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日記⑥東方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中英街</b></p> <p class="ql-block"> 已被列入深圳八景之一的<b>中英街,</b>在2025年的春節(jié)期間,女兒帶我們到此一游。</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街心的界碑石</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地處深圳沙頭角的一條短短的、僅有250米長的街道——</span><b style="font-size:18px;">“中英街”,</b><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僅讓人浮想聯(lián)翩!百年來就那樣硬生生的被隔離開來,能想像得來那是一種什么滋味!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得受凌辱呀!</span></p> <p class="ql-block"> 關于“中英街”,以前只是聽說過,而且有過多種的想象!當我今天踏上中英街的這一刻,感覺是再普通與平常不過了,和小縣城或者說一個古鎮(zhèn)上的街道并無兩樣。但它卻能喚醒人們對那段屈辱歷史的記憶!勿忘國恥,吾輩當自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日出沙頭,日懸海角】</p><p class="ql-block"> 如今,中英街不單是“深圳八景”之一,在2004年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街”,是廣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還被評為“深圳市十大新消費場景”中的深港融合特色場。</p> <p class="ql-block">? 在中英街的文化墻上看到有<b>“日出沙頭,月懸海角”</b>八個字。據(jù)說<b>“沙頭角”</b>的這個地名就出自于這句詩中。</p><p class="ql-block"> 說是清朝年代的一位官員來這里視察,當他登上梧桐山時,立即被眼前的景色所吸引,只見東方山海相連處,碧波粼粼,太陽剛從海平面冉冉升起,月亮還掛在西邊的海角,此時便雅興大發(fā),脫口吟出:<b>“日出沙頭,月懸海角”。</b><b style="color:rgb(237, 35, 8);">沙頭角</b><span style="color:rgb(1, 1, 1);">便</span>因此而得名。這里曾為海港和產(chǎn)鹽地,也曾通過火車,商旅云集,盛極一時。</p> <p class="ql-block"><b> 日出沙頭,月懸海角。</b>大概應該還有一層意思。是在這圓月的美妙夜晚,眺望著一輪明月,常常會激起了人們美好的憧憬與夢想!月圓之夜,不論家人遠在哪里,望著天上的一輪明月就可以遙寄相思。正是<b>“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中英街的警世鐘</p> <p class="ql-block"> 警世鐘的鑄造是為了銘記中英街從被割占到回歸的百年變遷,以及中華民族從屈辱走向崛起、復興的歷史進程。</p> <p class="ql-block"> 警世鐘的設計重量為1.55噸,象征英國殖民主義侵略和瓜分中國領土一個半世紀;鐘高1.842米,象征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的簽訂;鐘身上刻有“勿忘歷史”的銘文,提醒人們銘記歷史,勿忘國恥。</p> <p class="ql-block"> 中英街,位于廣東省深圳市鹽田區(qū)沙頭角街道與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北區(qū)交界處,背靠梧桐山,南臨大鵬灣。</p><p class="ql-block"> 中英街這塊陸地的形成,是由梧桐山流向大鵬灣的小河河床淤積成,原名“鷺鶿徑”,是深圳與香港唯一的陸地交界處。</p> <p class="ql-block"> 看到上圖的這道文化墻了吧,墻的外邊(那邊)就是香港。中英街實際很短又很窄,總長才有250米,寬約3—4米。只要你不是去購物的話,一個小時足夠你打個來回的。當然了,如果你要細細的去品味這條街上的一草一木,一店一鋪,更主要的是百年留下來的古跡,那就另當別論了。</p> <p class="ql-block"> 深圳香港各占一半,街心以“界碑石”為界,與香港一街相處。</p> <p class="ql-block"> 前些年,你如果要去“中英街”的話是需辦理通行證才能進入。現(xiàn)在拿身證就可以了,但是要提前預約。因為要每天的出入是有人數(shù)限制的。故“中英街”被稱作特區(qū)中的“特區(qū)”</p> <p class="ql-block"> 走在中英街的街道上,左看看,右眺眺,體味著這條數(shù)百年來曾歷經(jīng)過的滄桑變化!</p> <p class="ql-block"> 眺我這兩個外孫外孫女,不知向人家店鋪里的人在問詢什么?還是想賣人家店鋪里的食品什么的。</p> <p class="ql-block"> 再往前走就是大海了,我身后的這條山脈便叫梧桐山。</p> <p class="ql-block"> 中英街還有所歷史博物館,不過待我們逛完街再到來之后,人家博物館就關門了!看介紹說:館內(nèi)收藏有大量近現(xiàn)代歷史文物和民俗物品,能讓你充分了解中英街歷史文化。遺憾是這次看不了了!</p><p class="ql-block"> 中英街不僅是一個購物天堂,更是一個充滿人文內(nèi)涵的旅游勝地。</p> <p class="ql-block"> 看到這張照片上有一道墻,墻外的這座紅色的居地樓,就是香港的民宅。</p> <p class="ql-block">? 中英街上的這道文化墻,記錄了中英街的百年滄桑和中國改革開放的歷程。??</p> <p class="ql-block"> 這條街道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一街兩制”的現(xiàn)象而聞名,東側(cè)屬于深圳,西側(cè)屬于香港。中英街的文化墻詳細記錄了這條街道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內(nèi)涵。</p> <p class="ql-block"> 中英街街道中心的這棵榕樹已經(jīng)是130多歲了,那塊街中心的【界碑石】就立在了這棵榕樹的樹旁。</p> 沙頭角的海濱公園 <p class="ql-block"> 離中英街不遠處有個公園,公園叫什么名子都讓我給忘記了,在去中英街之前,我們還帶著兩個外孫在海邊玩了一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