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蘭巴托之三——國家歷史博物館藍(lán)依 蒙古國家歷史博物館,就在成吉思汗廣場的西北角。<br><br><br>每次參觀博物館,總能引發(fā)很多感慨,感慨之一,便是那些手工制品的精美,那些地球上早期的子民們似人人都擁有工藝大師的技能。感慨最先從英國發(fā)展起來的工業(yè)革命,僅僅用了兩百多年的時間就基本毀滅了全世界的手工業(yè)。多虧有了各種博物館,才將這些先人們用智慧和巧手制成的物品留存于世,讓后人得以了解和觀賞。蒙古國家歷史博物館就有一批這樣的手作寶貝,來,跟著我的鏡頭一起看看吧!<div><br></div><div><br></div> 這個赭色調(diào)正側(cè)兩面都雕有白色浮雕的建筑就是蒙古國家歷史博物館,這兩天里我們已經(jīng)走過好幾次了。<div><br></div><div><br></div> 這個博物館有點簡陋,大堂不大,往二樓看,盡頭處的墻面上滿鋪一幅蒙古元素的大型壁畫,這也是我們曾經(jīng)給酒店做藝術(shù)裝飾時的常規(guī)做法。大多數(shù)網(wǎng)友都分享過,一般只能在這個地方拍照,之后進(jìn)入展廳就不能拍了。但現(xiàn)在好像形勢變了,大家都在堂而皇之地拍,我們也有樣學(xué)樣起來。<div><br></div><div><br></div> 從上往下俯視,即大堂一角。<br><br>博物館的一樓是原始史部分,主要介紹人類起源及過程,展品不是很豐富,一些打制磨制石器及骨針玉器陶器,以及石器時代的原始人生活遺跡,還有一些蒙古原始時期的巖畫。這些東西從美學(xué)上攝影上看,實在拍不出什么,挑了一些從陳列角度好拍的拍了一些,之后我跟L姐說,我們時間緊,找好看的去。<div><br></div><div><br></div> 餐具 黃金 突厥時期 6~8世紀(jì)<br><div><br></div><div><br></div> 餐具 銀 突厥時期 8世紀(jì)<br><div><br></div><div><br></div> 這個不明所以了......<br><br>每次在博物館或者其他公眾場合拍攝,我都是把相機快門調(diào)到靜音。這樣一來有個問題,即對焦成功與否的聲音我聽不到了、拍攝完畢的聲音也聽不到了,這就往往會造成回來一看很多都是虛的或者重影了(沒拍結(jié)束就移動了)。這次因為時間緊,很多說明文小卡片都拍虛了,也罷,省了我翻譯的大量時間。<div><br></div><div><br></div> 瓦當(dāng) 陶土 匈奴時期 公元前2~1世紀(jì)<div><br></div><div> </div> 帶飾 黃金 突厥時期 8世紀(jì)<div><br></div><div><br></div> 踝骨 匈奴、鮮卑時期 1世紀(jì)末~2世紀(jì)初。<br><br>ANCKLE ,這個英文字在有道翻譯中查不到,英文字典里也沒有,我很懷疑是某個粗心的工作人員的錯誤。ANKLE,則為踝關(guān)節(jié)、腳踝。但是,字面翻譯為踝骨,實際很有可能是距骨。為此我查了很多資料,按我的理解就是距骨,是動物的距骨。<br><br>距骨上據(jù)說沒有附著任何肌肉,是全身骨骼中的唯一特例。<br><br>古代匈奴鮮卑人廣泛使用羊距骨,裝飾用途、玩具、軍事棋具、計數(shù)工具、占卜工具、殉牲用途等等。從裝飾到實用工具,再到宗教儀式,羊距骨在他們的文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br><div><br></div><div><br></div> 上面部分是動物距骨,下面部分是黃金距骨。<div><br></div><div><br></div> 左上:刀和韁繩 鐵與骨 Joujan時期 公元2~3世紀(jì)<br><div><br></div><div><br></div> 裝游戲幣的皮袋 皮與木 Joujan時期 公元2~3世紀(jì)<br><br>這個翻譯不出來的Joujan時期,我查了很多資料,個人以為應(yīng)該是女真時期。