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十三朝古城西安?。ㄎ靼?)嘻嘻 <h3> 三年的疫情會改變世界嗎?會改變一個(gè)人嗎?會的。在這三年中,有的人失去了生命、有的人增加了病情、有的人還因此抑郁了…<br> 當(dāng)我心情一直處于一種模糊不清的煩躁時(shí),想到一個(gè)地方安靜下來,重新將生活的熱情燃起,首先想到的地方就是西安。<br> 某種程度上來說,我與這個(gè)城市建立起來的感情遠(yuǎn)比我自己想象的更深厚。<br> 所以我又想來到西安。因?yàn)槲沂煜の靼病?lt;br> 這次去西安的目的就是“走街串巷”,了解西安。</h3> <h3>2023.10.15日晚。<br>明天就要離開西安了,同學(xué)們小聚,有說不完的希望,說不完祝?!?lt;br>依依不舍。</h3> <h3>在一起合照。</h3> <h3>從2023.10.7-10.15日,在西安玩了8天。<br>回想這8天…<br><br>10.7,到西安。<br><br>與祁鵬的愛人蔡霞合照。</h3> <h3>2023.10.8.路過大明宮遺址公園“丹鳳門”。</h3> <h3>西安火車站新站。</h3> <h3>尚武門</h3> <h3>一路尋找西安的城墻腳下的魅力文化</h3> <h3>鑿墻畫。</h3> <h3>代步車:這次來西安的最大收獲就是代步車。<br> 剛看到多如蝗蟲的代步車時(shí),我感到這個(gè)城市怎么有這么多的代步車,它不影響交通嗎?上路不危險(xiǎn)嗎?不會被交警經(jīng)常訓(xùn)斥嗎?…<br> 但是經(jīng)過幾天的體驗(yàn),感到代步車是西安這座旅游城市的一道風(fēng)景線。<br> 有了這道風(fēng)景線,讓人們活動起來。讓老人們有了代步的工具,隨時(shí)很好的不依靠別人而自己活動的依靠。<br> 還有一個(gè)代步車的故事。我認(rèn)識一個(gè)朋友(歲數(shù)與我們相仿),他的夫人得病后,不愿意出門走步。大家都知道,一個(gè)人如果不出去,老在家里后果不可想象。于是這個(gè)朋友買了代步車,經(jīng)常帶夫人去看西安各個(gè)地區(qū)的春、夏、秋風(fēng)景。在車上吹著清新的空氣,可以談笑風(fēng)生,讓夫人有情緒發(fā)泄的機(jī)會,感到生活的意義…。感動吧,這也是代步車的存在的意義和價(jià)值。<br> 而對于我們這些外地來游玩的人,我建議,要想走街串巷了解西安,租個(gè)代步車游玩,確也是一個(gè)不錯(cuò)的選擇呦。呵呵<br></h3> <h3>10.9見到艾旬安和常援朝,并一起到江萬菊和肖意思家看望。<br><br>2023.10.10.西安6411班同學(xué)聚餐。</h3> <h3>看望楊興萬。</h3> <h3>在西安6411班的同學(xué)還有七個(gè)。</h3> <h3>2023.11.11游浐灞河畔。<br> 在灞陵兩岸邊閑走時(shí),忽然想起來李白的“灞陵送別”,不知道為什么,好像身臨其境。<br> 灞陵送別:送君灞陵亭 灞水流浩浩。上有無情之古樹,下有傷心之春草。<br> 心情有點(diǎn)…。</h3> <h3>桃花潭公園。<br><br>看到桃花潭三個(gè)字,就想起李白的“送汪倫”。<br><br>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h3> <h3> 看到這滿塘的枯荷,不禁想起唐代詩人李商隱的“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lt;br>巧的很,這天,天氣好像要下雨,身上感到有點(diǎn)涼。<br> <br></h3> <h3>河畔外景</h3> <h3> 一束蘆葦花叢。我很喜歡蘆葦。看到蘆葦就想起一首唐詩(送劉昱):八月寒蘆葦,秋江浪頭白。</h3> <h3>沒想到在這里還看到了“沈陽印象”的群雕。<br>與沈陽人拉拉手。呵呵</h3> <h3> 白云飄飄 ,這里的河面寬,水流急。白色的鴨子和水鳥在一起嘻嘻。好一幅溫暖祥和的畫面。</h3> <h3>西安錦江國際酒店在浐河和灞河交匯處的一個(gè)島上。<br> 到了浐灞的交界處,使我想起了李白的“灞陵送別”。<br>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無花之古樹,下有傷心之春草。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無花之古樹,下有傷心之春草。