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舊迎新在醴陵——陶瓷博物館Agnis <p class="ql-block">一早就聽說“千年瓷都”醴陵的大名,這次從老公老家瀏陽回花都時,我們就在醴陵停留了一天,探索這座瓷都的魅力。</p><p class="ql-block">清晨從瀏陽出發(fā),一個半小時就到了醴陵,我們先去了醴陵陶瓷博物館。還未下車時,幾棟高大雄偉的建筑就闖入眼簾。有的外墻貼著橙色的瓷片、有的則是白色的,造型或像大碗、或像花瓶,我們恍若進入了巨人國。這里是陶瓷谷,不僅有陶瓷博物館、還有美術館和酒店。</p> <p class="ql-block">打開之前免費預約得到的二維碼,我們進入陶瓷博物館。這里分三個館,一號館是一些文物,講述醴陵關于陶瓷的歷史;二號館里則是陳列著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精美瓷器;三號館閉門不開,無緣一見。</p> <p class="ql-block">一號館的文物陳列從新石器時代開始,到商周時期、再到戰(zhàn)國、漢代、唐朝……前期以陶器為主,但也不乏石器、銅器、銀器,甚至還有精美的金器。每一件展品,都仿佛訴說著歷史的故事。曾幾何時,也是一個個鮮活的人在制作它們、使用它們。</p> <p class="ql-block">隨著明清時期的兩次大移民,先進的瓷器生產技術在醴陵發(fā)展開來。這個時期的瓷器展品也豐富起來,尤其是各式各樣的花瓶,或濃艷脫俗或淡雅清麗,我舉著手機拍個不停,恨不得把它們全部打包帶回家。</p> <p class="ql-block">不得不一提的是醴陵特有的釉下五彩工藝。清光緒年間,湖南瓷業(yè)學堂和湖南瓷業(yè)制造公司成立后,研制出醴陵釉下五彩瓷燒制技藝。它色彩絢麗,能調配出豐富且過渡自然的色調,鮮艷柔和又清新明快;畫面借鑒國畫技法,線條流暢,無論是山水、花鳥還是人物題材,都盡顯中國傳統(tǒng)藝術神韻;其質感獨特,釉面晶瑩潤澤,瓷質細膩堅硬,玻璃質感強,觸感光滑,兼具觀賞與實用價值;而且顏料在釉層下與外界隔離,耐磨損、耐酸堿,不易褪色變色,可長久保存 。</p> <p class="ql-block">在三樓展廳的正中,有一個單獨的玻璃柜,展示著一座曲線圓潤優(yōu)美、瓷體輕薄透亮、畫面生動自然的扁豆雙禽鳳尾尊。正好有位講解員在為一群游客做解說,我們聽了一耳朵,原來它是鎮(zhèn)館之寶呀。后來一查才知道,1915年,扁豆雙禽鳳尾尊在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上一舉奪魁,獲得最高優(yōu)質金牌獎,被外國媒體譽為“東方陶瓷藝術的巔峰”,使醴陵陶瓷名揚四海,也讓古老的中國瓷器再次在世界舞臺上綻放光彩。</p> <p class="ql-block">從古老的藝術氛圍中回過神來,我們離開一號館,來到二號館。據(jù)介紹,新中國成立后,醴陵瓷業(yè)全面恢復生產,湖南省陶瓷研究所及八大瓷廠的成立,構建了科研、生產于一體的新體系,在吳壽祺等老一輩匠人的帶領下,培養(yǎng)了一批優(yōu)秀的瓷業(yè)藝人,釉下五彩工藝得以迅速恢復。此間,制瓷工藝不斷實現(xiàn)新突破,制瓷設備更新?lián)Q代,坯釉配方不斷改良,裝飾手法日益豐富,不僅在日用瓷、藝術瓷領域重鑄輝煌、行業(yè)領先,走向了“國瓷”之路,而且開拓了工業(yè)用瓷新領域,屢獲大獎。此時的醴陵瓷不但行銷國內,更是大量外銷出口。</p> <p class="ql-block">下圖是釉下五彩“瓶王”——“黃洋界”滿花開窗蒜頭瓶。</p><p class="ql-block">據(jù)介紹,釉下五彩“黃洋界”滿花開窗蒜頭瓶,系群力瓷廠于 1977年1月燒制,瓶高2.25米,最大直徑0.58米,重約85公斤,堪稱醴陵釉下五彩花瓶的“瓶王”。瓶上所繪畫面為井岡山黃洋界之景,氣勢磅礴,雄偉壯觀。該瓶是群力瓷廠當時向湖南省“工業(yè)學大慶”會議的報捷項目之一。同年4月,這種巨型花瓶還被送到廣州春季交易出口展覽會現(xiàn)場,剛一展出便引起轟動,廣受贊譽。</p><p class="ql-block">此瓶采用的是一次注漿整體成型的方法,技術難度極大。它的成功制作,不但體現(xiàn)了醋陵釉下彩制瓷工藝的高超,還體現(xiàn)了醴陵瓷業(yè)工人敢于挑戰(zhàn)極限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新中國的醴陵陶瓷不僅造型更豐富,用途也更多樣,除了花瓶,還有文房四寶、整套餐具、咖啡用具、酒具、茶具、擺件、瓷雕、瓷燈……有的小巧可愛、有的古靈精怪、有的端莊大氣、有的明艷大方、有的巧奪天工,令人嘆為觀止。</p> <p class="ql-block">從我不知克制地放了這么多瓷器的照片來看,我真是好愛這些展品,好愛這個博物館,也愛醴陵瓷業(yè)人的高超技藝。一路看下來,中華文明的脈絡通過陶瓷展現(xiàn)在眼前,如今,更是煥發(fā)出勃勃生機。</p><p class="ql-block">最近,無論是中美網民的小紅書對賬、還是deepseek的橫空出世、亦或是觀看這些精美絕倫的瓷器展品,都讓我涌出一種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傳承了五千年的血脈在此刻沸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