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免费视频,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亚洲爆乳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动漫免费二区,被几个领导玩弄一晚上

【鄉(xiāng)土散文】童年的吃喝玩樂

晉城小潘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吃??</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仔細想起來,童年時代吃過的東西印象最深的竟然是草?! ?lt;/p><p class="ql-block"> 不完全是因為沒飯吃才去吃草,而是對于農(nóng)村孩子來說,有的草吃起來真的很有味道?! ?lt;/p> <p class="ql-block">  記得我還是穿開襠褲的時候,我和鄰居幾個孩子一起來到我家屋后的土坡上玩。晌午時分,陽光溫煦,草香蕩漾。我見一個稍大一點的孩子摘下一株嫩綠的白茅草,掰開外面細長的草葉,露出一層層沒有伸展的葉子和中間棉花線一樣雪白的草蕊,他小心翼翼地抽出葉蕊放進口里,有滋有味地嚼了起來。我也學(xué)他的樣子,剝了一根塞進嘴里,開始有點干澀,嚼了幾下后,草蕊溢出些許清香,嚼到最后竟然還有甜甜的汁液和草蕊一起,順著喉嚨咽下,那感覺頗有點像后來吃到的棉花糖。這種草在我們家鄉(xiāng)也叫黃茅草,房前屋后,山上山下,到處都能見到。早春時節(jié),草葉富含水分,嫩草蕊可食用。到了冬天,它的鞭根也可以吃,我們把它叫做老鼠腿,細細的,像甘蔗一樣一節(jié)連著一節(jié),把外層包裹的淺紫色根衣剝掉,嚼起來甜絲絲的?! ?lt;/p><p class="ql-block"> 跟草比起來,葉子就好吃多了。有一種長在山坡較為干躁地方的叫“梅節(jié)西”的植物,貼著地面生長,葉片上面是深綠背面淡紫色,長在一根根細細的藤莖上。我們在山上放牛時要是餓了或者渴了,無師自通地擼下一把葉子放進口中吃了,繼續(xù)玩游戲。還有一種葉子,有銅錢那么大,是長卵形的,背面有點點細刺,吃它的時候,要先在手掌上搓揉一下,這樣它的刺就不會刺到舌頭什么的了,不過不能搓的太重,不然會把那酸酸的汁液給搓掉,就不好吃了。  </p><p class="ql-block"> 有的花也是可以吃的,如南瓜花,摘回來,把蕊去掉,洗凈,在鍋里放點油,燒熱,南瓜花放進去熱炒,加水,加鹽,加淀粉勾芡,出鍋就可以品嘗到一道色香味俱佳的農(nóng)家菜了。杜鵑花在我們那兒叫做清明花,清明節(jié)前后,田塍邊、山坡上,到處盛開著美麗的清明花。山村女孩喜歡把花摘來插在頭發(fā)上,有時見她們也摘來吃。我也曾經(jīng)吃過清明花,那是一天清晨,我去尋找由我負責(zé)看管的小牛犢。翻過鄭家山,來到一處平時人跡罕至的山谷,眼前的景色讓我驚呆了。只見整個山谷開滿了清明花,在清晨的陽光映照下,如一片粉嫩的云霞輕籠在山谷里。那一刻我不知道怎樣表達內(nèi)心的震撼和歡欣,竟像一個饕餮之徒面對美食一樣,胡亂地從身邊抓起一把帶著露水的清明花塞進嘴里。后來讀書讀到秀色可餐這個成語,腦中總是第一時間出現(xiàn)那時候我的傻樣。</p> <p class="ql-block">  山上的野果也是大自然給予農(nóng)村孩子的慷慨饋贈。春天有烏飯果,夏天有紅蛇莓,秋天有野山茄,即便是在寒風(fēng)蕭蕭的冬天,我們還能從山溝背風(fēng)處找到俗稱毛楂的紅果來吃。