</h3> <h3>灞河元朔大橋<br>大橋貫通灞河?xùn)|西兩岸,全長2954.18米。<br>是世界第一“空間雙索向自錯(cuò)式懸索橋”。(祁鵬導(dǎo)游)</h3> <h3> 2023.1012自駕.游覽“鸛雀樓(與朋友常援朝、艾旬安)。<br> 位于晉秦豫三省交界處的永濟(jì)蒲州古城西郊處的黃河岸畔。<br> 傳說:“鸛雀樓”原來是斗詩樓,當(dāng)時(shí)的文人墨客到此都要寫上幾筆。王之渙登上鸛雀樓,揮筆寫上“登鸛雀樓”:<br>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br>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br>成了千古絕句。從此,無人再敢上鸛雀樓斗詩。</h3> <h3>2023.10.13.同學(xué)們聚餐。</h3> <h3>2023.10.13聚餐視頻</h3> <h3>2023.10.13.</h3> <h3>碰杯</h3> <h3>合影留念<br><br>祝同學(xué)們身體健康!永遠(yuǎn)快樂!</h3> <h3> 10.14.走進(jìn)了幸福林?。▍尉S絎、戴向軍…)<br> 西安東郊(黃河廠西門)有一條幸福林,南北長5.85公里,東西寬210米。綠化覆蓋率達(dá)85%。<br> 真羨慕住在幸福林周圍的人們,有這么大的氧吧作有氧運(yùn)動。<br> 祝同學(xué)們身體健康永遠(yuǎn)快樂!</h3> <h3>我最愛吃西安的面食,無論是西紅柿湯的酸湯面條還是肉加饃都是我的最愛。</h3> <h3>10.15.走進(jìn)興慶公園<br> 興慶公園是我的初戀常去的地方。<br> 當(dāng)年每星期天就一起去公園的一個(gè)亭子里化1角租兩把椅子,再用1.5元買一壺茶水(水是可以隨便加的)。一坐一天(個(gè)人做自己事情)。中午在不遠(yuǎn)的飯店買幾個(gè)包子。</h3> <h3>西安東南墻角。<br>很喜歡這張照片,一直想拍一張有護(hù)城河的城墻,這次拍到了。</h3> <h3>大唐步行街。<br>開元盛世</h3> <h3>安仁坊廣場雕像</h3> <h3>小寨賽格購物中心。</h3> <h3>走進(jìn)了大唐芙蓉園(祁鵬)</h3> <h3>大唐芙蓉園<br><br>與雕塑快樂的作游戲…。</h3> <h3>小橋流水人來去,楊柳依依隨風(fēng)飄。</h3> <h3>曲江寒窯<br>在墻上還畫了以“寒窯”為主題的古代愛情的悲劇畫面。<br>曲江河畔周圍有許多雕塑,我也照了不少,但不知道為什么找不到了。(祁鵬導(dǎo)游)</h3> <h3> 一個(gè)人,總會有一座城市去承載她的喜怒哀樂。城市并不在意,但個(gè)人的記憶里那座城市的份量如此重要,重要到之后的日子里,那些不經(jīng)意的時(shí)刻,都是那座城市的聲音、味道、景色、行人一幀幀閃過。都是回不去的刻入到生命的記憶里。<br> 我在西安工作(1965-1974年)了9年,而在沈陽1962到今年61年,去掉9年,也過了52年。但這9年對于我來說,好像有點(diǎn)把我的心放一半在西安,好像西安有我的家人一樣。<br> 我愛聽“趕牲靈”、愛聽“信天游”、愛聽陜北民歌。愛吃西安的西紅柿酸湯面,愛吃肉夾饃…<br> 為什么呢?大概就是因?yàn)槲业那啻涸谶@里度過,這里有我年輕時(shí)的夢想…</h3> <h3>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br> 雖然旅途結(jié)束了,但是美好的記憶將會延續(xù)。旅途雖短,但記憶會永存的。<br><br> 記住旅行中看到的美景,遇到的同學(xué)和朋友,感受到他們(她們)的情感,都將成為珍貴的珍寶。</h3> <h3>借用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詩(贈夢德),向西安同學(xué)們告別:<br><br> 為我盡一杯,與君發(fā)三愿;<br> 一愿世清平;二愿身強(qiáng)??;三愿臨老頭,數(shù)與君相見。</h3> <h3>本來想說“別了,西安!”<br><br>但我還是想說“再見,西安!”<br> <br><br><br> 再見!西安的同學(xué)們、朋友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