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D11——-走進大英博物館夜華 <p class="ql-block">雨中大英博物館前門留影</p> <p class="ql-block">雨中大英博物館前門留影</p> <p class="ql-block">背后埃及獅子石像</p> <p class="ql-block">古希臘館海仙女神壇</p> <p class="ql-block">海仙女雕像</p> <p class="ql-block">維納斯</p> <p class="ql-block">復活島雕像,據(jù)說是最小的一個,4噸</p> <p class="ql-block">汝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是懷著一絲絲激動的心情走進博物館的,畢竟它太有名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倆訂了一個小團的中文講解,是我在小紅書上搜到的,看評價還不錯,于是就訂了一個三小時講解的團。講解團隊提前一天將我們當天所有團員拉了一個微信群,包括講解員和組織者在內(nèi)共十人。講解員提前在群里分享了第二天需要講解的文物的重要圖片和相關(guān)知識,并告知第二天的集合時間和地點以及注意事項。</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博物館如果沒有講解員,不諦于在里面漫無目的地瞎逛和白癡一樣地夢游。</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博物館十點鐘才開門,我倆早晨十點差五分于細雨中到達大門口,隊伍已經(jīng)排到了馬路上。</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開館后很快就進入了館里,他們把安檢分為兩個通道:無背包和有背包通道。實際上安檢一點也稱不上嚴格。比如我走的是無背包通道,我前面有一個十五六歲的男孩子就無阻礙地通過了,可能通過后才發(fā)現(xiàn)自己背著包,意識到不對放了下來,但也沒有人去注意到他。我們的講解員后來說,契約精神使得他們很相信你的承諾。比如安檢這件事,他們標注了一些東西你不能帶,問你有沒有違禁品,你說沒有,他們就相信你!</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博物館的大門非常像古希臘的神殿,粗大而高聳的圓柱氣勢雄偉。一進門就看到那個埃及石獅臥在明亮的透明棚頂之下。</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十點半講解員將大家集合之后,開場白是:世界上有三不問,比如男人的工資、女人的年齡和大英博物館文物的來歷。在概述了四大博物館的館藏數(shù)量之后,他帶領(lǐng)我們先從古希臘廳開始。</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古希臘廳和古埃及廳是兩個連在一起的高樓瓊宇的大廈。為什么是個大廈呢?因為那些展品太高了太大了!它們的燈光昏暗,將古希臘巨大而精美的雕塑籠罩在柔和的光線之下,也將古埃及巨大的雕像襯托得高大神秘!站在阿蒙霍特普三世巨大的石質(zhì)雕像下,我想,是不是所有進走這兩個館的人看到那些巨大而沉重的文物后,腦子里的第一個念頭都跟我一樣,就是:英國人太能搬東西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他們真的太能搬了!他們將一大塊一大塊古希臘古埃及的巨石浮雕、巨石雕像,分開,切割,然后再運回國內(nèi),組裝。在那個還沒有起重機的時代是怎么做到的?!</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這里,真的無法不驚嘆古希臘古埃及璀璨的文明!無法不仰慕他們輝煌的歲月!無法不感動浩瀚的人類文明穿越層層歷史的烽火滿目瘡痍地站在你我的面前!它們帶來的心靈的震撼真是無法描述!</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沒有來大英博物館前就聽說博物館有一層樓是中國的展品。實際上這可能是真的。因為來自中國的青銅、玉石、書畫、漆器等等占據(jù)了半個展廳,但瓷器卻被安放在另外一個展廳。</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拙劣的文字描繪不出今天看到的那些展品,它們無一不是獨特的,無一不是穿越了幾千年時光的隧道來到今天與你我相見。我無比感慨的是,在幾千年的旅程中,它們歷盡艱辛來到這里,帶著不完美的軀體,每一處殘缺,都訴說著人類文明的發(fā)展歷程,都伴隨著人類切齒痛恨的戰(zhàn)爭和相互渴望的貿(mào)易。殘酷戰(zhàn)爭和相互貿(mào)易帶來的不僅僅是死亡和金錢,還有民族大融合。在無數(shù)次毀滅和再生中,只有文物,它們幫助我們佐證我是誰、我從哪里來,它們也混淆了我是誰,我能去向哪里。</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當我們參觀中國館的時候,我看到了被溥儀送給英國的景泰藍罐子、盧芹齋帶到歐洲未能變賣而捐給英國的巨大的佛像……講解員說,中國的藏品肯定不止他們展出的這些。