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shí)光印記 - 我的2024足跡(國外篇)徐國強(qiáng) <p class="ql-block"> 時(shí)光荏苒,歲月如梭。美篇<a href="http://www.52010000.com.cn/4zh5gu3s"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i> </i>時(shí)光印記 - 我的2023足跡(國內(nèi)篇)</a>與<a href="http://www.52010000.com.cn/4zh59h8k"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i> </i>時(shí)光印記 - 我的2023足跡(國外篇)</a>仿佛昨天剛剛完成,今天,又要開始撰寫2024年度的時(shí)光印記,不由地再次感嘆:Time is Flying!</p><p class="ql-block"> 與報(bào)復(fù)性出游的2023相比,我的2024足跡似乎少了不少,主要行程包括希臘及巴爾干半島和重游青甘大環(huán)線,以及上海周邊。巴爾干半島之旅印象深刻,希臘之旅不僅讓我領(lǐng)略了圣托里尼的迷人風(fēng)光,更沉浸式認(rèn)識和了解了古希臘的悠久歷史和璀璨文化;塞爾維亞、黑山和波黑巴爾干三國之行讓我找到了“瓦爾特”的足跡和“橋”的原型,更釋懷了我的南斯拉夫情節(jié)。</p><p class="ql-block"> 閑暇之余,翻開一年來所拍攝的照片,我選取99個具有代表性的瞬間,以《時(shí)光印記-我的2024足跡》國外篇的形式,留住美好的2024,迎接更美好的2025和蛇年的到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i>希 臘</i></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2024年4月</b></p> 圣托里尼 圣托里尼(Santorini),希臘大陸南端愛琴海上一月牙形火山島。在這里,有坐落于懸崖峭壁之間的白色洞穴般建筑群,一座座藍(lán)頂教堂點(diǎn)綴其間,在湛藍(lán)的愛琴海映襯下,盡顯圣托里尼的純真與浪漫。 <p class="ql-block">伊亞(Oia)小鎮(zhèn)。伊亞是第二大重鎮(zhèn),也是圣托里尼最熱的打卡地。伊亞有三個“最”,最迷人的藍(lán)白懸崖小屋,最漂亮的藍(lán)頂教堂和最浪漫的愛琴海日落。</p> 伊亞主教堂(Church of Panagia)廣場 在伊亞的網(wǎng)紅打卡點(diǎn)拍照留念。 <p class="ql-block">紅沙灘(Red Beach)上我的足跡。紅沙灘位于圣托里尼島的南部。海灘的沙子是由圣托里尼火山口周圍黑色和紅色粉狀火山巖組成,由其顏色而得名。</p> 卡馬利(Kamari)黑沙灘 海灘靠近圣托里尼機(jī)場,時(shí)不時(shí)會有客機(jī)從頭頂掠過。 阿科羅提利遺址(Akrotiri)。遺址位于圣島的南面,是古希臘克里特文明時(shí)期遺留下來的古跡,一度被學(xué)者認(rèn)為是消失了的亞特蘭蒂斯居民曾在此居住過的證據(jù),是圣托里尼最重要的歷史文化遺跡。 皮爾戈斯(Pyrgos)小鎮(zhèn)。皮爾戈斯小鎮(zhèn)位于圣托里尼的東海岸,19世紀(jì)早期,它曾是圣托里尼的首府。 <p class="ql-block">告別圣托里尼島之際,在圣島現(xiàn)首府費(fèi)拉(Fira)小鎮(zhèn)的海景酒店,一邊享用酒店特色早餐,一邊欣賞圣托里尼和愛琴海的美景。</p> “萬神之城”雅典 衛(wèi)城山門(Propylaea)。 衛(wèi)城山門圣道。 雅典衛(wèi)城最著名的帕特農(nóng)神廟(Parthenon Temple)。 雅典衛(wèi)城第二個著名的神廟是伊瑞克提翁神廟(Erechtheion)。