但現(xiàn)在的女真英文翻譯為“Jurchen”。<br><br>女真,即現(xiàn)在的滿族。<br><div><br></div><div><br></div> 二樓展廳最大,分幾個部分,展示蒙古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蒙古歷代的服飾 、首飾等,還有古代蒙古人的日常生活用品,介紹蒙古高原上的一些古國,如匈奴、鮮卑、契丹、突厥和回鶻汗國等時代的的一些墓葬及其它歷史遺跡。對我來說,當(dāng)然服飾首飾最能讓我按下快門。<div><br></div><div><br></div> 傳統(tǒng)蒙古人服裝<br><br>蒙古有20多個民族,每個群體都有自己的傳統(tǒng)服裝和裝飾品,反映了他們的文化和傳統(tǒng)。蒙古服飾和首飾反映了蒙古族的自然環(huán)境、歷史和風(fēng)俗習(xí)慣,以及穿著者的種族關(guān)系、年齡和性別。蒙古服飾起源于古代匈奴國,并在此基礎(chǔ)上發(fā)展起來。蒙古人的傳統(tǒng)服飾既反映了蒙古人的起源,也反映了外來群體的各種影響。<br><br>蒙古人大多穿一件右邊有紐扣的衣服,高領(lǐng),后者受到滿族人的影響。蒙古袍子的上半部分斜穿在胸前,下半部分比較寬松。傳統(tǒng)上,蒙古袍的長袖以寬袖口結(jié)尾。<br><br>蒙古袍風(fēng)格可以細(xì)分為三個世紀(jì):<br>一,12~14世紀(jì);二,15~17世紀(jì);三,17~20世紀(jì)。<br><br>近年來,一些蒙古人已經(jīng)采用了歐洲服裝,傳統(tǒng)服裝也發(fā)生了一些小的變化。<br><br>蒙古服飾通常分為三種:日常服裝、禮儀服裝、官服。<div><br><div><br></div></div> 在大電腦上可以將細(xì)節(jié)看得一清二楚的照片,在手機上往往什么也看不清,尤其是橫幅照片,要在手機的方寸橫屏上展現(xiàn)細(xì)節(jié)實在是勉為其難。為此,我舍棄了很多綜合性的照片,而著重展示單品和一些細(xì)節(jié)。<div><br></div><div><br></div> 字面翻譯:最親愛的孩子迪爾,裝飾品 <br>絲綢、皮革、銀、銅 <br>19~20世紀(jì)<br><br>我自己的翻譯是:絲綢拼布兒童薄襖<div><br></div><div><br></div> 烏茲姆欽兒童背心 <br>絲綢、銀、棉 <br>19~20世紀(jì)<div><br></div><div><br></div> 騎士服裝靴子、馬鞍、弓箭<br>20世紀(jì)<div><br></div><div><br></div> 馬格靴 <br>皮革 毛氈 棉 <br>20世紀(jì)<div><br></div><div><br></div> 兒童游戲《納德蓋》(智能翻譯)<br>銀質(zhì)距骨 羊 <br>20世紀(jì)<div><br></div><div><br></div> 銀質(zhì)的小羊玩具,很可愛,特別小,比指甲蓋大不了多少。<br><div><br></div><div><br></div> 類似中國明清時期文武官員的補子。只是我好奇這塊繡品沒有從中分開,怎么穿脫衣服呢?<div><br></div><div><br></div> 織物之美<div><br></div><div><br></div> 龍袍局部,純手工制作,刺繡非常精美。這應(yīng)該是中國清朝服飾。<div><br></div><div><br></div> 腰飾之美 <br>腰帶是蒙古族服飾重要的組成部分,用長三四米的綢緞或棉布制成。腰帶不僅具有裝飾美,更多的還有實用功能。蒙古男子系腰帶時要將蒙古袍向上提,束得很短,騎乘方便,又顯得精悍瀟灑。腰帶上還要掛上“三不離身”的蒙古刀、火鐮和煙荷包。<div><br></div><div><br></div> 蒙古人審美不俗,你看,這腰帶上還點綴著珊瑚和玉,別提有多別致了。