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歲末寒濃,盼春歸期杰子 <p class="ql-block">在二十四節(jié)氣的周而復始中,小寒如期而至,宛如歲月的使者,悄然宣告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已進入一年中最為寒冷的階段。每年公歷1月5日至7日,作為第二十三個節(jié)氣的小寒,雖名字中帶著個“小”字,但其寒冷程度在北方地區(qū)常常甚于大寒,堪稱一年中最冷的時光。</p><p class="ql-block">“小寒”二字,簡約而詩意盎然,既精準地勾勒出了時節(jié)的寒冷特質,又承載著人們對溫暖春日的殷切期盼。寒,是這個時節(jié)的主宰,小寒的降臨,意味著寒冷將愈發(fā)持續(xù)而深沉。彼時,北風凜冽,呼嘯而過,大地被冰雪封印,萬物仿佛都陷入了一片寂靜的沉睡之中,默默等待著春天的喚醒。</p> <p class="ql-block">回溯古代,聰慧的人們將小寒劃分為三候,每一候皆對應著大自然獨特的奇妙現(xiàn)象。初候雁北鄉(xiāng),大雁敏銳地感知到陽氣的悄然回升,遂振翅北歸;二候鵲始巢,喜鵲忙碌地銜枝搭窩,為迎接嶄新的一年精心準備;三候雉始雊,雉雞歡快地鳴叫求偶,似乎在向世間宣告春天的腳步正緩緩臨近。這些自然現(xiàn)象的更迭變幻,宛如一部無聲的紀錄片,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與生命的律動節(jié)律。</p><p class="ql-block">小寒時節(jié),自然界的花卉綻放出別具一格的美麗景致。首候梅花傲雪綻放,凌霜而立,在枝頭綻放出點點嫣紅,宛如冬日里的璀璨星辰,成為一道令人陶醉的亮麗風景。梅花那高潔、堅韌的品性,自古以來便贏得了無數(shù)文人墨客的傾心贊頌。蘇軾曾揮毫寫道:“小寒初渡梅花嶺,萬壑千巖背人境。清遠聊為泛宅行,一夢分明墮鄉(xiāng)井。”吳藕汀亦賦詩贊曰:“眾卉欣榮非及時,漳州冷艷客來貽。小寒惟有梅花餃,未見梢頭春一枝?!边@些優(yōu)美的詩句,不僅生動地描繪了梅花的絕美風姿與傲然風骨,更深深寄托了詩人對春天的無限憧憬與向往之情。</p> <p class="ql-block">然而,小寒的寒冷并非千篇一律。我國地域遼闊,氣候豐富多樣,致使小寒與大寒的寒冷程度在不同地區(qū)呈現(xiàn)出明顯差異。通常而言,北方地區(qū)的小寒更為寒冷,這是由于小寒時節(jié)北方熱量散失遠大于吸收,氣溫持續(xù)走低;而南方地區(qū)則因冷空氣南下的影響,大寒時往往更為寒冷。但無論南北,小寒的到來都無疑標志著天氣已然進入一年中最為寒冷的時期。</p><p class="ql-block">在古代農耕社會,小寒是備受矚目的重要節(jié)氣。人們會依據(jù)小寒的氣候特點,精心安排各類農業(yè)生產活動。在黃河流域的農家,每至小寒,家家戶戶都會拿出“九九消寒圖”,以此來避寒養(yǎng)生。這幅雙鉤描紅書法作品上,書寫著“亭前垂柳珍重待春凰”九個繁體字,每個字皆為九劃,共計九九八十一劃。自冬至起,人們每日依筆畫順序填充一個筆畫,直至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完整的九九消寒圖方才大功告成。這不僅是一種別具趣味的倒數(shù)計時方法,更承載著人們對春天的深深期盼與美好祝福。</p><p class="ql-block">除了九九消寒圖,小寒時節(jié)各地還流傳著豐富多彩的習俗與活動。在北方地區(qū),人們會進入歇冬模式,首要任務便是全力做好菜窖、畜舍的保暖工作,以確保牲畜能夠安然度過寒冬。與此同時,人們還會選擇吃涮羊肉火鍋等美食來抵御寒冷。那熱氣騰騰的涮羊肉火鍋,不僅味道鮮美,令人垂涎欲滴,還能迅速為身體補充所需的熱量和營養(yǎng)。此外,北方的烤白薯、糖炒栗子等特色小吃也備受青睞,這些美食同樣具有極佳的御寒保暖功效。</p> <p class="ql-block">而在南方地區(qū),小寒時節(jié)的習俗更多地與農業(yè)生產緊密相連。