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慈寺賞花周隆和 <p class="ql-block">年前,聽徒友說,天馬山凈慈寺的紅梅又開了。心想,要是雨過天晴的日子那該多好,經(jīng)查天氣預(yù)報,說是年前有小雨,于是靜候雨天。臘月二十七果然天陰有小雨,可惜無暇顧及,只好作罷。隨后,天氣晴朗,忙于上班,忙于過年,只好把“凈慈寺賞花”一事推遲到節(jié)后。</p><p class="ql-block">正月初六下午,天冷,昨天和上午下過小雨,下午本想到凈慈寺賞花,想著天陰,便放棄了,改期初七上午前往,可想著千米高山是一個結(jié)冰的溫度,應(yīng)該有美麗的霧凇,決定初七驅(qū)車前往未曾去過的紅尖山。初七上午九點左右,站在暖陽下,舉頭望向紅尖山方向,山巒是一片灰蒙蒙的,心想這時的紅尖山除了霧凇,沒有更好的景致,于是即時修改計劃,前往凈慈寺觀賞紅梅。</p><p class="ql-block">騎車來到原工業(yè)學(xué)校旁邊天馬山入口處,一輛接一輛小車堵在了道閘外面,說是公園里車多為患,出一輛才能進一輛,于是排隊的車輛越來越多。</p><p class="ql-block">我們一行三人徒步入園,邁著悠閑的腳步,沿著柏油山路蜿蜒向上。當上行到與棧道平行的山道時,受阻的小車出現(xiàn)在眼前,我們只好貼著馬路邊沿,從小車留出的縫隙中曲折向上。堵車是因為雙車道的馬路,停放的小車占據(jù)了一個車道,然后還要上下車交會,所以堵在了一起。</p><p class="ql-block">上到凈慈寺門前的大坪,車多人多,男女老少,熱鬧非凡,當看到大坪涼亭邊上盛開的粉紅色梅花時,頓覺春色襲人;當走到梅花樹下舉頭觀賞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在寒冷中傲立枝頭的串串紅梅剛剛過了盛花期,真是蛇年春來早。</p> 進入山門,拾級而上,便上到凈慈寺大門前的平地上,水泥路兩旁的粉紅色梅花夾道歡迎,雖然已過盛花時節(jié),但依然花滿枝頭、花枝招展,吸引一波又一波觀賞游人。瞧,身穿春節(jié)盛裝的男女老少,躲在花下,手捻花枝,臉上洋溢著春天燦爛的笑容,盡情擺拍。 進入凈慈寺大門,左邊是齋房,右邊是一排梅花,人來人往,熙熙攘攘,隨后上到天王殿。上到天王殿,梅花少了,但彌勒殿右側(cè)臺階邊上的滿樹粉紅色梅花,特別耀眼,走近一看,盛開的梅花和曼陀羅花交相輝映,還有曼陀羅寬厚的青綠葉子,透出濃濃的春意。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彌勒殿房頂</p> 繼續(xù)向上又是一段臺階,拾級而上,頭頂滿樹寒英,腳下落紅滿地,光影陸離,更有撒在金邊吊蘭上的粉紅色花瓣,流露出溫情與浪漫,真乃花開花謝正春時。<br>臺階盡頭,左邊是僧房,右邊是“大雄寶殿”,這時映入眼簾的是一株層層疊疊、金光閃閃的地涌金蓮和紫紅色的三角梅,頓覺紫氣東來。從鼓樓的側(cè)面進入,便來到大雄寶殿的大坪。來到大雄寶殿的大坪里,眼睛所及都是鮮艷奪目、五顏六色的菊花。<br>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地涌金蓮</p> 粉色花瓣綠色花蕾的、金黃色球狀的、青綠色絲狀花瓣的、紫紅色和青綠色相間花瓣的、粉白色花瓣金黃色花蕾的、淡紅色花瓣球狀的,還有小朵的粉色花瓣金黃色花蕾的、紫紅花瓣金黃花蕾的,等等,讓人目不暇接,嘖嘖稱贊!一飽眼福之余,甚感驚訝,秋天的菊花怎么開在了春天里!真是菊花斗艷鬧立春。 觀賞完千姿百態(tài)的菊花,繼續(xù)拾級而上,便上到大悲殿。大悲殿前面的圍墻上,一串串橘紅的鞭炮花,熱情似火,撲面而來,緊接著是紅色的多肉和淡雅的繡球花。<br>走著走著,不覺上到凈慈寺后山小門……難得一走,果不其然,一路春花,一寺春色。<br>(據(jù)介紹,龍巖天馬山凈慈寺種植紅梅已有30年的歷史,最早兩棵來自于連城中華山性海寺,種于凈慈寺山門前坪,現(xiàn)其中一棵樹枝伸展達50平米。經(jīng)過住持光良法師多年來嫁接種植,現(xiàn)有30棵修剪成型的紅梅,分布在凈慈寺前后400米長的景觀路邊,每逢春節(jié)前盛開,是龍巖市中心城區(qū)賞梅的最佳景點。從今年開始,紅梅盛開時節(jié),凈慈寺會選擇一天舉行紅梅文化節(jié),讓文人墨客前來觀賞后,留下一些詩詞聯(lián)賦,好的作品將存放寺院。)<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