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市蜃樓啄木鳥——650301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多年前,癡迷和田玉戈壁料的我,有時會擠出時間去若羌三十六團的戈壁灘荒原撿玉。曾在一個將暮的黃昏,我站在米蘭河水泥大橋上縱覽四野八荒時,無意間竟看到了令人激動而震撼的一幕一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就在不遠處的東北方向,半空中突兀地浮現(xiàn)出了一座恢宏而巍峨的古城,不但清晰,而且保存完整,城門、城墻和城磚都歷歷在目。我知道,在那個方向,有一座歷史悠久的米蘭古城遺址。莫非我看到的就是米蘭古城?我怔怔地站在橋欄邊,久久地凝望著那座高大的古城,直到血色黃昏里渾圓的夕陽沉落,古城消失在了靄靄暮色中,我才依依不舍地收回了悵然的目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那一刻,我認定那就是米蘭古城的真實模樣,并且在心里暗暗贊嘆:保存多么完好的一座古城!其實那一天,純屬機緣巧合,我看到的并不是米蘭古城,而是與米蘭古城所在方位相差無幾的一個魔幻奇觀一一波詭云譎的海市蜃樓。只是當時我惘然,并不知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從此,米蘭古城就在我的心里深深的植了根,讓我萌生了一定要去實地踏看并要一探究竟的執(zhí)念與想法……</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那時在若羌阿爾金山北坡的山前洪積扇戈壁荒漠里,尋尋覓覓,尚能撿拾到一些戈壁料。在撿玉人的眼里,那就是昆侖的遺珍,大地的舍利。最為人們稱道的是瓦石峽的黃口,米蘭河流域的米蘭青,都是一些彌足珍貴的特色玉戈壁料。奔赴六百多公里,到了那里,我常常都要盤桓多日,有沒有收獲,都要逆著連綿的阿爾金山山影,衣褶里落滿沙塵,幾進幾出戈壁荒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二天,在三十六團團場的街上吃飯時,一直懷有根深蒂固的探古尋幽情結的我,向開飯館的當?shù)厝嗽儐柸ッ滋m古城的路徑。當我將自己在米蘭大橋上看到的米蘭古城一五一十的告訴了飯館老板,他的反應如同在聽天方夜譚,困惑而不解地看著我,還以為我是在癡人說夢。他遲疑了片刻后,不以為然地說:米蘭古城沒有對外開放。那里哪有什么城門、城墻和城磚?只有一些殘垣斷壁和土包包……沒有什么看頭。農(nóng)業(yè)學大寨那會兒,我們去那里拉土,有時還偶爾能撿到一半個銹跡斑斑的青銅箭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飯館老板口中的米蘭古城,與我收入眼底的,截然不同,有云泥之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這一生,看到過兩次海市蜃樓,且都與古城有關,都是在將暮未暮的黃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次是在十多年前的米蘭河大橋上,另一次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在庫爾勒至若羌的長途班車行駛的路上一一同車的一位回族老人指著荒原深處懸浮在低空中的一座古城,興奮而篤定地說:“看,羅布莊子?!闭卉嚾?,都將目光齊刷刷地投向了那座古城。那是一座高大而巍峨的古城,有紅磚砌筑的弧狀拱形城門,城墻有突出的馬面,排列整齊的垛堞……薈萃了固若金湯的古城堡所有的構筑要素,雄峙在荒煙殘照的荒原,氣勢恢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此后,每次乘車去若羌,我都如同尋夢一樣,透過車窗玻璃努力地尋找著曾出現(xiàn)過的那座古城,卻一無所獲一一好像從來不曾存在過。查資料,在那片土地上,并沒有有古城的記載。三十多年過去了,我思來想去,終于豁然,也終于釋然,莫非那也是傳說中的海市蜃樓?但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那個回族老人緣何要說那是羅布莊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羅布莊子是真實存在的,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是神秘的羅布人的最后家園。他們與世隔絕,逐水而居,是羅布荒原上的最后族裔,沒有人知道他們從哪里來?只知他們最后融入了維吾爾人的族群中。他們也是歷史學家考證那片秘境曾有族人生活的“活化石”?!八麄冭從緸橹?,結蘆為室,用蘆花充填衣被,用沙漠中的野麻織縫衣服?!碑斔麄円蛭烈吆蜕姝h(huán)境不斷惡化,不得不從老阿不旦遠走他鄉(xiāng),一部分人沿著河流遷至塔里木河的尾閭臺特瑪湖,最后在湖邊落腳,泛舟捕魚時,曾建起過一個新的阿不旦。當?shù)氐脑∶窬蛯⒘_布人遮風擋雨的簡陋村舍,稱作羅布莊子。但它并不是一座城堡。車上的回族老人所說的“羅布莊子”,與臺特瑪湖邊上羅布人建的羅布莊子相去甚遠,尚有上百公里之遙的距離。我一直記得那位回族老人的模樣一一他戴著象征回族身份的小白帽,有著紅潤的臉膛,頦下白須飄飄。</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海市蜃樓,目前比較理性和科學的解釋,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是空氣經(jīng)陽光照射曝曬后,上下層之間的密度有了較大變化與差異,在天地之間所形成的一種物理折射或全射現(xiàn)象。在云水淼淼帆影依依的大海,或峰巒疊嶂的云山霧海,人們多見神秘且如夢似幻的蓬萊仙境景象。千百年來,有關描寫海市蜃樓的文字和記載不計其數(shù),李白、蘇軾、蒙括等都曾留下過相關的傳世詩作和筆墨。蘇軾在他的長詩《登州海市》里寫道;“東方云??諒涂?,群仙出沒空明中。蕩搖浮世生萬象,豈有貝闕藏珠宮?!痹趶V袤空寂的戈壁沙漠荒原,只有長期從事野外作業(yè)或不畏山高路遠的探險人,才會有大概率有幸目睹到虛幻的海市蜃樓奇景的殊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直到今天,我仍困惑不已,在這片雄渾蒼涼的大地上,我兩次看到的海市蜃樓,為什么都是西域歷史上的古城模樣,而不是帶著中原色彩與古典風格的飛檐翹角的亭臺樓閣,或另一類華夏文化元素的建筑?一方水土,滋養(yǎng)一方文明,是否在冥冥之中,在遠去的更古老的歲月里,曾真的存在過我所見的古城?難道是在特定的時間段與環(huán)境里,它們穿越了時空,再次復出,變相重現(xiàn)在了人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有人說:海市蜃樓,是多緯度時空里的另一個平行世界。也有人說:科學的盡頭,是玄學。我想,他們說的是對未知世界的一種猜想。</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