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免费视频,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亚洲爆乳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动漫免费二区,被几个领导玩弄一晚上

外灘

胡國華

<p class="ql-block">2025年1月9日 周四 晴 1一9℃</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若論上海最吸引人的地方,非外灘莫屬。它位于上海市黃浦區(qū)黃浦江西岸,是魔都上海最核心的區(qū)域。作為一個在上海住了一陣子的外地人,到過多少次外灘,已經(jīng)記不清了。有時是路過,有時是陪家人親戚去觀光。不過,基本上沒怎么把外灘當(dāng)作一個景點(diǎn)仔細(xì)深入地游覽過,拍的照片也都分散在其他美篇當(dāng)中,頭腦中對外灘的印象也是碎片化的。這幾天特意又去了幾次外灘,拍了幾張照片并將其單獨(dú)成篇,以便保存對外灘的一個相對完整的記憶。</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b></p> <p class="ql-block">字下圖上</p> <p class="ql-block">外灘街景</p><p class="ql-block"><b>外灘原本是黃浦江邊的一片自然灘地,外灘這一名稱源于其地理位置?!巴狻笔窍鄬τ谏虾@峡h城而言的。老縣城在現(xiàn)在的人民路和中華路合圍區(qū)域內(nèi),上海本地人稱之為老城廂,著名的豫園和城隍廟就位于其中。當(dāng)時城內(nèi)的居民將縣城之外的黃浦江灘地叫做“外灘”。在上海開埠后,外國商行、銀行等機(jī)構(gòu)在外灘沿岸建設(shè)了大量建筑,這一名稱就逐漸被固定下來,成為這一臨江區(qū)域的名字。</b></p> <p class="ql-block">外灘街景</p><p class="ql-block"><b>一百五十多年前,當(dāng)殖民者們踏上上海這塊陌生的土地時,就看中了黃浦江的這片江灘。1840年以后,上海作為五個通商口岸之一,開始對外開放。1843年上海開埠,英國第一任駐滬領(lǐng)事巴富爾,看中了外灘一帶地方,劃定外灘在內(nèi)的800畝土地建立了英租界。1849年,法國殖民者也搶占外灘建立了法租界,自此到20世紀(jì)40年代初,外灘一直被英租界和法租界占據(jù),并分別被稱作“英租界外灘”和“法蘭西外灘”。</b></p> <p class="ql-block">外灘街景</p><p class="ql-block"><b>租界儼然是一個主權(quán)區(qū),西方列強(qiáng)以他們的方式經(jīng)營、管理、建設(shè)租界,外灘就成了租界最早建設(shè)和最繁華之地。從19世紀(jì)后期開始,許多外資和華資銀行在外灘建立,這里成了上海的“金融街”,又有“東方華爾街”之稱。于是,外灘成了一塊“風(fēng)水寶地”。在外灘擁有一塊土地,不僅是財富的象征,更是名譽(yù)的象征。商行、金融企業(yè)在外灘占有一席之地后,即大興土木,營建公司大樓。</b></p> <p class="ql-block">外灘街景</p><p class="ql-block"><b>外灘的建筑大多經(jīng)過三次或三次以上的重建,各國建筑師在這里大顯身手,使面積不算大的外灘集中了二十余幢不同時期、不同國家、不同風(fēng)格的建筑,故外灘又有“萬國建筑博覽”之稱。</b></p> <p class="ql-block"><b>如今,上海外灘萬國建筑群已成為上海的著名旅游景點(diǎn)之一,吸引著無數(shù)游客前來觀賞和打卡。</b></p> <p class="ql-block">黃浦江</p><p class="ql-block"><b>穿城而過的黃浦江,見證了上海滄桑巨變和蓬勃發(fā)展,見證了上海從一個小漁村發(fā)展成為國際大都市的百年歷程,也見證了外灘的發(fā)展與繁華。它是上海的母親河,是上海歷史和文化的象征。</b></p> <p class="ql-block">外灘觀光平臺</p><p class="ql-block"><b>外灘觀光平臺建造在黃浦江邊的防汛墻上,外灘有多長觀光平臺也有多長。它是觀賞外灘和黃浦江兩岸美景的理想地點(diǎn),游客可以欣賞到浦江兩岸的高樓大廈、歷史建筑以及夜景燈光秀。