特別是山茄,樣子跟藍莓有點像。它生長在背陰潮濕的地方,一般很難找到,如果運氣好讓你遇上了,它又是成片成片的。熟透的山茄一個挨著一個,密簇簇地擠在一起,仿佛就是為鐘情于它美味的人而準備的。要是哪個放牛娃發(fā)現(xiàn)了山茄,都會招呼其他小朋友一起來,大家圍著山茄就像一群猴子一樣,享受著仙果,不時你推我一把我捏你一下,等把這一片山茄吃完,大家又忍不住看著對方哄笑起來,只見每個人的嘴唇、腮幫都被染成紫色?! ?lt;/p><p class="ql-block"> 年齡稍大以后,學(xué)會用火來烤東西吃。在山上用幾塊石頭壘起一個簡易的土灶,點上干牛糞,烤紅薯,烤土豆,能干一點的,還會抓幾只麻雀烤了吃,香氣繚繞,讓躲在洞里的小豺狗也聞到了肉味,伸出個毛蓬蓬的腦袋,遠遠地盯著我們。玉米和黃豆快成熟的時候,我們這群放牛娃還搞起了分工合作,年少的、或者長得瘦小一點的,還有女放牛娃負責(zé)去收集干樹枝、干草,其他的人跑到山腳下生產(chǎn)隊的田地里去摘(其實是偷)玉米或大豆。大家湊齊后,點上火,玉米用樹枝杈上,大豆把葉子擼掉,放到火上燎燒。大豆被燎燒后,大部分會落到灰燼里,要吃它,就得一點一點地把灰燼扒開,找出燒熟的青豆莢掰開吃。這次跟吃山茄不一樣了,不管男孩女孩,等吃完了玉米和大豆,個個都成了黑臉小包公。</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喝??</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b></p><p class="ql-block">  我們那個村子有五六十戶人家、兩百多人口。村子里有兩口水塘、一口水井,燒水做飯都要從那口井里挑水,出門干活或上山放牛渴了要自己去找水喝。離村子五六里路遠的羊角嶺坑有一處用青石圍起來的泉水,水清如鏡,可以看到泉水汩汩地涌出,井邊生長著碧綠的野慈姑、開著細微小白花的醬草,水面上有水蚤張著細細的長腿飛快地跳來跳去,有一次我還看見一條筷子大小的小青蛇在水底一閃,躲進了井壁的石縫中。這里的水清洌,還帶些許甜味,大人和小孩在這一帶干活、放牛,都會跑到這兒來喝水,有時候即便離得很遠,也會特意到這個地方來,拂開水面上調(diào)皮的水蚤和草葉,用手掬起喝個夠,特別是在夏天,泉水由唇到牙,從舌尖到兩腮,順著喉嚨一直涼到心胃,那個清爽勁兒,瞬間就把你身上的汗和心頭的燥驅(qū)趕的一干二凈。大人們摘下斗笠,扯開衣襟,迎著從谷底吹來的涼風(fēng),享受著難得的愜意。小孩子們小肚子被水灌的像個小皮鼓,撤開腳丫子又滿山瘋跑去了。</p> <p class="ql-block">  在野外,有這樣小泉水井的地方不多,大都要自己想辦法解決口渴問題。蒲黃果子小葉子大,早晨太陽升起來之前,大蒲扇一樣的葉子上,綴滿了珍珠一樣的露水,把幾片葉子的露水集中到一個樹葉上,就可以集夠解渴的水了。長期在山上放牛,我們都學(xué)會了自己找泉水的本領(lǐng),看一下山坡的走勢,就知道大致什么位置有泉眼。將山凹處的濕土挖開,泉水慢慢地滲出,等它自己沉淀以后,一汪清泉就展現(xiàn)在眼前,小小的水面映出松樹的倒影,也映出放牛娃們欣喜的臉龐。如果在山上實在找不到水喝,我們可以找到替代品來潤澤渴的要冒煙的喉嚨。有一種叫塔塔花的植物,長得有半尺來高,從葉節(jié)處長出細細的小紫花。扯起一朵小花,漏斗一樣的花朵根部就有一小滴水,一朵一朵地拔,一滴一滴地滴入口中,足以解決一時之渴。野葛在我們那兒很多,山根田邊,都能看到它那長長的藤蔓恣意攀援,用順藤摸瓜的辦法順藤找葛根,運氣好的話,扒拉出的葛根有胳膊那么粗細,剝掉灰色的外皮,里面是雪白的飽含水分與淀粉的葛根肉,一截葛根吃完,不但不渴了,順帶還把肚子喂了個半飽,一舉兩得?! ?lt;/p><p class="ql-block"> 七八月是江南最熱的時候,太陽熱辣辣的。