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攝歐洲(22)挪威南部 克里斯蒂安桑 林德斯內(nèi)燈塔月亮 <p class="ql-block">位于挪威南端的克里斯蒂安桑是一座擁有6.4萬人口的港口城市,排行全國第五。盡管其早期歷史存在一些不確定性,但確切的歷史記錄可追溯至1614年,這一年國王克里斯汀夸特在建立奧斯陸(即克里斯蒂安尼亞)后,為紀念自己,著手建設了這座“夸特城”。選擇在這里建城,得益于其優(yōu)良的地理位置,斯吉耶加德群島和石島形成了理想的天然錨地。</p><p class="ql-block">如今,克里斯蒂安桑以其秀美的風光聞名,被譽為“南方之郡”,吸引著眾多游客前來參觀。這座城市還擁有天然的島嶼屏障,為旅游者提供了獨特的體驗。作為重要的經(jīng)濟中心,它是魚類加工的中心,工業(yè)方面主要涉及造船、木材加工、造紙以及有色金屬(如鈷、鎳和銅)的冶煉。值得一提的是,其港口全年不結冰,與丹麥的希茨哈爾之間有火車輪渡服務,便于貨物運輸,尤其是魚類和木材的轉(zhuǎn)運。</p><p class="ql-block">此外,東北方向設有水上飛機基地,這進一步增強了克里斯蒂安桑的交通便利性。綜合這些因素,克里斯蒂安桑不僅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個經(jīng)濟活躍、交通便利的現(xiàn)代化港口城市。</p> <p class="ql-block">建于1655年的林德斯內(nèi)斯燈塔是挪威最古老的燈塔,它坐落在挪威大陸的最南端——距離北角約2518公里。它靜靜的矗立在海岸上,伴著蔚藍色的海水,塔身白色與紅色相間的顏色非常醒目,形成了一道獨特的海岸風景。</p><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林德斯內(nèi)斯燈塔已經(jīng)被列為挪威國家燈塔博物館,此處舉辦了很多關于海運文化、燈塔的歷史和發(fā)展過程、以及其他相關的主題展覽。燈塔的地下大廳有一家電影院,幾個展覽室和一家咖啡廳。博物館中還有一家信息中心,一個小亭子,一家餐廳和一間畫廊。在不遠處游客還能看到一座二戰(zhàn)遺留下來的德國堡壘遺址,這座廢棄的堡壘就是通往燈塔小路的標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