可惜我已腰圓膀粗,一尺八寸細(xì)腰已不復(fù)存在,不然我一定要東施效顰來裝飾一下自己的腰。<div><br></div><div><br></div> 我以前不知道火鐮(關(guān)于火鐮下面有詳解)這種器物,現(xiàn)在,只覺得越看越美。還是羨慕古代人,可以過著“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的生活??梢月刈鍪止?,男子精雕細(xì)作一個火鐮,女子一針一線繡一個荷包。而不是現(xiàn)代人統(tǒng)統(tǒng)被一部手機打趴下,啥也做不了。<div><br></div><div><br></div> 喀爾喀婦女頭飾(上)<br>喀爾喀婦女的頭上幾乎完全覆蓋著裝飾品,包括一個有圖案的項圈,一個帶耳垂的銀帽,三個帶珊瑚和綠松石帽的銀發(fā)夾和一對發(fā)套。絲線掛在銀發(fā)鞘的下半部分,鑲有銀和珊瑚的飾釘。銀頂?shù)念^飾是古代蒙古帝國的博格托戈帽傳下來的。<br> <br>西部蒙古婦女頭飾(中)<br>當(dāng)一個西蒙古女孩年滿18歲時,她就可以結(jié)婚了?;楹螅龝杨^發(fā)分成辮子、麻花辮和套索,掛在胸前。辮子用黑色的護(hù)套扎著,上面掛著銀絲、金絲和黑色流蘇。<br><br>東部蒙古婦女的頭飾(下)<br>蒙古東部女性的頭飾被稱為" khavchaar "、" taruurga "和" magnaivch ",它們非常特別,因為與喀爾喀和西部蒙古女性的頭飾相比,她們有更多的珊瑚和寶石裝飾。<div><br></div><div><br></div> 蒙古人的健碩大概可以從頭飾上就可以看出——如此沉重的頭飾,換現(xiàn)代人,頸椎還能吃得消?<div><br></div><div><br></div> 頭飾、頸飾和腰飾 喀爾喀已婚婦女飾品<br>銀 珊瑚 綠松石<br>20世紀(jì)初<div><br></div><div><br></div> 項鏈 腰飾 耳飾 喀爾喀和布里亞特已婚婦女飾品<br>銀 珊瑚 珍珠 綠松石<br>19世紀(jì)~20世紀(jì)<div><br></div><div><br></div> 額頭上的珊瑚裝飾 耳飾 科爾沁婦女飾品<br>銀 珊瑚 綠松石 砂巖<br>19世紀(jì)~20世紀(jì)<br><div><br></div><div><br></div> 頭飾 耳飾 發(fā)套裝飾 <br>銀 珊瑚 綠松石 絲<br>19世紀(jì)~20世紀(jì)<br><div><br></div><div><br></div> 大約在公元十三世紀(jì)中后期,藏傳佛教逐漸傳入蒙古地區(qū)。興許是佛教的傳入與一點一滴的滲透,驍勇好戰(zhàn)的蒙古人在虔誠的西藏教權(quán)主義的影響下,逐漸喪失了勇武之氣,慢慢停下了征戰(zhàn)的步伐。<br><div><br></div><div><br></div> 白人老頭木雕 木頭 油漆<br>19世紀(jì)~20世紀(jì)<br>尺寸:高:33cm 寬:22.5cm<br><br>從照片看,我個人以為是陶瓷材質(zhì)的,釉面彩陶。<div><br></div><div><br></div> 此物的說明卡片上英文是這樣的:HALF SKULL AND ITS SUPPORT<br>直譯過來是:“半頭骨和它的支撐” 、“半頭骨及其支撐物”,不明所以。仔細(xì)看下部,可見兩個人頭似支撐狀。<br><br>材質(zhì)為:鋼,我也有點存疑。<br>19世紀(jì)~20世紀(jì)。<div><br></div> 綠度母 鍍金 金<br>19世紀(jì)~20世紀(jì)<br><div><br></div> 字面翻譯:阿尤什佛像 鍍金 金<br>19世紀(jì)<div><br></div><div><br></div> 綠度母 銀<br>19世紀(jì)~20世紀(jì)<div><br></div><div><br></div> 觀世音菩薩像 銅鍍金浮雕<br>19~20世紀(jì)<div><br><div><br></div></div> BEGZE,蒙古語:貝格則,是藏傳佛教中的護(hù)法神和戰(zhàn)神,原本是佛教傳入前的蒙古戰(zhàn)神。