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撈起一段歷史——紀錄片《里斯本丸沉沒》蕤の世界 <p class="ql-block">美篇名:蕤の世界</p><p class="ql-block">美篇號:2262347</p> <p class="ql-block">去年先在倫敦上演,今年9月在國內(nèi)上演的紀錄片——《里斯本丸沉沒》。這個周末我才在優(yōu)酷上看到。</p><p class="ql-block">導演方勵,估計大多數(shù)不知道他是何許人也?他就是為了吳天明導演遺作《百鳥朝鳳》票房下跪的那位,其實他是位電影投資人,本職工作是地理探測。</p> <p class="ql-block">2014年韓寒電影《后會無期》在東極島拍時,方勵是投資方,他到現(xiàn)場聽當?shù)卮迕裾f起有艘船沉沒在東極島,在2016年他開始挖掘那段歷史。</p><p class="ql-block">看過這部紀錄片后,現(xiàn)在想來《后會無期》片尾曲中“</p><p class="ql-block">當一艘船沉入海底</p><p class="ql-block">當一個人成了謎</p><p class="ql-block">你不知道他們?yōu)楹坞x去</p><p class="ql-block">那聲再見竟是他最后一句……”</p><p class="ql-block">韓寒作詞是有更深的含義。</p> <p class="ql-block">紀錄片不同于電影,像《決戰(zhàn)中途島》那樣成本太高。</p><p class="ql-block">此影片以方勵尋找沉沒在船上的后人以及日本外省事務局存的檔案為線索,敘述當時發(fā)生的事件。他輾轉(zhuǎn)英國、美國、加拿大、日本,好在找到了當年在船上的兩位已至耄耋之年的幸存者,還有一位當年本地參與營救的一位老者,還有給躲藏在不起眼的大石頭下沒被日本人再帶走的三名英國人送飯的老人。親歷者對歷史能準確還原。</p> <p class="ql-block">1942年10月日軍向英軍宣戰(zhàn)后,侵占香港的過程,將1816名英國戰(zhàn)俘運回日本作勞工,這些人大概都是20多歲。由于日軍違反《日內(nèi)瓦公約》未懸掛任何運送戰(zhàn)俘的旗幟或標志,在舟山東極島海域被美軍潛艇魚雷擊中。</p><p class="ql-block">船分三個倉,后半部分被擊中后灌水,眼看有沉沒的危險,日本人卻將船倉上方用木板封住,再用帆布遮蓋,人有求生的本能,幾個倉內(nèi)的人們用摩斯密碼敲擊船倉,相互通氣,其中一倉有人爬上舷梯用餐刀割破了帆布,開始爬上船甲,最先爬出來的被日本人擊斃,爬出的人多了,日本兵也管不了了,眼看船要沉下去,日本人先將自己的700多名官兵分批救走,英國戰(zhàn)俘只能跳海自救,有被淹死,當時中國漁民積極參與營救,救出了384名,其中三人隱藏在海邊一處,后來輾轉(zhuǎn)到重慶英國大使館后回國,其余的又被押往日本。沒跳出船的隨著船沉沒在30米的海水下,大概有800多名。</p> <p class="ql-block">通過后人的對話,有幾段很感人的故事。我用了好幾張紙巾,眼淚不由自主的溢出,失去親人的痛苦感不分國界存在。</p><p class="ql-block">其中有位女兒說,她父親戰(zhàn)時走之前,她媽媽去車站送別,她只有三周大,被媽媽提在手提籃里,和父親唯一的合照就是在車站送別時,她媽媽一直給她講爸爸會回來的。</p><p class="ql-block">還有位給家里寫的信,把家托付給5歲的弟弟,多年后,弟弟拿出那封信,泣不成聲的念著。</p><p class="ql-block">還有位廈門的叫梁秀金的女子,1941年隨家人避難逃到香港,剛好與其中一位英國兵相識相愛并結(jié)婚,后來丈夫就隨那條船沉沒。影片播出后,梁秀金的外孫聯(lián)系上了英國親人,可惜梁女士卻已不在人世,說是他外婆后半生過得很苦,一直在等,等她的愛人。</p> <p class="ql-block">那些幸存者熬到了日本無條件投降,并在日本戰(zhàn)敗后回到英國與親人團聚,都有不同程度的創(chuàng)傷應激障礙。他們不能正常睡眠、甚至吃飯,能想象經(jīng)歷了那么多的災難,精神上肯定有創(chuàng)傷。只有一位移居加拿大的老人很樂觀的說到:忘掉過去,好好活著。雖然是在笑著說話,估計他也是經(jīng)歷了漫長的心理建設,迫使自己不去回憶,有些創(chuàng)傷哪能憑空消失呢?</p><p class="ql-block">還有那位在美國潛艇上的機械師,他一直在道歉,他不知道日本船上是運送的戰(zhàn)俘,若知道,他不會發(fā)射魚雷,他的家人說他一直活在愧疚中。</p> <p class="ql-block">戰(zhàn)爭是殘酷的,日本人看到中國漁民在救英國戰(zhàn)俘時,才停止了掃射,若有丁點兒人道主義,也不會不顧戰(zhàn)俘生命。</p><p class="ql-block">1946年,“里斯本丸”船長經(jīng)田茂受國際法庭審判時,把虐俘、殺俘的責任全推到已經(jīng)死亡的和田少尉身上。經(jīng)田茂被判7有期徒刑。英國戰(zhàn)俘的后人心里多少有些許安慰。</p> <p class="ql-block">感謝方勵導演,他不僅找到了里斯本丸沉沒的地方,還將那段82年前塵封的歷史呈現(xiàn)出來。</p><p class="ql-block">2019年方勵邀請沉船上的后人到東極島祭奠自己的爸爸。祈禱詞中有這么一句話:“他們永遠不會老去,徒留我們?nèi)諠u衰老。他們永不為耄耋所難,永不為殘年所累,在每一個日出日落的時刻,我們永遠銘記他們……”</p><p class="ql-block">800多名20多歲鮮活的生命,他們也是媽媽的兒子,他們也是妻子等著歸家的愛人,他們也是孩子們的爸爸,卻永遠留在了東極島。</p><p class="ql-block">紀錄片片尾曲《Long Way From Home》很感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