媽媽從集市上買來成捆的山茶,放鍋里和水一起燒開,用平時盛粥的大瓦盆盛上,等我們要出門干活的時候,剛好茶水已涼透,黃澄澄的,透出一股澀香。不管大人還是孩子,出門前都用竹筒舀起涼茶喝個夠,差不多就可以頂上一個下午了。奶奶相信車前草能去火,她自己摸摸索索地從菜園子里摘來車前草,洗凈曬干,也是用和水一起燒煮的辦法,制成自己獨特的涼茶。奶奶也用桑葉蠶屎燒水喝,我也偷偷嘗過,有一股濃濃的草腥味,后來我就只幫奶奶去摘桑葉,不喝奶奶燒的水了?! ∪说耐陮σ磺卸几械叫缕?,都想去嘗試。我第一次喝酒就是在我十來歲的那年。我家里比較窮,但爸爸也恪守村野人家的待客、好客之道。有親戚或者朋友來,一定要讓媽媽整出三兩碗下酒菜來,如辣椒炒肉,干煸泥鰍以及青蒜雞蛋等,當(dāng)然還得有酒,無酒不成席嘛。每當(dāng)這時候,平時手頭很拮據(jù)的老爸會變戲法似地從身上摸出一兩塊錢來,讓我去供銷社打酒。我接過錢拿上酒瓶跑著去鎮(zhèn)上供銷社打上酒,三分五分錢的零頭我自作主張地買了糖果,興致勃勃地往回交差。走到半路,大概是因為餓了,好奇地擰開瓶蓋,嘬了一口谷燒酒,一陣辣味過后,隨后竟有一種輕飄飄的舒適感,對著瓶嘴又來了幾口,怕老爸那邊等久了,三步并作兩步地回到家,把酒遞給老爸。老爸提起酒瓶看了看,大概是懷疑今天酒的份量似乎有些不夠,嚇得我趕緊溜進柴灶間里去了。這以后,逢年過節(jié),媽媽自己蒸的米酒我是一碗兩碗都不醉,爸爸待客喝剩的燒酒,我也敢偷偷地喝幾口,好再長大后懂得節(jié)制,沒有發(fā)展成酒鬼,倒是留下了在清貧童年吃吃喝喝的美好回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玩??</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玩其實是人的天性,特別是在童年時代,玩也是孩子們認識和觸摸周圍世界的最好途徑?! ?lt;/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我的最早的游樂場是我家老屋前土埂的一個角落,那里是母雞公雞們扒拉小石子和用泥土清洗身上毛羽的地方,有很多浮土。我用手把浮土攏成一個小土堆,從中間扒出一個凹槽,把尿撤到槽里,尿液慢慢滲開,把表層土凝結(jié),然后從凹槽外面把干的土一點一點地扒掉,做出了一個泥碗,小心翼翼地托在手里,和同伴們比誰的泥碗結(jié)實。稍大一點后,我們玩火柴桿,每人手里一盒火柴,分別拿三五根出來當(dāng)母桿,輪流撤開來,獨立交叉的先收了,由三根或四根火柴桿叉成的空域是雙方賭的地方,一方根據(jù)空域的大小,估摸拿多少根火柴桿出來插入,若碰到周圍任何一根火柴就算輸,手中的這把火柴要交給對家,若完成三次沒碰到邊沿,則對方要賠給相同根數(shù)的火柴桿。因為火柴要花錢買,后來我們改成用小樹枝來玩,有一段時間,我手里攥著一大把指頭般長,火柴桿粗細的小枝條滿村子找人比試功夫。抓石子是一種練習(xí)眼神和手反映快慢的游戲。找五個鴿子蛋大小的石子,先撤子,再把母子拋起,分三次在母子落下之前將地上的石子抓起,誰出現(xiàn)差錯誰輸,伸出手掌讓對方打或讓對方刮鼻子。還有跳房子、打三角、四角紙包等基本上屬于技巧性的游戲,需要動腦筋才能玩出花樣。打紙包的游戲后來在我上大學(xué)后作為題材寫了一篇小說,題目叫《青青》,發(fā)表在1984年8月的上海《少年文藝》雜志上。