</b></p> <p class="ql-block"><b>全景模式拍的陸家嘴全景,雖說有點(diǎn)怪,還挺有意思的。</b></p> <p class="ql-block"><b>外灘觀光平臺看陸家嘴</b></p> <p class="ql-block">外灘觀光臺</p><p class="ql-block"><b>一直都想拍張外灘全景,可是在外灘觀光臺上是無法做到的。在沒有無人機(jī)的情況下,必須得找到一個位置較高的拍攝點(diǎn)。外灘的高樓很多,但有的是辦公樓,普通游客連門都進(jìn)不去,更別說爬上它的樓頂去拍照片了;有的則是咖啡廳酒吧之類的營業(yè)場所,進(jìn)去則需要消費(fèi),且價格死貴,即便是花錢上去了,也拍不到外灘全貌。</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真是皇天不負(fù)有心人,有個絕絕的外灘全景機(jī)位終于被我找到了!</b></p> <p class="ql-block">BFC導(dǎo)航覽圖</p><p class="ql-block"><b>沿中山東二路向南,過了新開河路不遠(yuǎn)就是BFC。外灘BFC,即外灘金融中心,是上海的一個地標(biāo)級商業(yè)綜合體,位于中山東二路600號。BFC范圍很大,面積達(dá)42萬平方米。主要建筑包含兩棟180米高的雙子塔樓和三座獨(dú)棟辦公樓,以及購物中心、藝術(shù)中心、酒店等。</b></p><p class="ql-block"><b>找到圖中紅框中的兩棟樓,南區(qū)商場五樓有樓頂花園,復(fù)星藝術(shù)中心四樓有大露臺。它們均可上去拍照并且完全免費(fèi)免約。</b></p> <p class="ql-block"><b>在上海許多地方都能見到的“I love shanghai”雕塑</b></p> <p class="ql-block">BFC復(fù)星藝術(shù)中心</p><p class="ql-block"><b>上露臺的電梯在大樓背面,進(jìn)了電梯直接上四樓。四樓是個咖啡廳,只要跟服務(wù)員打個招呼,就可以進(jìn)入露臺,人少,想怎么拍都行。這里一定是拍外灘全景最佳機(jī)位,沒有之一。</b></p> <p class="ql-block"><b>咖啡館門外有一個寬大的露臺,是外灘和陸家嘴的絕佳觀景臺,視野開闊,毫無遮擋。</b></p> <p class="ql-block">外灘全景</p><p class="ql-block"><b>外灘全貌一覽無余</b></p> <p class="ql-block">外灘全景</p><p class="ql-block"><b>浦江兩岸盡收眼底</b></p> <p class="ql-block">南區(qū)商場入口</p><p class="ql-block"><b>南區(qū)商場里有電梯上五樓,出了電梯就是一個很大的樓頂花園。</b></p> <p class="ql-block"><b>樓頂花園風(fēng)光</b></p> <p class="ql-block"><b>樓頂花園風(fēng)光</b></p> <p class="ql-block"><b>BFC南區(qū)商場樓頂花園視角</b></p> <p class="ql-block">中山東二路1號甲一一信號塔</p><p class="ql-block"><b>此塔原為洋涇浜氣象信號臺、外灘信號臺,初建于1883年,是亞太地區(qū)早的信號臺之一,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1907年建造。圓型塔高50米,頂部裝風(fēng)向儀。1993年外灘道路拓寬時,信號臺整體東南移位20余米。</b></p><p class="ql-block"><b>信號塔位于延安東路口,這里是中山東二路與中山東一路的分界點(diǎn)。從這里出發(fā),沿著中山東一路往北到蘇州河口的外白渡橋,距離約為1.5公里,這一段就是舉世聞名的外灘。外灘的官方名字叫“中山東一路”。</b></p><p class="ql-block"><b>延安東路口是外灘的起點(diǎn)和南端,從這里沿江往南直至南浦大橋是南外灘。</b></p> <p class="ql-block">陸家嘴濱江看外灘的萬國建筑群</p><p class="ql-block"><b>外灘萬國建筑群是指上海外灘矗立著的一片租界時期的建筑,是外灘建筑群的精華所在,也是上海的標(biāo)志建筑群。