<br>鍍金<br>19~20世紀(jì)<br><div><br></div> 手機屏幕實在無法展示其精妙細(xì)節(jié),其實這個造像非常有看點:身上掛著一條用人頭穿起來的東西、右腳踩在一個仰著的動物身上,而左腳則踩在一個俯臥的人身上。<div><br></div><div><br></div> 巴達(dá)木朱乃菩薩 彩繪粘土 <br>19~20世紀(jì)<div><br></div><div><br></div> 銅壺 黃銅<br>20世紀(jì)<div><br></div><div><br></div> 蒙古酒碗 <br>有龍和角圖案的銀器皿 木頭 銀<br>20世紀(jì)<br><br>對這個“木頭”表示高度懷疑,莫非是碗的正面是木質(zhì)的?<div><br></div><div><br></div> 瓦當(dāng) 粘土<br>蒙古帝國 13~14世紀(jì)<div><br></div><div><br></div> 字面翻譯為:屋頂瓦,但我看來應(yīng)該還屬于瓦當(dāng)一類的。 粘土<br>蒙古帝國 13世紀(jì)~14世紀(jì)<div><br></div><div><br></div> 青銅鏡 青銅 <br>蒙古帝國 13~14世紀(jì)<div><br></div><div><br></div> 刀套<br>蒙古族男子佩刀由銀、銅、合金等制成。男孩成年時,父母會給他們一個火石袋(火絨袋)、腰飾和圖案精美的佩刀。男子佩飾包括配套的火石袋、腰飾品、帶鞘的佩刀、筷子、距骨、銀錠、銀骨和刻有花紋的石鉤。蒙古族傳統(tǒng)上將帶鞘的佩刀掛在右腰,火石袋掛在左腰,刀柄也系在腰帶上。<div><br></div><div><br></div> 火鐮<br>火鐮是古代人的取火物器,由于打造時把形狀做成酷似彎彎的鐮刀與火石撞擊產(chǎn)生火星而得名。它和火絨、火石密不可分,三者一體?;鸾q是一種曬干的植物,也有說是艾草,艾葉曬干之后制成艾絨。火石和火鐮碰撞出火星后點燃火絨,取火就成功了。<div><br></div><div><br></div> <div><br></div> 火鐮<div><br></div><div><br></div> 盒子 銀<br>19世紀(jì)<div><br></div><div><br></div> 刀鞘<br><br>蒙古刀是蒙古族傳統(tǒng)工藝品之一,?具有多種功能,?既是生產(chǎn)生活工具,?也是裝飾品,?并且常作為饋贈禮品。?在蒙古刀的刀鞘中,?通常插有一雙筷子,?這雙筷子一般是用象牙或駝骨制成。?這種設(shè)計不僅增加了蒙古刀的功能性,?使其成為一種多功能的工具,?而且也體現(xiàn)了蒙古族人民的智慧和審美。?刀鞘中的筷子可以用于在野外就餐時方便取食,?同時也是一種精致的裝飾品,?增添了蒙古刀的整體美感。?此外,?蒙古刀的刀柄和刀鞘采用多種材料制作,?如鋼制、?銀制、?木制、?牛角制、?骨頭制等,?表面雕刻有精美的花紋,?有的還鑲嵌寶石或填燒琺瑯,?展現(xiàn)了極高的工藝價值?。?<div><br></div><div><br></div> 交換鼻煙壺是蒙古人傳統(tǒng)的歡迎方式中最重要的一種。蒙古鼻煙壺的瓶蓋在決定其價值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因為人們習(xí)慣用珊瑚制作瓶蓋。鼻煙壺由玉石、碧玉、瑪瑙、綠松石、水晶、黃玉、烏木、瓷器或稀有木材等珍貴材料制成。曾幾何時,鼻煙壺是政治人物、富人和牧師的主要配飾,但今天,它成了商人和投機者的收藏物品。<br><div><br></div><div><br></div> 銀手鐲(中間展品)<br>很早以來,蒙古人就戴著用銀、銅、玉石和琺瑯裝飾的手鐲。手鐲可以只用銀制成,也可以有圖案。他們還戴著中國風(fēng)格的手鐲,上面有琺瑯和花卉圖案。