據(jù)說有兩萬三千多藏品,更多藏品被封存在地下的倉庫里得不到展出,而原因,也許他們自己無法道明。</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他列舉了一幅占據(jù)一整面墻的巨大的佛像畫。那是當年英軍在河北一個村莊收購的,也許十兩黃金,也許更多。當?shù)氐拇迕裼觅u出的錢購買糧食用來活命,而這幅畫被切割成十二幅后運回英國。其他的類似畫作,則在后來的戰(zhàn)火和歷次活動中不復存在!</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生存還是死亡,是個單選題!</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當然不能否認,不是所有的文物都是來歷光明的。大英博物館的藏品來自世界各地,這樣的館藏本身就書寫了英國的殖民史。或許這個民族,正因為對歷史無比熱愛,所以無論是搶劫、偷盜還是購買而得的珍品,他們都在盡力去保存!也正因為如此,在大不列顛大大小小的城市,在你走過的街道上,也遍布遺跡!</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講解員小潘有三句話我印象深刻。一是“你是曾經(jīng)的我,而我是現(xiàn)在的你”,而另一句貫穿始終:也許有一些文物充滿了污點,但它們?nèi)匀昏玻∵€有一句就是,英國人真的能搬!</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小潘三個小時的講解,真的很好,很好!相比較很多其他博物館,我想大英博物館的講解是最不擔心是否能抓住游覽者的注意力的,畢竟所有來到這里的外國文物的背后一定都有一個故事。但最難得是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將浩繁的文物擷取最美麗的精華呈送給游客。他的講解語速很快,畢竟只有快一點才能給予游客在知識上更多的認知。在古希臘館他主要是帶領(lǐng)我們欣賞希臘雕塑在線條和人物刻畫上的獨特表現(xiàn),舉了大量的例子說明這些獨特表現(xiàn)對后世哪些著名商品的設(shè)計帶來的深遠影響,如阿瑪尼古馳的包包、瑪薩拉蒂華夏銀行l(wèi)ogo的設(shè)計等等。他一再強調(diào)大英博物館文物的來源確實是有“原罪”的,但也克制地講述了大量毀于戰(zhàn)爭、狂妄、和極度自私的人手下的那些人類智慧的結(jié)晶。如遠古的只為留名青史的亞底米神廟的縱火以及現(xiàn)代塔利班的炸藥!他強調(diào)對文物的來源跟人性一樣是復雜的,沒有非黑即白的簡單判斷。例如從盧芹齋手中流失了大量的中國文物,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用于給孫中山募取革命經(jīng)費。</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拋開所有的成見,從唯心的角度來講,也許上帝選擇了大英博物館,讓他們來講述人類文明的進程,畢竟這里昭示的是全人類共同的文明!而大英博物館兩百年來(今年是建館兩百年)盡管很窮,卻堅持免費對世界開放,表達的不僅僅是一種信仰,還是對未來隱隱的擔憂!</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英博物館的中文講解分為兩小時和三小時,區(qū)別在于多出來的那一個小時多了中國瓷器館和木乃伊館。在木乃伊館看到橫七豎八的木乃伊棺木和尸體以及那具已經(jīng)沉睡了五千多年的青年人的僵尸,你無法不去思考生和死的意義——這也是這個館給予世人的啟示。</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寫點關(guān)于大英博物館后敘:</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古希臘和古埃及展廳一進入就讓人非常震撼!展品個體體量的巨大和數(shù)量的繁多都足以震撼心靈。穿梭其間,幾千年前人類的作品與自己毫無障礙近在咫尺。如果拉美西斯二世能夠呼吸,你一定可以伸手探近它的鼻子!我問過講解員小潘博物館不設(shè)置展品與游客之間的障礙嗎?同行的另一個游客也跟著我的問題說:是不是因為游客的素質(zhì)更高?!</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小潘說,其一,這些東西本身在露天的環(huán)境就已經(jīng)存在了幾千年,不需要弄個東西罩起來,也許會適得其反。其二,他們標明了禁止撫摸,他們就認為你們會遵從,這也是契約精神的體現(xiàn)。</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小潘在開場白里說過,大英博物館有800多萬件藏品,能展出的只是十分之一。即便是他這樣每天都進來參觀,要想看完所有藏品也得五十年。我跟女兒只看了古埃及、古希臘展廳、亞述展廳、蘇美爾地區(qū)的文明、中國展廳(中國瓷器和埃及木乃伊是單獨的展廳),然后心安理得地離開。</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等精疲力盡走出大英博物館,已</span>然華燈初上了?。ㄋ狞c半閉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