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歌善舞的傈僳族 怒江行(三)阿羅 <p class="ql-block">2024年11月30日的清晨,我們告別了梅里雪山腳下靜謐的飛來寺,便迫不及待地向著傈僳族最古老的村寨——同樂村出發(fā)。同樂村,這座位于云南維西傈僳族自治縣葉枝鎮(zhèn)境內(nèi)的村落,是全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的傈僳族古寨。</p> <p class="ql-block">當(dāng)同樂村漸入眼簾,我們透過車窗遠(yuǎn)遠(yuǎn)望去,百余棟木楞房從山腰延展到山頂,錯落有致、壯觀恢宏。這些擁有300年歷史的傈僳族傳統(tǒng)民居建筑群,于2019年被列為全國重點(diǎn)文物保護(hù)單位,它們是傈僳族歷史文化的見證者。</p> <p class="ql-block">踏入村口的廣場,一座塑像赫然入目,那是傈僳族音節(jié)文字的創(chuàng)造者——哇忍波。歷史上,傈僳族沒有自己的文字,只能口耳相傳、刻木記事。20世紀(jì)初,傈僳族青年旺忍波創(chuàng)制了共有1030個字的象形文字,這是傈僳族歷史上的第一種文字;為傈僳族打開了一扇通往文化傳承與交流的大門。</p> <p class="ql-block">此時,傈僳族婦女們熱情地捧上自家釀制的美酒,醇香濃郁,酒香撲鼻,盛情難卻之下,即便不會喝酒的我也欣然品嘗了一口,瞬間,沁人心脾的滋味在口中散開,溫暖無比。</p> <p class="ql-block">傈僳族人生性樸實(shí)爛漫,男女老幼皆喜愛跳“阿尺木刮”。阿尺木刮,意為“山羊的歌舞”,村民們常居于山中,善于攀崖過澗的山羊是他們生產(chǎn)生活中的親密伙伴。阿尺木刮的舞蹈動作和歌聲皆模仿山羊。<span style="font-size:18px;">這一獨(dú)特的舞蹈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span></p> <p class="ql-block">村民們熱情地拉著我們一同加入舞蹈的行列,那歡樂的氣氛瞬間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鞓吩瓉砜梢匀绱撕唵?,沒有絲毫的矯揉造作,只有最純粹的喜悅在空氣中彌漫。</p> <p class="ql-block">我們走進(jìn)了一戶傈僳族人家,與怒族相似,這里家家戶戶都有一個火爐。大家圍坐在火爐旁,一邊交談,一邊享受著火塘邊烤著的玉米、紅薯等土特產(chǎn)。村民質(zhì)樸的笑容和真誠的舉動,讓人感受到家的溫暖。</p> <p class="ql-block">我用相機(jī)一一定格了傈僳族人的燦爛笑容。</p> <p class="ql-block">小姑娘大大的眼睛,充滿了靈動與好奇。</p> <p class="ql-block">祖孫倆相依相伴的畫面,濃濃的親情,溢于言表。</p> <p class="ql-block">一家三代人其樂融融地生活在一起,傳承著傈僳族古老的文化與傳統(tǒng)。</p> <p class="ql-block">小女孩的媽媽,用她那溫柔的目光注視著孩子,守護(hù)著家庭的幸福。</p> <p class="ql-block">山里勞動歸來的婦女。</p> <p class="ql-block">原來今天是周六,不上學(xué)。兩個小女孩坐在家門口開心的玩耍。</p> <p class="ql-block">漫步同樂村的山間小道,蜿蜒曲折。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影,寧靜而美麗的鄉(xiāng)村景色讓人心曠神怡。</p> <p class="ql-block">寨子里還建起了阿尺木刮傳統(tǒng)展示館和演出廣場,為傳承和弘揚(yáng)傈僳族的傳統(tǒng)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平臺。</p> <p class="ql-block">走訪中,有村民告訴我,近年來,政府為山寨新修了水泥路,裝上了路燈,建起上了消防站保障著村民的安全,太陽能熱水器走進(jìn)了山寨,自來水也通到了每一戶人家?,F(xiàn)在的同樂村,文旅業(yè)蓬勃發(fā)展,成為了攝影和徒步愛好者的天堂,非遺民間歌舞阿尺木刮和國家文保重點(diǎn)單位的傈僳族民居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體驗(yàn)。<span style="font-size:18px;">傈僳族人美好快樂的生活都化作了一首首優(yōu)美的歌,一個個歡快的舞。祝愿同樂村越來越好!</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