這是我第一次在全國性的文學(xué)刊物上發(fā)表作品,由此還接到當(dāng)時著名作家王安憶親筆來信,稱贊小說寫的樸實、生動,讓我也給她主編的刊物寫稿。后來我陸陸續(xù)續(xù)發(fā)表了《爸爸和兒子》、《山鄉(xiāng)日記》、《布谷聲聲》等小說。可見藝術(shù)來源于生活,生活是創(chuàng)作的源泉?! ?lt;/p><p class="ql-block"> 山村孩子的游玩大多就地取材,玩法和規(guī)則靠口口相傳。有的游戲只有我們那一帶有,玩過了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比如那時候我們吃過中飯,會聚集到生產(chǎn)隊中心的曬場上,用粉筆畫出類似圍棋的格子,雙方用紅瓦和青瓦片在格子兩頭各擺上十個瓦片棋子,按格往對方的領(lǐng)地進攻,遵照中間扛、帶斜線、圍死等辦法,吃掉對方的棋子,占領(lǐng)對方的大本營。下法似乎結(jié)合了象棋、初級圍棋的規(guī)則,但又有自己的創(chuàng)新和特點,若要增加難度和對抗的激烈程度,可在四個角引出弧線,借助方格棋盤外的路線進行沖殺。下雨天我們不能出門干活,小朋友們就聚到家里或生產(chǎn)隊倉庫屋里打撲克,玩爭上游或升級。沒有錢買撲克,小朋友們自己動手,用鞋盒子制作撲克,黑紅梅方,大王小王,自己畫的五十四張撲克牌像模像樣,跟真的撲克牌似乎沒多少差別,更不影響使用。</p> <p class="ql-block">  在野外也有游戲玩,不過多少帶了點賭博的性質(zhì)。放牛之外,我們的主要任務(wù)還有打柴割草。打的柴曬干后用來燒火煮飯,割的青草用來填豬圈漚農(nóng)家肥。差不多打了或割了一畚箕柴草以后,大家聚集到一個較為平整開闊的山崗上,劃上一條線。各自拿出一把柴草,放到邊上,像是賭場的籌碼。然后開始擲柴刀(因刀的形狀是直角的,我們那兒也稱彎刀),以那條線為起點,越過為犯規(guī)。擲出的彎刀會翻滾著貼地往前飛,先看誰彎刀飛的遠,然后依次站在自己彎刀的位置擲過去,若圧上了最遠的刀,則算你贏,大家投下的柴草歸你所有。跟這個玩法類似的還有擲銅線,一般在過年正月頭那幾天玩。因為大家都從大人那里拿到三角五角的壓歲錢,有賭的資本了。規(guī)則與擲柴刀有些類似,可玩的是真錢,所以要比它更緊張激烈。更剌激的是加入到大人中去玩撲克牌二十點,坐莊的發(fā)三張牌,給自己也發(fā)一張,這張是扣著的,然后大家往三張牌上押錢,莊家再依次發(fā)牌,計算每對牌的點數(shù),最后揭開莊家自己的底牌,進行清算,賠贏家的收輸家的。這種玩法輸贏很快,小孩子口袋里沒幾角錢,常常三五個來回就把僅有的一點壓歲錢輸?shù)木狻?lt;/p><p class="ql-block"> 我就有過這樣的夜晚,把口袋里最后五分錢輸給莊家后,神情沮喪地退出小賭場,一個人默默地懊悔。這給我留下了深刻的教訓(xùn),長大后凡是看到人家賭博,就趕緊避開,從童年的教訓(xùn)中明白賭場不是可以隨便進的。玩過賭博這樣刺激的游戲后,對其他的游玩漸漸意興闌珊,同時,我們也長大了,山村外有更廣闊的世界等著我們?nèi)リJ蕩和探尋。</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樂??</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無論是吃、喝還是玩,都飽含著童年時代的快樂,那種簡單的快樂。生日里的一個水煮蛋、意外得到的一枝鉛筆,大人一兩句的贊揚都能讓你樂個半天,且久久難以忘懷?! ?lt;/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山村的孩子像田頭的草,山上的樹,風(fēng)里長雨里也長,跟花果山的猴子似的,問多大年齡了,常常茫然不知,只知道山上的桃子由青變紅,算來已有七八遭了。