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在阿尼瑪卿雪山的懷抱一介山夫 <p class="ql-block"> 阿尼瑪卿,藏語意為“祖父大瑪神之山”,又稱瑪積雪山,位于青海省東南部,延伸至甘肅省南部邊境,為昆侖山脈東段中支。雪山呈西北—東南走向,長約200公里,寬60公里,海拔4000~5000米。主峰瑪卿崗日海拔6282米,終年積雪。</p><p class="ql-block"> 阿尼瑪卿,不僅巍峨壯觀,同時也是廣大藏民心中的一座神山,與西藏的岡仁波齊、云南的梅里雪山、玉樹的尕朵覺沃并稱為藏傳佛教四大神山。</p><p class="ql-block"> 對于酷愛青藏高原旅行的我來說,阿尼瑪卿則是繼梅里雪山、岡仁波齊之后到達的第三座神山。</p> <p class="ql-block"> 按照行程,從果洛州府所在地瑪沁縣城開車前往阿尼瑪卿雪山轉一圈,下午再返回瑪沁縣城,是相對比較輕松的一天。但是,清晨起床時,我一直在猶豫要不要去。因為頭一天中午在久治縣門堂鄉(xiāng)一個路邊店吃了一碗牛肉炒飯,弄壞了腸胃,折騰了一夜。自我感覺情況有點嚴重,擔心在路上出狀況,更擔心褻瀆了神山。出發(fā)前領隊兼司機勸我還是去,大不了在路上多停幾次車。于是,毅然決定隨隊出發(fā)。</p> <p class="ql-block"> 沿德馬高速(G0615)前行約四十多分鐘,阿尼瑪卿巍峨壯美的身影便呈現在前方,激動之情涌動于心頭,急忙撈出手機咔嚓幾張。</p> <p class="ql-block"> 不多久,從德馬高速公路下來沿著在建的347國道前行約一個小時,便到達了阿尼瑪卿轉山道的入口處。風景獨特,神圣壯美,停車打卡,稍作停留。</p> <p class="ql-block"> 轉山的路,岔道很多,而且路況較差,都是用碎右鋪墊的路面,只適合越野車行走,沿途沒有路標,也很少看到往來的行人和車輛,如果不是熟悉路線的本地司機,很難不走錯路。</p> <p class="ql-block"> 時近中午,天空不掛一絲云彩,藍得有點失真。阿尼瑪卿雄偉的身軀聳立在眼前,綿延起伏,在強烈的太陽照射下,白得耀眼。山風勁吹,在耳邊獵獵作響。雖時值八月盛夏,站在車外,不一會手臉就感覺到寒冷,手指也慢慢變得麻木,不聽指揮,只好時不時放進口袋捂一下。</p> <p class="ql-block"> 雪山腳下,是一片開闊而又荒涼的高原濕地,由于承接著雪山融化下來的雪水,遠遠看綠草如茵,生機盎然。走著走著,不時有一些水氹子出現在眼前,這些水氹子雖然不是很大,但就像是一顆顆藍色的寶石鑲嵌于雪山之下,賞心悅目,令人留連忘返。</p> <p class="ql-block"> 到了路餐的時間,決定繼續(xù)實施饑餓療法。在同伴們中餐的時間,一個人背上相機漫無目的地向雪山腳下走去,時而注目凝視神圣的雪山,感受它的壯美,時而環(huán)顧四周,欣賞雪域高原的空曠與壯美。除了身后的幾個同伴,見不到一個人影,甚至連一只飛鳥都沒有看到,只有山風吹過,在耳邊獵獵作響……</p> <p class="ql-block"> 此刻,在這天地之間,在這神圣的雪山腳下,只有自己渺小如同一只螻蟻,微不足道。放眼四顧,又覺得自己一個人獨享這份寧靜、神圣與壯美,實在過于奢侈。</p> <p class="ql-block"> 繼續(xù)向前走去,來到一個較大的水氹旁邊,碧水藍天,雪山巍峨,山風吹動著遍地的風馬旗翻飛起舞,發(fā)出振耳猶聾的聲響,這里應該就是虔誠的藏民們祭拜神山、祈禱平安的地方,一股神圣的感覺撲面而來……</p> <p class="ql-block"> 借著藏民們留下的一捧美麗花朵,對著雪山、碧水拍一張照片,表達對阿尼瑪卿神山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 午餐后,原計劃繼續(xù)驅車環(huán)雪山一圈。走了不多久,遇到因雪崩沖毀路面,溝壑交錯,不得不調頭返回。</p> <p class="ql-block"> 阿尼瑪卿的微笑,是在歡迎我們的到來么???</p> <p class="ql-block"> 因為時間尚早,在一處水面較大的地方我們再次停下來休息。藍天、白云、雪山、碧水,此景只應此地有,人間難得幾回見。干脆搬了一塊小石頭坐了下來,靜靜地欣賞眼前的美麗景色,任山風吹佛,看雪山之上云卷云舒……</p> <p class="ql-block"> 返回瑪沁縣城的路上,終于見到山溝的那邊走來一對藏民,在這壯闊的天地間竟然如此富有詩意。</p> <p class="ql-block"> 說來也怪,早上出發(fā)前還在猶豫要不要去,沒想到在海拔4500多米的地方,僅靠兩支葡萄糖維持,一天下來<span style="font-size:18px;">竟然安然無事!</span></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