這里是雅典娜女神和海神波塞東為爭做雅典保護(hù)神而斗智的地方。 伊瑞克提翁神廟最經(jīng)典的角度:6尊卡里亞特德的女性雕像柱(注:實(shí)為仿制品,真跡陳列在衛(wèi)城博物館內(nèi))。 <p class="ql-block">站在衛(wèi)城上,俯瞰雅典,環(huán)視衛(wèi)城。</p> 阿迪庫斯劇場。在古代的時(shí)候,每逢節(jié)日都會在這里舉行音樂會和表演劇。而在今天,許多國際知名樂團(tuán)和明星都曾在這里演出,包括柏林愛樂樂團(tuán),朗朗等等。特別是一年一度的雅典藝術(shù)節(jié),都選擇在這座古老的劇場里, 在帕特農(nóng)神廟前立照留存。 衛(wèi)城博物館(Acropolis Museum)。 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伊瑞克提翁神廟(Erechtheion)的女像柱真跡。 在“戰(zhàn)神阿瑞斯的石山”上眺望衛(wèi)城。 泛雅典娜體育場。1896年的第一屆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yùn)動會的舉辦地。 古希臘最早的圖書館 哈德良圖書館(Hadrian’s Library)。 雅典憲法廣場旁的希臘議會大廈。 雅典學(xué)院(Academy of Athens)。愛奧尼亞式柱子頂端各屹立的雕像是手持盾牌的智慧女神雅典娜。 位于雅典衛(wèi)城山下歷史街區(qū)普拉卡(Plaka)。 透過哈德良拱門看衛(wèi)城。 呂卡維多斯山(Mount Lycabettus,俗稱:狼山)上俯瞰雅典和衛(wèi)城。 衛(wèi)城下的管樂團(tuán)。 視頻記錄下現(xiàn)場的精彩演奏。 馬拉松鎮(zhèn) <p class="ql-block">馬拉松運(yùn)動的起源地馬拉松(Marathon)鎮(zhèn)上的馬拉松運(yùn)動博物館。</p> 馬拉松運(yùn)動博物館院內(nèi)馬拉松運(yùn)動員塑像。 阿拉霍瓦鎮(zhèn) 阿拉霍瓦(Arachova) “世界肚臍”德爾菲 <p class="ql-block">德爾斐博物館。德爾斐位于希臘中部?;沟貐^(qū)(Phocis)的帕納索斯(Parnassus)山脈中。早在公元前6世紀(jì),德爾斐就已經(jīng)成為了宗教中心和古希臘統(tǒng)一的象征。</p> 德爾斐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之一 :芬克斯(Sphinx)雕像。 阿波羅神廟遺址,也是德爾斐乃至希臘最重要的歷史建筑之一。阿波羅神廟曾以德爾斐神諭聞名于世,被視為神的中心。 ”世界之臍“前的朝拜者。圖片右側(cè)一塊饅頭狀的石頭被譽(yù)為地球的“肚臍”。 “天空之城”邁泰奧拉 卡蘭巴卡(Kalambaka)小鎮(zhèn) 峭壁禿石之上,屹立著一座座雄偉的建筑,懸浮在空中的修道院, 這就是希臘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chǎn):“天空之城”邁泰奧拉修道院。 “空中修道院”的代表:大邁泰奧拉修道院(Great Meteoron Monastery)。 濱海小城沃洛斯 沃洛斯(Volos)。沃洛斯是希臘一個現(xiàn)代的濱海小城,瀕愛琴海沃洛斯灣。 “石頭村”,全稱為馬克里尼撒( Makrinitsa,又譯馬克里尼察),坐落于距離沃洛斯(Volos)19公里的皮立翁山山腰之上。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i>塞爾維亞</i></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i>2024年5月</i></b></p> 貝爾格萊德 貝爾格萊德的“南京路”米哈伊諾大公(Mihailo)街。 南斯拉夫歷史博物館(Museum of Yugoslav History)中的鐵托墓。 