大大的失望。</p><p class="ql-block"> 兩次與磐山橋接觸,已經(jīng)過去快五十年了,雖然后來曾經(jīng)在麻塘學(xué)校工作過,因為已經(jīng)開通了班車,就是回家,再也沒走過這條湘黔古道了。然而,磐山橋那飄逸、峻險、一橋飛架懸空的身影,在記憶里的圖景,還是占有極重要的位置。</p><p class="ql-block"> 昨天,獲朋友李德勝、袁學(xué)龍相邀,特駕車重游磐山橋,我欣然前往。一路上,很多路段的“湘黔古道”,已經(jīng)變成了水泥硬化路。很多古老的民居,也被高大寬敞的小洋樓所取代。唯有從哨上下磐山橋的那一段“湘黔古道”,還忽隱忽現(xiàn)的深深地掩藏在樹木,樹葉和草叢間。</p><p class="ql-block"> 我們拄著從地上撿來的木棍,艱難地跋涉在這段人跡罕見的“湘黔古道”上。如不小心,腳底踩著青條石上的黃葉一滑,肯定會來個人仰馬翻,伴隨著的還有生命之憂。耳旁的流水聲越來越近,從權(quán)木叢中往下看,依稀可以看到磐山橋上,過去那黑灰色的瓦片,已經(jīng)蓋上煥然一新的黃色琉璃瓦。</p><p class="ql-block"> 倨立橋頭,雖然缺少了青年時那一種虔誠的膜拜與少有的激動。但他那一份獨特的險峻、飄逸、振翅欲飛,高高懸空的模樣,仍然是我感到震驚。。橋底怪石嶙峋,陡峭的峭壁的河岸,呈九十度直角,奔流不息,沖刷著滾滾浪花的溪水,都是自然界難得的美景。</p><p class="ql-block"> 惜別之時,雖余興未盡,但也只能忍痛割愛,踏上歸途。當(dāng)車行至水口街上,又獲得朋友之朋友盛情款待,酒醉飯飽之后,只得在此謝過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2.24.于大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