</b></p><p class="ql-block"><b>這些建筑大多建于20世紀(jì)初至20世紀(jì)30年代,由各國建筑師設(shè)計,融合了不同國家的建筑風(fēng)格和元素,如哥特式的尖頂、古希臘式的穹窿、巴洛克式的廊柱、西班牙式的陽臺等。外灘萬國建筑群是上海的歷史文化和美學(xué)價值的集中體現(xiàn)。</b></p><p class="ql-block"><b>舊上海租界或租界的繁華景象被人們稱為“十里洋場”,外灘便是十里洋場的起點(diǎn)。</b></p><p class="ql-block"><b>下面是外灘由南至北臨江建筑的一些簡單介紹。</b></p> <p class="ql-block">外灘1號亞細(xì)亞大樓</p><p class="ql-block"><b>該樓初建于1916年,樓齡109年。由英國麥邊洋行投資,馬海洋行設(shè)計,是當(dāng)時外灘上最高的一座建筑。因其門牌是中山東一路1號,又是外灘建筑群最南端的起點(diǎn),所以被稱為“外灘第一樓”。1917年,亞細(xì)亞火油公司購入此樓并將其命名為亞細(xì)亞大樓。上海解放后,該樓由上海市冶金設(shè)計院使用,因此又名“冶金設(shè)計院大樓”。目前仍習(xí)慣稱之為“亞細(xì)亞大樓”。</b></p> <p class="ql-block"><b>亞細(xì)亞大樓正門有四根愛奧尼克立柱,左右各兩根,內(nèi)門又有兩根小的立柱,左右各一根。門楣則以變形的巴洛克渦旋形圖案作裝飾,整體呈現(xiàn)出一種華麗、富貴的氣派。</b></p> <p class="ql-block"><b>大樓門庭</b></p> <p class="ql-block"><b>亞細(xì)亞大樓內(nèi)的天窗</b></p> <p class="ql-block">外灘2號上??倳髽?lt;/p><p class="ql-block"><b>?1864年建樓,最初為英國在滬僑民的俱樂部。1909年在原址建6層新樓,樓齡116年。 解放后改建為國際海員俱樂部。1971年改為東風(fēng)飯店。1989年12月上海的第一家肯德基餐廳就開在這里。現(xiàn)為希爾頓旗下的華爾道夫酒店。</b></p> <p class="ql-block"><b>2009年,華爾道夫酒店集團(tuán)購得大樓使用權(quán),并進(jìn)行徹底修復(fù),嚴(yán)格按照當(dāng)年的設(shè)計圖和歷史資料進(jìn)行還原。</b></p> <p class="ql-block"><b>室內(nèi)裝飾奢華而典雅。</b></p> <p class="ql-block"><b>富有情調(diào)的小樓梯</b></p> <p class="ql-block"><b>2~3層中部有6根愛奧尼柱式的石柱,柱身修長,柱身有條帶狀,柱頭上有卷起的旋渦狀,是“女性美”的象征,頂端各設(shè)置了巴洛克式的風(fēng)亭,細(xì)部雕刻細(xì)膩優(yōu)美。</b></p> <p class="ql-block"><b>普通游客可以推門而入并且允許拍攝。</b></p> <p class="ql-block">外灘3號友寧大樓 有利大樓</p><p class="ql-block"><b>?建成于1916年,樓齡109年。1922年重建1953年上海市民用建筑設(shè)計院租用讀樓1997年,新加坡佳通私人投資有限公司通過外灘房屋置換買下此樓產(chǎn)權(quán)。2004年改建為高檔購物消費(fèi)場所。</b></p><p class="ql-block"><b>其建筑風(fēng)格融合了新古典主義和新文藝復(fù)興風(fēng)格,三段式立面配以巴洛克式裝飾,簡約而優(yōu)雅。外灘3號不僅是上海的歷史建筑瑰寶,更是匯聚了美食、藝術(shù)、文化、音樂及時尚的優(yōu)雅社交及休閑場所。</b></p> <p class="ql-block">外灘5號日清大樓</p><p class="ql-block"><b>1921年日本人在外灘造樓,直到1925年峻工,樓齡100年??箲?zhàn)結(jié)東,中國政府接管了日清大樓,改為招商局辦公大樓。現(xiàn)在大樓東部的一、二樓為華夏銀行上海支行。三樓是景觀餐廳酒廊。</b></p><p class="ql-block"><b>其外觀為“日本近代西洋式”,各層房間高敞開闊,原來有兩部電梯,另有木梯直通六樓而至平頂。底三層裝飾比較簡明,而上面三層裝飾比較講究,有古典立柱和有浮雕圖案的窗框,凹凸感強(qiáng)。整個建筑立面均用花崗石貼砌,與外灘的其它建筑交相輝映。</b></p> <p class="ql-block">外灘6號中國通商銀行大樓</p><p class="ql-block"><b>樓齡128年。