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古城門木魚 <p class="ql-block">每到一處古城,我總要去看看古城的城門,這是我多年養(yǎng)成的習(xí)慣,這次初二到了南京旅游,去了南京的儀鳳門、玄湖門和中華門,由于時間緊迫漢中門沒去成,否則乘上地鐵1號線過去帶游一次。</p> <p class="ql-block">南京為六朝古都,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古城內(nèi)保存著不少名勝跡。在南京古城內(nèi)外城門共有23個,內(nèi)城門13個,外城門18個,內(nèi)城門有正陽門,是南京保衛(wèi)戰(zhàn)中最激烈、傷亡最大的城門,朝陽門、通濟門、聚寶門、三山門、石城門、清涼門、定淮門、儀鳳門、鐘阜門、太平門、金川門和神策門。</p><p class="ql-block">《儒林外史》中將十三座古城門編了順口溜:“三山聚寶臨通濟,正陽朝陽定太平,神策金川近鐘阜,儀鳳定淮清石城″。之于,外郭城的18座城門,無一留存,只有安德門、江東門、堯化門、雙橋門作為模糊的概括性地名,依然被南京市民頻頻使用。(地圖載于網(wǎng)上)</p> <p class="ql-block">玄武門,是南京明城墻后開的城門,原名豐潤門,位于神策門、解放門和太平門之間,因玄武湖而得名,在玄武湖的西門。玄武門開辟于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時任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端方奉旨舉辦南洋勸業(yè)會,為方便中外來賓游覽玄武湖,在這段城墻處開辟城門,端方調(diào)走后工程仍末完工。由次年繼任總督張人駿負責(zé),因張人駿籍貫河北省豐潤人,故命名為“豐潤門″。豐潤門的開辟,是玄武湖的一大轉(zhuǎn)變,成為近代的著名公園。</p> <p class="ql-block">1928年4月,國民政府將豐潤門易名為玄武門。1929年,時任中央研究院院長蔡元培先生應(yīng)邀題匾“玄武門″三個大字,沿用至今。1931年,玄武門由單孔券門改為三孔券門。2021年11月,南京明城墻(京城),作為“中國明清城墻″項目的牽頭城市,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chǎn)預(yù)備名單。</p> <p class="ql-block">參觀完玄武門,我又順便游覽一下玄武湖公園。聽保安介紹解放門和太平門都離這里不遠,本想去看看因要去南京站乘火車返回上海,只能放棄等下一次來南京再說。</p> <p class="ql-block">儀鳳門,又稱興中門,為南京明城墻京城十三座城門之一,位于南京鐘樓區(qū)下關(guān)獅子山麓和繡球山之間,坐東朝西,與鐘阜門不足一公里的地段項背而建,成龍鳳呈祥之形勝。</p><p class="ql-block">儀鳳門始建于明洪武年間,因取于鳳來儀之意,而命名為儀鳳門。儀鳳門為三孔城門,中間城門略大可通汽車,兩側(cè)略小通自行車及行人。在閱江樓南門上去就能看見獅子山城墻連接儀鳳門城樓,城樓為明朝宮式建筑風(fēng)格,蔚為壯觀!</p> <p class="ql-block">中華門,原稱聚寶門,是中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的城門。中華門位于南京城的正南,是明洪武年間在江寧府和建康府的南門舊址擴建而成,前后共歷時21年,城門的基礎(chǔ)為巨型基石,墻體由大塊的墻磚砌成,并用糯米汁石灰和桐油攪拌成黏合劑來加固,現(xiàn)在的中華門東西寬119米,南北長約128米,由四道券門貫通連通三道甕城。</p> <p class="ql-block">1931年(民國二十年),南京國民政府將聚寶門改名為中華門,在大門的東西兩側(cè)開辟為中華東門和西門。來往車輛只能從東門進入西門出來。中華門外是南京著名的秦淮河,護城河把中華門城墻緊緊包圍在里邊。明代著名文人黃姬水有首描述聚寶門當(dāng)年的繁華情景的詩:“</p><p class="ql-block">聚寶城門平旦開,傾都士女跳香臺。</p><p class="ql-block">夕陽官路游人散,競折花枝插鬢回″。</p> <p class="ql-block">中華門內(nèi)設(shè)置三道甕城,四道券門,呈“目″字形結(jié)楊,每道甕城都有門閘相接,甕城則由主樓城門和三道輔樓城門組成,各主樓內(nèi)部設(shè)有栓糟,供木栓緊閉城門所用。中華門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結(jié)構(gòu)最復(fù)雜的堡壘式甕城,被譽為“天下第一甕城″之稱。</p> <p class="ql-block">甕城分為二層,上下兩層共有十三個藏兵洞,東西兩邊步道也有十四個藏兵洞,共計二十七個。明朝戰(zhàn)時藏兵洞存放食物和供伏兵休息,現(xiàn)在的二樓幾個藏兵洞內(nèi)開辟成了博物館,供游客參觀游覽。</p> <p class="ql-block">甕城步道上二樓城墻,步道中間石階梯供將士上樓,兩邊斜坡為馬道,戰(zhàn)馬可牽到二樓。甕城城墻道路很寬,估計約四五輛汽車的平排寬度。站在城墻上眺望城外秦淮河上游船如織,遠處的大報恩寺塔一覽無余。</p><p class="ql-block">在南京十三座城門之中,有六座城門在甕城,如聚寶門(今中華門)、石城門(今漢西門)、三山門(今水西門)、神策門(今和平門)、正陽門(今光華門)、通濟門。其中中華門最壯觀,也是游客來南京打卡最多的城門,不愧為天下第一甕城。現(xiàn)代詩人贊道:“</p><p class="ql-block">漫步城樓風(fēng)面拂,建業(yè)升平一覽無。</p><p class="ql-block">六朝隕時墻戰(zhàn)火,中原陷刻壁新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