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昌碩館藏精品折磨你 <h3>字畫八條屏(局部)</h3></br><h3>浙江省博物館藏</h3></br>吳昌碩(1844-1927),浙江安吉人,初名俊,后改名俊卿,字昌碩,又署倉石、蒼石等。常見者有倉碩、老蒼、老缶、苦鐵、石尊者,七十歲后又署大聾。他是我國近代杰出的藝術(shù)家,是公認(rèn)的上海書壇、畫壇、印壇的領(lǐng)袖,同時又是杭州西泠印社的首任社長。<h3>吳昌碩以畫寫意花卉著稱于世,可以說是繼徐渭、八大山人、石濤、趙之謙之后最著名的大寫意畫家。</h3></br><h3> <h3>吳昌碩的作品,筆力老辣雄強(qiáng),可以說是和他的書法氣息相通的。他自己曾經(jīng)說“我生平得力之處,在于能以作書之法作畫”。所謂書畫同源,書法通畫法,這在吳昌碩的作品中表現(xiàn)得尤為明顯。</h3></br><h3> 鼎盛圖軸<br></br>浙江省博物館藏浙江省博物館藏《鼎盛圖》軸,作于1902年,時年50歲,這是一件繪畫與青銅器全形拓相結(jié)合的作品。古銅器拓片斑駁醇厚的墨色,與吳昌碩古拙艷麗的花枝相得益彰,可謂傳統(tǒng)花卉題材繪畫中的一朵奇葩。<h3> 鐘馗圖軸(贈施石墨)<br></br>浙江省博物館藏鐘馗是吳昌碩人物畫中最重要的題材。浙江省博物館藏有鐘馗圖兩件。其一繪于光緒十九年(1893),時年49歲,自跋云:“美須如公,三百六十酒場中,何處不相逢,頭上烏紗,賜自天家,多少人看,多少夸,好文章?lián)Q來人前搖擺,卻不費一錢買?!? 醉鐘馗圖軸浙江省博物館藏在他的筆下,鐘馗的形象既反映出他對當(dāng)時“人少鬼多”世道的憤慨,也包含了某種對于社會正義的希冀。另一件《醉鐘馗圖軸》,為78歲時所作。畫面左側(cè)有行草書長題三列,通幅直下,下筆迅猛,有一種排山倒海之勢,很好地起到了襯托畫面氣勢的作用。<h3> 生日梅圖軸<br></br>浙江省博物館藏這幅作于吳昌碩八十二歲生日的墨梅圖,梅干蟠結(jié),一如“瘦龍凍蛟,蜿蜒紙上”,用筆沉著,下筆如鐵,力能扛鼎,體現(xiàn)他“是梅是篆了不問”的繪畫面貌。<strong>更多吳昌碩館藏作品欣賞</strong><h3> 水墨蘭石圖軸<br></br>浙江省博物館藏<h3> 蘭竹石圖軸<br></br>浙江省博物館藏 水墨風(fēng)竹圖軸浙江省博物館藏<h3> 設(shè)色牡丹圖軸<br></br>浙江省博物館藏 牡丹水仙圖軸浙江省博物館藏 <h3>字畫八條屏(局部)</h3></br><h3>浙江省博物館藏</h3></br> 峭壁紅桃圖軸浙江省博物館藏<h3> 壽桃圖軸<br></br>浙江省博物館藏 梅花蒲草圖軸浙江省博物館藏 葫蘆圖軸浙江省博物館藏<h3> 花果圖軸<br></br>浙江省博物館藏 <br></br>山茶花圖軸浙江省博物館藏<h3> 鳳仙花圖軸<br></br>浙江省博物館藏 亂石山松圖軸浙江省博物館藏 墨松圖軸浙江省博物館藏 石丈人圖軸浙江省博物館藏<h3> 墨梅圖軸(贈沈慈護(hù))<br></br>浙江省博物館藏<h3> 水墨歲朝圖軸<br></br>浙江省博物館藏<h3> 蘭花圖軸<br></br>浙江省博物館藏<h3> 設(shè)色菊花軸<br></br>浙江省博物館藏 紫藤圖軸浙江省博物館藏 珊瑚珠圖軸浙江省博物館藏 葡萄圖軸浙江省博物館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