1897年5月,中國通商銀行在中山東一路6號開張,這也是中國的第一家銀行。1906年新建。1956年,中國通商銀行業(yè)務(wù)劃入中國人民銀行,這幢大樓交由長江輪船公司使用。 </b></p><p class="ql-block"><b>外墻采用花崗石貼面,擁有哥特式建筑風(fēng)格的三角造型,顯得莊嚴(yán)而古老。</b></p><p class="ql-block"><b>中國通商銀行大樓的建成,標(biāo)志著中國近代銀行業(yè)的開端,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b></p> <p class="ql-block"><b>中國通商銀行大樓內(nèi)部的旋梯設(shè)計獨(dú)特且優(yōu)雅。該旋梯為老式黑色烤漆材質(zhì),旋轉(zhuǎn)而上,給人一種莊重而復(fù)古的感覺。旋梯所在的區(qū)域通常也是拍照打卡的熱門地點(diǎn)。</b></p> <p class="ql-block"><b>旋梯中心的高大燈柱</b></p> <p class="ql-block"><b>窗外</b></p> <p class="ql-block">外灘8號旗昌洋行、 電報大樓、 泰國駐上海總領(lǐng)事館</p><p class="ql-block"><b>原是旗昌洋行的產(chǎn)業(yè),建成于1908年,樓齡117年。輪船招商局將它買下后,即歸屬下的大北電報公司使用。20世紀(jì)90年代,通過置換,泰國盤谷銀行獲得大樓使用權(quán)。泰國駐上海總領(lǐng)事館也設(shè)在三樓內(nèi)辦公。 </b></p> <p class="ql-block">外灘9號<b>旗昌洋行大樓、招商局大樓</b></p><p class="ql-block"><b>美國資本企業(yè)旗昌洋行于1846年將總部遷至此地。1877年,旗昌輪船公司,1901年,輪船招商局重建該樓,樓齡114年。后來成為招商局上海分公司,現(xiàn)在又成為夏姿上海旗艦店。 </b></p> <p class="ql-block">外灘12號<b>匯豐銀行大樓、 府大樓、上海市檔案館</b></p><p class="ql-block"><b>1923年建成匯豐銀行大樓,樓齡102年。當(dāng)時的造價為1000萬兩白銀,同時也是外灘占地最廣,體形最大的建筑。1955年匯豐撤出上海,上海市政府進(jìn)駐,1997年上海市政府遷移大樓后,上海浦東發(fā)展銀行租用該大樓。</b></p> <p class="ql-block">外灘13號<b>浦江海關(guān)大樓、上海海關(guān)</b></p><p class="ql-block"><b>1857年,外國人在此地建成一座關(guān)署。1925年重建, 樓齡100年,現(xiàn)使用單位為上海海關(guān)。上面有高大的鐘樓,是仿美國國會大廈的大鐘制造,在美國造好后運(yùn)到上海組裝,是亞洲第一大鐘,也是世界著名大鐘之一。 </b></p> <p class="ql-block">外灘14號<b>寶順洋行、 德華銀行、交通銀行大樓、 上海市總工會</b></p><p class="ql-block"><b>樓齡83年。19世紀(jì)下半葉,寶順經(jīng)營失敗被德華銀行買下。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jié)束以后,中國沒收德國在華財產(chǎn),1928年交通銀行也將總部遷到此處。1937年,交通銀行委托匈牙利建筑師鴻達(dá)重新設(shè)計大樓,并于1947年至1948年間重建為裝飾藝術(shù)風(fēng)格的六層大樓,這也是上海外灘建筑群中最后建成的一座。 1951年交通銀行總部遷回北京, 外灘14號則由上海市總工會進(jìn)駐至今。</b></p> <p class="ql-block">外灘15號<b>華俄道勝銀行大樓、國民黨中央銀行、上海航天局、上海外匯交易中心</b></p><p class="ql-block"><b>1902年由華俄道勝銀行出資建成,樓齡123年。至1928年,此樓成為中央銀行。 即國民黨中央銀行、上海航天局、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都先后在此辦公。現(xiàn)在這里是上海外匯交易中心。 </b></p> <p class="ql-block">外灘16號<b>臺灣銀行大樓、 招商銀行上海分行</b></p><p class="ql-block"><b>建于1924年,樓齡101年。