有一天,我從山上放?;丶?,稀哩蘇溜地喝完兩碗紅薯粥,提起書包準備出門上學(xué)時,媽媽從灶間追出來,塞給我一個煮雞蛋,我才知道我過十歲生日了。只有十歲十五歲這樣大的生日,家里才會特意給你一個煮雞蛋,平時生日是沒有的。把煮蛋放到褲子口袋里,還沒有全涼下來的蛋殼熱度透過薄薄的口袋布傳到腿上,再從腿桿一直暖到心里。一個雞蛋拿到供銷社可以賣到七分錢,而當(dāng)時的鹽巴是一角五分一斤,一個雞蛋相當(dāng)于半斤鹽,因此平時我媽是舍不得把雞蛋煮了給我們吃。在去學(xué)校的半山坡上,有一棵高大的皂莢樹,綠蔭婆娑。我在樹下青石條上坐下,掏出煮蛋,在手掌心里倒來倒去,萬分舍不得地把它在石條上磕開,慢慢地剝開蛋殼,那白白潤潤的蛋白透出一股溫?zé)岬南銡狻N蚁仁且恍↑c一小點地像老鼠一樣啃著蛋白,最后忍不住連蛋黃一起塞進嘴里,噎得眼淚都出來了,但心里充盈著無比的快樂。跟吃有關(guān)的快樂還有就是本家或親戚家嫁女或娶媳婦的時候,全家出動去“吃喜酒”,通??梢猿詢刹?。每當(dāng)這個時候,村子里簡直就成了“嘉年華”。半上午,就有隱隱約約的喇叭笛子和鼓聲傳來,拉開了“嘉年華”的序幕。我們可以放下手中的活,回家換上新的或者較為整潔的衣褲,去吃喜酒。中午這頓飯算是預(yù)演,有好吃的,但好吃的比如肉丸子、粉餃中午是不上的,要在晚上的正餐中才有。即便這樣,桌上有十多道菜,也讓我們平時吃慣了沒油少鹽餐的孩子們大喜過望了。除了吃,更快樂的是能認識其他村親戚家的小朋友,八九個差不多大的孩子呼嘯著滿村子亂竄,圍著新郎新娘搶喜糖,讓大人當(dāng)槍使,去鬧新房,偷偷地聽新房。</p> <p class="ql-block">  吃喜酒的確是童年時難忘的喜事,只不過時間太短,肚子里還帶著頭天晚上吃的魚肉菜蝦,第二天早晨一睜眼,又得換回舊衣破衫下地干活了,讓人從小就體會到花紅易衰歡情太薄的憂傷。相對于這些口腹之樂,精神上的愉悅與快樂更令人印象深刻。夕陽西下,炊煙初起,遠遠地,看到鄰村的土埂或村頭剛收割完的稻谷的稻田里,支起了一張碩大的幕布,清亮亮地反射著夕陽的光輝。我們知道那里今晚要放電影了。牧童們匆匆地把牛牽回,吃了飯就往鄰村趕。土埂上,已密密麻麻地或坐或站擠滿了四鄉(xiāng)八村來的大人小孩,都伸著脖子等著電影開演。隨著天色逐漸暗黑下來,一道刺眼的白光射向銀幕,于是那張巨大的幕布上給我們展現(xiàn)了山村外神奇的世界,毛主席徐徐走來,與長得黑炭一樣的人握手交談;扎著紅領(lǐng)巾穿著白襯衫的少年兒童歡笑著在湖中小船上蕩漾;用頭和腳能把一只大缸頂?shù)脠F團轉(zhuǎn)的雜技;更為引人入勝的是戰(zhàn)爭的場面,頭上扎著繃帶的王成,抽出一根爆破筒,在背后四射的金光襯托下,沖向蜂擁而上的美國兵,與敵人同歸于盡。電影放完,聚光燈熄滅,天地間又恢復(fù)無邊的黑暗與寂靜,我們小小的心房還像有小鹿在里頭一樣咚咚地跳??措娪暗目鞓放c吃喜酒不一樣,一般能延續(xù)好幾天。公社電影隊下鄉(xiāng)來,通常都會每個大隊放一場。今天在西村看了,明天南鄉(xiāng)又要放,一部名叫《英雄兒女》的電影我曾一口氣連著看了八次。到后來,我們小朋友都會學(xué)著用團長和英雄王成的口氣互相打鬧了。電影給我們打開了完成不同于我們生活的世界,那道白光既沖破了山村夜的黑暗,更打開了我們通往未知世界的門,給了我們延續(xù)至今的難忘的回憶與快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