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開花的梔子花樹一棵樹 <p class="ql-block"> 十多年前我住在距江邊不遠的老房子里,江,當(dāng)然是指長江。除去嚴(yán)寒酷暑的天氣,大多數(shù)的下午我都去江邊走路,沒有遵照醫(yī)生的建議快步走,而是信馬由韁不徐不疾的走,像江流一樣從容不迫地向前。連走路都成了任務(wù),都有了條條框框的要求和標(biāo)準(zhǔn),人還活個什么勁!江邊非常適合走路,人少,地曠,景闊,既有動態(tài)的波浪又有輝煌的夕陽,還有習(xí)習(xí)的江風(fēng),爽爽的。常常眺望彼岸,視野開闊心胸也為之寬廣。網(wǎng)上說人的心胸是被委屈撐大的,我認(rèn)為應(yīng)該先用壯麗廣闊的風(fēng)景擴大了心胸,再用這樣的心胸去接納委屈。你意下如何呀?</p><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的江堤像城墻似的雄偉堅固,牢不可潰,任它風(fēng)浪高,城里自逍遙。有一段江堤的外圍朝向江的一面,緊挨著江堤有一道幾十米長的土坎,高1米多,寬2一3米不等,土坎上種了一溜十多棵梔子花樹,可以說是一道風(fēng)景線。樹高1.5米上下,樹冠面積與一張圓餐桌相當(dāng),稱得上是大樹了。到了春天,春風(fēng)拂幾下,不就百花盛開了嗎?憑著梔子花特有的濃香,這香氣一聚集,馭風(fēng)而行,飄到江南與金燦燦的菜花來一場芬芳的邂逅,豈不美哉。正常情形下是這樣的,但我們周邊的環(huán)境正常嗎?至少局部和某個時段是不正常的,如果我們覺得正常,那是我們見多不怪了。</p><p class="ql-block"> 我在江邊走路走了很多年。從來沒見過一朵開放的梔子花。何也?被那些捷手先摘了。那梔子花花骨朵剛成形,就被那么一些人敏銳的發(fā)現(xiàn)了及時的采去了。我多次特意登上土坎走近梔子花樹,緊貼著俯身細致觀察,偌大的花樹竟沒有一朵花苞。不幸的花樹呀,難道你和某個貧困生一樣生錯了地方?如果沒有外來的“掃蕩”,這棵花樹至少生發(fā)出幾十個花苞。有一次我親眼看到一對母子,在樹邊伸長胳膊于茂盛的樹葉叢中撥弄翻找。那兒子20來歲,母親四、五十歲,惡劣低下的品質(zhì)都是祖?zhèn)鞯难健?lt;/p><p class="ql-block"> 也許有人會問:“這小花苞掐回家干嘛呀?”干嘛呢?我們發(fā)揮一下想象,一是搞回去賣,恐怕賣不了幾個錢;二是擱家里用水養(yǎng)起來,等它綻放。實際上某個人不論掐了多少花苞回去,從物質(zhì)層面上看,收獲微乎其微。致使他們來摘花苞的動機不是為了發(fā)財,不是實際利益的獲得,不是娛樂好耍,而是一種心理需求,是為了滿足他們沾便宜的心理:“白撿個便宜,多好的事呀;凡正沒人管,不掐白不掐?!蔽掖_信他們在精神上獲得了極大的滿足和愉悅,</p><p class="ql-block"> 你們對這種“辣手摧花”的行為一定很氣憤,很鄙夷,我更多的是同情,他們的四肢可以輕易地登上那個土坎,但他們的精神卻邁不上那高一個層次的臺階。</p><p class="ql-block"> 打破砂鍋(紋)問到底,這問題的根子在那兒哩?當(dāng)然在教育,有什么樣的教育就有什么樣的人嘛。</p><p class="ql-block"> 2015.2.1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