為臺灣日治時期臺灣銀行在上海的辦公大樓?,F(xiàn)由招商銀行上海分行使用。</b></p> <p class="ql-block">外灘17號<b>友邦大廈、字林大樓</b></p><p class="ql-block"><b>由在中國出版的最有影響的英文報紙《字林西報》出資于1924年建成,樓齡101年。最主要的承租人是處于創(chuàng)業(yè)階段的美資友邦人壽保險公司。1951年大樓被接管。1996年,友邦人壽保險公司重返這座大樓,定名為友邦大廈。 </b></p> <p class="ql-block"><b>九江路口</b></p> <p class="ql-block">外灘18號<b>麥加利銀行大樓、 春江大樓</b></p><p class="ql-block"><b>此樓建于1923年,樓齡102年。原是英國渣打銀行駐中國的總部。1955大樓被接管,改名“春江大樓” 。2002年上海珩意房地產(chǎn)經(jīng)營有限公司以外灘18號的名義新裝亮相。2004年底,1、2樓的歐洲名牌精品店陸續(xù)開張。 </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外灘19號中央飯店、 匯中飯店</span></p><p class="ql-block"><b>現(xiàn)樓樓齡117年。原建筑始建于1854年,是當(dāng)時上海少有的西式高檔酒店,由香港上海飯店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造,也是外國人在上海建造的第一家?guī)Р惋嫷木频?。它初名為中央飯店,后來改名為匯中飯店。1906年,匯中飯店決定拆除舊樓,新樓于1908年竣工并對外開放。上海解放后,匯中飯店于1952年歇業(yè),并由其他單位租用。1965年,該建筑改建為和平飯店南樓。</b></p> <p class="ql-block">外灘20號沙遜大廈、 和平飯店</p><p class="ql-block"><b>?英籍猶太人沙遜1877年來上海買下外灘20號,1929年9月落成,樓齡96年。頂樓是沙遜自己的豪華住宅,現(xiàn)在要花上88888元才可在此住宿一晚。1952年,上海市政府接管該樓。1956年作為和平飯店開放。1965年原匯中飯店并入后, 分別稱為和平飯店北樓和南樓。</b></p> <p class="ql-block"><b>和平飯店南北樓之間的街道就是地球人都知道的南京路。</b></p> <p class="ql-block"><b>南京路與外灘成丁字形相交。通向外灘的馬路很多,但外地游客因不熟悉道路不知曉,只認(rèn)得南京路這一個口子。所以每天從傍晚開始,這里的游人便是摩肩接踵,人頭攢動。人們?yōu)蹉筱蟮爻彼銖倪@個口子涌向外灘觀光臺。完了后又烏泱泱地從這里各奔東西而散去。當(dāng)然離外灘最近的地鐵站是南京東路站也是形成這個景象的原因之一。</b></p> <p class="ql-block"><b>南京東路路口</b></p> <p class="ql-block">南京東路路口</p> <p class="ql-block"><b>下午四點(diǎn)左右,外灘觀光平臺上已經(jīng)是人聲鼎沸熱鬧非常了。</b></p> <p class="ql-block">矗立在外灘的陳毅雕像</p><p class="ql-block"><b>陳毅(1901-1972),四川樂至人。解放后第一任上海市長。</b></p> <p class="ql-block">外灘22號 太古洋行</p><p class="ql-block"><b>位于中山東二路22號,原太古洋行大樓,辦公樓。新瑞和洋行設(shè)計,魏清記營造廠承建。1906 年建,樓齡119年。折衷主義風(fēng)格。初建高4層。</b></p> <p class="ql-block">外灘23號<b>中國銀行大樓、 中國銀行上海分行</b></p><p class="ql-block"><b>建成于1937年,樓齡88年。 外灘眾多建筑中唯一一幢由中國人自己設(shè)計和建造的大樓。1936年10月10日宋子文主持大廈的奠基。1941年大樓成為汪偽儲備銀行的營業(yè)場,直到1946年,中國銀行遷入辦公。 </b></p> <p class="ql-block">外灘24號<b>橫濱正全銀行、上海市紡織工業(yè)局、工商銀行上海分行</b></p><p class="ql-block"><b>1924年建成,樓齡101年。