南斯拉夫歷史博物館雕塑公園中的鐵托塑像。 博物館內(nèi)鐵托曾使用過的辦公桌椅和文件柜。 一臺面上,零散地?cái)[放著殘缺面孔的青銅雕塑,鐵托的半身雕塑位居其中。與一般政治家的塑像多是昂首揮手遠(yuǎn)眺不同,鐵托都是低頭沉思,顯得頗為獨(dú)特。 圣薩瓦大教堂(Church of Saint Sava)。 教堂里面寬敞明亮,金碧輝煌。 圣馬可教堂(Church of Saint Mark),建于1930年。 在塞爾維亞國會大廈前,立照留存。 北約轟炸遺址。1999年3月,由種族引起的科索沃戰(zhàn)爭(Kosovo War)導(dǎo)致北約對南聯(lián)盟發(fā)動了長達(dá)78天的轟炸。 中國駐前南大使館遺址前的烈士墓碑。北約轟炸期間,中國大使館被炸,三名中國記者邵云環(huán)、許杏虎和朱穎,炸傷數(shù)十人,造成大使館建筑的嚴(yán)重?fù)p毀。 卡萊梅格丹城堡(Kalemegdan Fortress)又稱:貝爾格萊德城堡。 在城堡上,俯瞰薩瓦河與多瑙河。 到此一游。 <p class="ql-block">2024年5月8日,恰逢習(xí)近平總書記來塞爾維亞訪問,榮幸地與習(xí)近平總書記在國外同城。圖為貝爾格萊德機(jī)場停機(jī)坪上停放著專機(jī)。</p> 澤蒙小鎮(zhèn) 澤蒙(Zemun)小鎮(zhèn),一個中歐風(fēng)格的小鎮(zhèn),屬于貝爾格萊德的澤蒙區(qū)。 澤蒙鎮(zhèn)上的戛爾朵什塔(Gardos Tower),建于1896年奧匈帝國的統(tǒng)治時(shí)期。 在戛爾朵什塔前立照留存。 德里納河屋 塞爾維亞網(wǎng)紅打卡點(diǎn):德里納河屋(Drina river house)。小木屋位于塞爾維亞巴依納巴什塔(Bajina Basta)鎮(zhèn)上的德里納河中。1968年,一些年輕人在河中的一塊巖石之上建造了這間小木屋,只是作為他們的游玩據(jù)點(diǎn)。而在其后的幾十年里,小木屋被六次沖毀,但是在這些年輕人的頑強(qiáng)斗志中又重建了六次。 因?yàn)椤秶业乩怼冯s志曾經(jīng)放出的河中小木屋圖片,由此,這座簡單的小木屋成為塞爾維亞的網(wǎng)紅打卡點(diǎn)。不僅如此,人們又賦予了它民族精神的內(nèi)涵,屢毀屢建的精神象征了塞爾維亞這個經(jīng)歷無數(shù)戰(zhàn)火又重生的國家精神。 彈孔紀(jì)念碑 彈孔紀(jì)念碑。紀(jì)念碑建于1977年至1979年,豎立在距離烏日策14公里的山脊上,為的是紀(jì)念在這里被德軍圍攻壯烈犧牲的烏日策游擊隊(duì)?wèi)?zhàn)士。彈孔紀(jì)念碑于1979年由南斯拉夫總統(tǒng)鐵托親自主持開幕 木頭城 木頭城(Drven Grad)。實(shí)際上,塞爾維亞知名導(dǎo)演埃米爾·庫斯圖里卡(Emir Kusturica)為了拍攝電影《生命是個奇跡》,在這里建立了這個小村莊,換句話講,這里是的埃米爾·庫斯圖里卡的”橫店“。 到此一游。 茲拉蒂博爾 茲拉蒂博爾(Zlatibor),塞爾維亞西部邊境一個小鎮(zhèn),靠近黑山共和國。 這里是塞爾維亞非常受歡迎的度假勝地和滑雪圣地,吸引著眾多游客來此游玩。 諾維薩德 諾維薩德(Novi Sad),塞爾維亞僅次于首都貝爾格萊德的第二大城市。 自由廣場(Trg Slobode)上的瑪利亞大教堂(Name of Mary Church)。 諾維薩德市政廳 諾維薩德的地標(biāo):彼德羅瓦拉丁要塞(Petrovaradin Fortress)。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i>黑 山</i></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i>2024年5月</i></b></p> 塔拉河大橋 前南斯拉夫電影《橋》的原型:塔拉河谷大橋( Tara Bridge)。 <p class="ql-block">塔拉河大橋南岸的南斯拉夫軍人雕像,傳說中的瓦爾特原型。