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植物園川人.銘溪 <p class="ql-block"> 2025年1月9號上午7點半,我們團隊37人隨旅行社前往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植物園,50公里車程用時1小時。在園區(qū),我們跟隨導游用了兩個小時,沿西線游覽了萌生植物園、棕櫚園、奇花異卉園、熱氣球、名人名樹園等景區(qū)。通過游覽,學習生物知識,了解植物特性,看到奇妙現象,收獲思想感悟。</p> 萌生植物園 <p class="ql-block">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植物園建于1959年,占地面積1125公頃,收集栽種了13000多種世界珍惜植物,建有38個專業(yè)園區(qū)。</p> <p class="ql-block"> 首先進入萌生植物園,是收集和展示觀葉、觀花、地生和附生植物的專業(yè)園,收集和保存了來自世界熱帶雨林的600多種萌生植物。主要有熱帶蘭花,風梨科附生植物、蕨類植物、姜科植物等。這些植物有強大的根系和發(fā)達枝桿,能在惡劣條件下快速生長。生長特性是萌發(fā)新芽或通過根部長出新植條。</p> 棕櫚園 <p class="ql-block"> 棕櫚園建于1976年,占地面積140畝,收集種植來自世界各地的棕櫚品種400多種,分為貝葉棕亞科、檳榔亞科、鱗果藤亞科、水椰亞科、象牙椰亞科、蠟柳亞科六類。園內水熱光土與天然生長環(huán)境相似,非常有利于棕櫚類作物生長保存。</p> <p class="ql-block"> 園內眾多植物中,給人印象最深的是來自亞馬遜河流域的王蓮,葉片直徑可達2米,是葉片最大的植物,它的最大特點是有較大懸浮力和承載能力,可以承載70公斤的人在葉面上站立而不下沉,讓人佩服,讓人驚嘆!</p> 奇花異卉園 <p class="ql-block"> 在游覽奇花異卉園時,通聽導游講解,看標識牌介紹,觀察植物外形和動靜,重點了解<b>“六種奇花、一種奇草、兩個現象”。六種奇花:</b>紫花風鈴木,紫紅色的花朵,珍似風鈴;煙斗馬兜鈴,花冠淡綠色,布滿深紫色斑點;裴氏關木通,花朵較大,布滿黑色斑紋;金花茶,金色的山茶花,國家二級保護植物;五指山藍,花朵粉紅,小巧可愛。</p> <p class="ql-block"><b> “一種奇草”:跳舞草,</b>它的每片葉子由三片小葉子組成,中間葉子較大不會動,但旁邊的兩片小葉子會圍繞中間葉子作圓周運動,速度時快時慢,給人跳舞的感覺,故此得名“跳舞草”。</p> <p class="ql-block"><b> 兩種現象:“絞殺現象”,</b></p><p class="ql-block">絞殺榕樹依附在其它樹種外面生長,吸取被依附樹枝營養(yǎng)生長,致使彼依附樹種被絞殺而死。<b>“獨樹成林”現象,</b>榕樹不斷長出氣生根,從上往下生長進入地下長深長粗,一棵榕樹時長日久就會形成樹林。</p> 熱氣球 <p class="ql-block"> 熱氣球景區(qū)與眾不同,沒有栽種任何大型植物,只有大片四季常綠的草坪,地勢平坦開闊,視野很好。<b>“如此熱愛西雙版納”</b>八個大字格外醒目,很有情調。兩個顏色鮮艷的熱氣球作為承載工具,不斷將游人升載到空中觀景照相,游人尋求刺激,工作人員得到收入,互相成全,實現雙贏。</p> 名人名樹園 <p class="ql-block"> 名人名樹園,位于植物園中心地帶,占地55畝,完整保存著中央領導人等高層領導和名人視察園區(qū)時,親人栽種的名樹。我們看到了江澤民、李鵬、李瑞環(huán)等中央領導栽種的名樹,這些樹木現已長得枝繁葉茂、郁郁蔥蔥。它們是領導重視并踐行生態(tài)文明建設理念的代表,是重視科學研究的體現,是關心邊境人民生活和環(huán)境的表率!</p> 兩點感悟 <p class="ql-block"><b> 感悟一:對第一任植物園領導的敬佩。</b>著名植物學家蔡希陶1932年開始深入云南開展植物學考察,1938年參與云南農林植物研究所創(chuàng)建工作。1958年帶領一批青年學者創(chuàng)建西雙版納植物園并任園主任。他幾十年如一日的科學實踐,體現了很高的科學精神;在極其艱苦邊遠落后的條件下積極開拓科研領域,體現了頑強的獻身精神;植物園占地面積之大,收集物種之多,體現了高度的戰(zhàn)略眼光;取得成效之豐,影響之大,體現了崇高的敬業(yè)精神。</p> <p class="ql-block"><b> 感悟二:導游水平高、口才好、親和力強。</b>是一名中年女性,口才很好,經驗豐富,講話幽默。從早上發(fā)車開始便侃侃而談,講地方歷史,講傣族習俗,講安全知識,講植物園發(fā)展,講珍惜植物特點。講解內容全面,知識豐富,語言生動,語速抑揚頓挫。氣氛活躍,親和力強,讓我們在輕松愉快開心中完成游程,至今余味未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