該大樓原先是日本橫濱正金銀行在中國上海的分行大樓。1945年后,改作中央銀行行址,大樓也易名為中央大樓。1956年上海市紡織工業(yè)局遷入大樓辦公。 現(xiàn)為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 </b></p> <p class="ql-block">外灘26號<b>揚(yáng)子大樓、上海食品進(jìn)出口公司、 農(nóng)業(yè)銀行上海分行</b></p><p class="ql-block"><b>建成于1920年,樓齡105年。為楊子保險公司使用。1941年揚(yáng)子保險公司被日軍接管,抗戰(zhàn)發(fā)勝利后復(fù)業(yè)。1957年7月起由房管部門管,大樓改上海食品進(jìn)出口公司使用。 現(xiàn)為中國農(nóng)業(yè)銀行上海分行。 </b></p> <p class="ql-block">外灘27號<b>怡和洋行大樓、外貿(mào)大樓</b></p><p class="ql-block"><b>1922年11月落成,樓齡103年。原為怡和洋行大樓。 太平洋戰(zhàn)筍爆發(fā)后,怡和洋行被日本三井洋行接管,1946年恢復(fù)營業(yè)。1955年大樓被接管,以后由上海外貿(mào)管理局及下屬公司使圍, 故被稱作“外貿(mào)大樓”。</b></p> <p class="ql-block">外灘28號<b>格林郵船大樓、 上海人民廣播電臺、 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tuán)</b></p><p class="ql-block"><b>1922年落成,樓齡103年。7層鋼筋混凝士結(jié)構(gòu),另有2層地下室。建筑風(fēng)格采用英國新古典派文藝復(fù)興式。1950年起由房管部門管理。1951年3月,上海人民廣播電臺遷入該樓。 現(xiàn)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國使用。 </b></p> <p class="ql-block">外灘29號<b>東方匯理銀行大樓、 東方大樓、 光大銀行上海分行</b></p><p class="ql-block"><b>1911年到1914年在上海公共租界外灘29號建造大樓,樓齡111年。樓高21.6米, 但只有3層。1956年由上海市房管局管理,改名東友大樓,長期為上海市公安局交通處使用?,F(xiàn)由中國光大銀行上海分行使用。 </b></p> <p class="ql-block">外灘32號<b>半島酒店</b></p><p class="ql-block"><b>2009年建成開業(yè),樓齡16年。 它是香港上海大酒店集團(tuán)在中國大陸的旗艦酒店,上海半島酒店雄踞歷史悠久的外灘,直面黃浦江的潮起潮涌,是近幾十年來外灘第一座新落成的建筑物。 </b></p> <p class="ql-block">外灘33號英國總領(lǐng)事館</p><p class="ql-block"><b>建成于1873年,樓齡152年。是上海外灘建筑群中最古老的也是唯一一座19世紀(jì)建筑物。1884年,英國建造了一幢領(lǐng)事館官邸,1966年領(lǐng)事館關(guān)通,該大院成為上海市政府機(jī)關(guān)事務(wù)管理局用房。 </b></p><p class="ql-block"><b>外灘33號為英國總領(lǐng)事館和領(lǐng)事官邸兩座樓。</b></p> <p class="ql-block">原英國總領(lǐng)事館/總領(lǐng)事官邸</p><p class="ql-block"><b>1873年竣。英國文藝復(fù)興風(fēng)格,典型的外廊式。H型平面布局,清水磚外墻,底層中部有五孔券廊,2層為廊式內(nèi)陽臺,四坡屋面。</b></p><p class="ql-block"><b>總領(lǐng)事官邸建于1882年,磚木結(jié)構(gòu),建筑風(fēng)格與總領(lǐng)事館相近,底層采用券柱廊。 </b></p> <p class="ql-block"><b>外灘33號主樓采用了英國文藝復(fù)興風(fēng)格,立面設(shè)計經(jīng)典,屋頂為西式的四坡頂,但鋪設(shè)了中式的小青瓦,展現(xiàn)了英式風(fēng)情與中式韻味的交融。</b></p> <p class="ql-block"><b>領(lǐng)事官邸建筑屬維多利亞時期羅馬式風(fēng)格,建筑底層南側(cè)采用拱券柱廊,柱頭為精美的羅馬風(fēng)柱式,在外灘建筑中較為少見。