<div><br></div><div><br></div> 梳子 銀 珍珠 塑料<br>20世紀(jì)初<div><br></div><div><br></div> 駱駝背包(庫爾吉) 卡塔爾 羊毛<br>19世紀(jì) <br>卡塔爾博物館 <br><br>這個展廳展出的都是卡塔爾的器物,回來翻譯才發(fā)現(xiàn)的,可能是臨時展廳。<br><div><br></div><div><br></div> 女性面罩 卡塔爾 印花棉布 棉 黃金<br>19世紀(jì)<br>卡塔爾國家博物館<div><br></div><div><br></div> 項鏈 卡塔爾 黃金 寶石<br>20世紀(jì)<br>卡塔爾國家博物館<br><div><br></div><div><br></div> 發(fā)飾 卡塔爾 黃金<br>20世紀(jì)<br>卡塔爾國家博物館<br><div><br></div><div><br></div> 項鏈 卡塔爾 黃金<br>20世紀(jì)<br>卡塔爾國家博物館<div><br></div><div><br></div> 吹風(fēng)器 卡塔爾 木頭 塑料 皮革<br>20世紀(jì)<br>卡塔爾國家博物館<br><div><br></div><div><br></div> 咖啡冷卻盤 卡塔爾 金屬 木材 玻璃<br>20世紀(jì)<br>卡塔爾國家博物館<div><br></div><div><br></div> 辮子飾品 <br>蒙古族婦女在革命后習(xí)慣用辮子裝飾。辮子飾品是一種閉合形編織的圖案,在銀飾上放上串珠和石榴石、綠松石、青金石等。在發(fā)辮的末端和根部都有辮子裝飾。<div><br></div><div><br></div> 蒙古文學(xué)文化<br><br>蒙古人長期以來一直使用各種文字來適應(yīng)他們的口語,據(jù)考古發(fā)現(xiàn),歷史上最早的文字是婆羅米文字和蒙古文,后來又創(chuàng)造并使用了羅姆語字母、回鶻文字母、蒙古文字母、八思巴文字母、西里爾字母、托多字母和瓦金德拉字母,后來曾短暫使用拉丁字母,最后改用西里爾字母。此外,還有許多用粟特語、維吾爾語、阿拉伯語、波斯語、藏語、滿語和漢語書寫的蒙古歷史遺跡和書籍。<br><br>蒙古文字是蒙古人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之一,現(xiàn)在的蒙古國家準(zhǔn)備在2025年全面回歸到回鶻文蒙古文字。<br><br><br>~ end ~<br><br><br>寫博物館,對我來說異常艱難,從圖片上說,博物館展品大多放在櫥窗里且燈光打得極不專業(yè),致使圖片后期極其費勁。從文字上說,尤其是國外的博物館,要學(xué)習(xí)各種相關(guān)知識,而翻譯不精準(zhǔn)是最大的難度,也是對我最大的挑戰(zhàn)??傊?,工作量之大,猶如將我放到烈火中錘煉又錘煉。<br><br>點“贊”點“在看”鼓勵一下吧!<br>如果你能關(guān)注我,將是我繼續(xù)寫下去的動力??? <p class="ql-block">往期相關(guān)文章導(dǎo)讀:</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52010000.com.cn/58bo54ch" target="_blank">邂逅烏蘭巴托,六月的雪</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52010000.com.cn/58daofys" target="_blank">沐浴在烏蘭巴托的陽光里?</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52010000.com.cn/58b6c0xl" target="_blank">洛杉磯蓋蒂博物館——馬奈與現(xiàn)代美</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