人們會忙著進行油菜清溝、小麥追肥等農事活動,助力農作物抵御嚴寒。同時,南方地區(qū)還有吃糯米飯的傳統(tǒng)習俗。廣東民諺云:“小寒大寒無風自寒?!泵耖g普遍認為糯米的含糖量高于大米,食用后能夠快速補充能量,讓人全身暖意融融。故而,在小寒時節(jié),廣東地區(qū)的人們常常會在清晨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糯米飯,以此來驅散寒冷,溫暖身心。</p><p class="ql-block">除了具有地域特色的習俗之外,小寒時節(jié)還有一項全國性的重要民俗——吃臘八粥。盡管臘八粥通常在臘月初八達到食用的高潮,但大多數(shù)地區(qū)在小寒期間便已陸續(xù)開始品嘗。臘八粥由多種五谷雜糧精心熬制而成,具有調理脾胃、補中益氣、補氣養(yǎng)血、驅寒強身、生津止渴等諸多功效。在小寒時節(jié),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不僅能夠溫暖身體,抵御寒冷,還能滋補身體,為即將到來的春節(jié)做好充分的準備。</p> <p class="ql-block">隨著小寒的悄然降臨,濃濃的年味也漸漸彌漫開來。人們紛紛開始為春節(jié)精心籌備,寫春聯(lián)、剪窗花、買年畫、掛彩燈、備鞭炮等成為小寒期間必不可少的重要活動。這些籌備工作的有序進行,不僅為節(jié)日增添了濃厚的喜慶氛圍,更寄托了人們對新年的美好祝愿與殷切期盼。春聯(lián)上那一句句充滿希望與憧憬的話語,承載著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無限向往;窗花以其精美絕倫的圖案和寓意吉祥的內涵,為節(jié)日增添了一抹絢麗多彩的喜慶色彩;年畫則憑借其豐富多樣的內容和生動形象的畫面,展現(xiàn)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熱烈追求和美好憧憬;彩燈和鞭炮更是以其絢麗奪目的色彩和熱鬧非凡的聲響,為節(jié)日注入了無盡的歡樂和喜慶的氛圍。</p><p class="ql-block">在小寒時節(jié),人們還會采用一些傳統(tǒng)的養(yǎng)生方法來驅寒保暖、調養(yǎng)身體。其中,泡腳、艾灸等養(yǎng)生方式在小寒期間尤為受到人們的喜愛和推崇。泡腳能夠有效促進血液循環(huán),緩解身體疲勞,增強身體免疫力;艾灸則可以溫通經(jīng)絡、散寒除濕、調理氣血。這些養(yǎng)生方法的合理運用,不僅能夠幫助人們安然度過寒冷的冬天,還能為來年的身體健康打下堅實的基礎。</p> <p class="ql-block">此外,在小寒時節(jié),人們還會格外關注天氣變化,以便合理安排日常生活和出行計劃。由于小寒期間天氣寒冷干燥,極易引發(fā)呼吸道疾病和心腦血管疾病,因此人們需要特別注意保暖防寒,多喝水,適當進行鍛煉等保健措施。同時,在出行方面也要格外小心謹慎,避免在結冰的路面上行走或駕駛車輛等危險行為。</p><p class="ql-block">總而言之,小寒時節(jié)雖寒冷刺骨,但卻孕育著春天的希望與生機。在這個特殊的時節(jié)里,人們通過各種各樣的習俗和活動來抵御寒冷、調養(yǎng)身體、迎接新年的到來。這些豐富多彩的習俗和活動,不僅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文化生活,更傳承和弘揚了中華民族悠久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信在時代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中,小寒這個古老而又充滿魅力的節(jié)氣,必將煥發(fā)出更加絢爛奪目的光彩,為人們的生活增添更多的樂趣和深遠的意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