</b></p> <p class="ql-block"><b>外灘33號不僅是兩座洋樓,更承載著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內(nèi)涵。它見證了上海的歷史變遷,是外灘建筑群中的重要組成部分。</b></p> <p class="ql-block">人民英雄紀(jì)念塔</p><p class="ql-block"><b>上海市人民英雄塔是為了紀(jì)念自1840年以來為解放上海而獻(xiàn)出生命的革命先烈而建成的紀(jì)念性建筑。</b></p><p class="ql-block"><b>該紀(jì)念塔的設(shè)計融合了中國建筑美學(xué),以三根擎天巨柱象征不朽的革命精神。下沉式廣場營造靜謐氛圍,環(huán)墻鐫刻歷史,浮雕再現(xiàn)先烈偉業(yè),激勵后人銘記歷史,傳承無畏精神。其開放時間為每日07:00至19:00。</b></p><p class="ql-block"><b>此外,紀(jì)念塔晚上的燈光是紅色的,寓意“紅色記憶”,同時也是點(diǎn)亮浦江夜景的起點(diǎn),象征著不忘初心、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的紅色精神,是上海值得一游的地標(biāo)性建筑。</b></p> <p class="ql-block"><b>蘇州河與黃浦江兩江交匯口</b></p> <p class="ql-block">外白渡橋</p><p class="ql-block"><b>外白渡橋位于中國上海市蘇州河匯入黃浦江口附近,連接黃浦區(qū)和虹口區(qū),南起黃浦區(qū)中山東一路與南蘇州路路口,北止于虹口區(qū)大名路與北蘇州路路口。</b></p> <p class="ql-block"><b>外白渡橋為簡支鋼桁架橋、全鋼結(jié)構(gòu)鉚接橋梁、不等高桁架結(jié)構(gòu)橋梁。三車道城市主干道。</b></p> <p class="ql-block"><b>第一代外白渡橋建于1856年,名為“威爾斯橋”,是座木橋。由英國人威爾斯等人建造,人行需交“過橋稅”,且只向華人收稅,上海居民憤起抗?fàn)幒笫忻襁^橋不再付錢,乃稱之為“白渡”??梢园锥傻臉蜻€有一座,即距此不遠(yuǎn)的如今的四川路橋。為了區(qū)分,將上面的那座橋稱“里白渡橋”,下游的威爾斯橋則叫做“外白渡橋”。</b></p> <p class="ql-block"><b>外白渡橋是外灘的北端終點(diǎn),過了橋的沿江平臺稱為北外灘。</b></p> <p class="ql-block">外灘夜景</p><p class="ql-block"><b>外灘夜景如夢如幻,霓虹與星輝共舞。黃浦江畔,摩天大樓的燈光閃爍,與古典建筑的輪廓交相輝映,共同編織出一幅迷人的畫卷。外灘的燈光璀璨奪目,猶如銀河傾瀉,映照著黃浦江的波光,美得令人心醉。魔都的夜極具繁華與浪漫,步外灘,仿佛置身于夢幻之中。</b></p> <p class="ql-block">外灘</p><p class="ql-block"><b>昔日十里洋場之起點(diǎn),今天魔幻之都的中心。</b></p> <p class="ql-block"><b>漫步在上海外灘,仿佛穿越了時空的長廊。那鱗次櫛比的萬國建筑群,每一棟都訴說著往昔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b>黃浦江畔,江水悠悠,承載著上海的繁華與滄桑。對岸的陸家嘴,現(xiàn)代化的高樓大廈直插云霄,與外灘的老建筑形成鮮明對比。從信號塔到外白渡橋,一路的風(fēng)景令人目不暇接。</b></p><p class="ql-block"><b>外灘的夜景更是迷人。華燈初上,建筑的輪廓被燈光勾勒得愈發(fā)清晰,江面上倒映著五彩斑斕的光影,如同夢幻般的畫卷。游船穿梭其間,汽笛聲聲,打破了夜的寧靜,卻又增添了幾分靈動。</b></p><p class="ql-block"><b>此次游覽外灘,讓我深刻感受到上海這座城市獨(dú)特的魅力。它融合了古典與現(xiàn)代、東方與西方,是歷史與未來的交匯點(diǎn)。外灘不僅是一處景點(diǎn),更是一部活生生的上海發(fā)展史,值得我們細(xì)細(xì)品味與回味。</b></p> <p class="ql-block"><b>一篇一書</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