</p> 黑湖 黑山杜米托爾國家公園中的黑湖(Black Lake)。 奧斯特洛修道院 奧斯特洛修道院(Monastery of Ostrog),坐落于黑山首都波德格里察以北40公里處的山上。 奧斯特洛修道院半山腰的馬賽克宗教壁畫。 圣斯特凡島 圣斯特凡島(Sveti Stefan)。在18世紀(jì)時(shí),這里只是一個小漁村。 1950年代,當(dāng)?shù)卣畬u上的居民遷出,改造成高檔度假酒店。它曾被無數(shù)旅游雜志所推薦,并上過《孤獨(dú)星球》的封面,也成為黑山網(wǎng)紅的打卡點(diǎn)。 布德瓦城 布德瓦新城 布德瓦最著名的標(biāo)志性景點(diǎn):芭蕾舞少女青銅雕塑(Statua Ballerina)。 以布德瓦老城(Budva Old Town)為背景,立照留存。? 科托爾古城 科托爾古城(Kotor Ancient Town)??仆袪枺?Kotor)古城坐落于陡峭的圣喬瓦尼山腳下,面對科托爾峽灣(Bay of Kotor),被認(rèn)為是亞得里亞海沿岸保存中世紀(jì)古城原貌最完整的城市之一,1979年被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chǎn)名錄。 在科托爾古城城門海之門前留影。 佩拉斯特 科托爾峽灣小鎮(zhèn)佩拉斯特(Perast)。 佩拉斯特的地標(biāo)性建筑佩拉斯特鐘樓。 佩拉斯特最著名的看點(diǎn)是“湖心雙島”,一座叫做圣喬治島(Sveti?or?i),另一座叫做圣母巖島(Our Lady of the Rocks)。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i>波 黑</i></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i>2024年5月</i></b></p> 莫斯塔爾 莫斯塔爾(Mostar),波黑共和國南部的一個小城。莫斯塔爾母親河內(nèi)雷特瓦河,由北向南將老城一分為二,也將莫斯塔爾分成兩個不同宗教信仰的居民區(qū)。莫斯塔爾橋西岸為信奉天主教的克羅地亞族,東岸是信奉伊斯蘭教穆斯林族。 它因這座擁有450多年歷史的莫斯塔爾石拱橋而命名,2005年,古橋及周邊的老城區(qū)被評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 在內(nèi)雷特瓦河畔,莫斯塔爾石拱橋下立照留存。 薩拉熱窩 薩拉熱窩(Sarajevo)著名的拉丁橋(Latin Bridge)。1914年6月28日,這里發(fā)生的薩拉熱窩暗殺事件,引發(fā)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 薩拉熱窩的標(biāo)志性建筑:格茲?胡色雷?貝格清真寺(Gazi Husrev-Beg Mosque),又稱薩拉熱窩大清真寺。 清真寺大門前奧斯曼式八邊形涼亭。 薩拉熱窩“耶穌圣心座堂”。 薩拉熱窩老城區(qū)巴什察爾希亞(Ba??ar?ija)。 薩拉熱窩老城的銅匠街,電影《瓦爾特保衛(wèi)薩拉熱窩》取景地之一。 薩拉熱窩舊市政廳。 科瓦奇墓園。1992年3月,波黑獨(dú)立爆發(fā)了波黑內(nèi)戰(zhàn),薩拉熱窩被圍困4年之久,期間有11541人在包圍戰(zhàn)中死亡,這里埋葬著遇難的戰(zhàn)士和市民。 黃堡(Yellow Fortress)。這里是薩拉熱窩的制高點(diǎn),也是最受旅行者歡迎的瞭望臺。 登上黃堡,視野豁然開朗,薩拉熱窩一覽無余。不過,波黑內(nèi)戰(zhàn),讓薩拉熱窩成為“一半城池、一半墓地”的殤城,眼前山坡上的景象不免讓人有些唏噓不已。 <p class="ql-block">站在黃堡俯瞰掃描薩拉熱窩!</p> 最后,我站在黃堡上,以夕陽下的薩拉熱窩為背景,感謝大家的支持與鼓勵,并祝朋友們蛇年大吉,平安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