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二代裘山山 追尋父輩的足跡 故地重游鐵流(朱楊樹) <p class="ql-block">原鐵道兵第二十九團副總工程師裘采疇之女裘山山,2024年11月23一24日來到重慶中鐵十一局集團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與父親當年的戰(zhàn)友、同事一起座談、回顧、了解他們半個多世紀前曾經(jīng)在鐵道兵工作、生活的往事……。</p> <p class="ql-block">裘釆疇1948年畢業(yè)于北洋大學(xué)(現(xiàn)天津大學(xué)),1949年8月加入鐵道兵,1951年1月隨鐵三師參加抗美援朝戰(zhàn)爭,1953年11月回國,在朝鮮歷時3年,回國后隨鐵三師修建鷹廈鐵路,后調(diào)入石家莊鐵道兵工程學(xué)院任教,1970年調(diào)到鐵道兵笫二十九團任工程師,隨后提拔為副總工程師,1977年調(diào)入長沙鐵道兵學(xué)院任教,直至離休(享受副師職待遇)。</p> <p class="ql-block">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裘采疇參與制造的架橋機。</p> <p class="ql-block">裘釆疇(左)和徐光遠(右,原鐵道兵六師總工程師)1952年在朝鮮前線。</p> <p class="ql-block">裘山山,1958年5月出生于浙江嵊州,是中國作家協(xié)會全委委員,中國作協(xié)軍事委員會副主任。她于1976年入伍,1983年畢業(yè)于四川師范大學(xué)中文糸。裘山山的職業(yè)生涯包括擔(dān)任巜西南軍事文學(xué)》主編、成都軍區(qū)政治部創(chuàng)作室主任以及四川省作協(xié)副主席。她的主要作品包括長篇小說《我在天堂等你》、《春草開花》等,小說集《白罌粟》、《一路有樹》等,散文集《女人心情》、巜遙遠的天堂》等,以及長篇傳記文學(xué)《隆蓮法師傳》。她的作品曾獲得多項榮譽,包括第八屆全國“五個一工程獎”、第四屆冰心散文獎、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藝獎、第四屆魯迅文學(xué)獎等。部分作品被翻譯為英文、日文和韓文。她還是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來自百度百科)。</p> <p class="ql-block">中鐵十一局五公司非常重視,黨委書記、執(zhí)行董事王元清、總經(jīng)理王碧軍在外開會,他們親自打電話,委托副總經(jīng)理郭延軍、總經(jīng)理助理、機關(guān)黨委書記朱君召開歡迎會,熱情歡迎鐵二代裘山山回到父親曾經(jīng)工作過的單位。</p> <p class="ql-block">首先在原中鐵十一局副局長徐鳳奎(左)和中鐵十一局五公司副總經(jīng)理郭延軍(右)等陪同下參觀了榮譽展覽廳。</p> <p class="ql-block">與父親裘采疇半個多世紀前的戰(zhàn)友、同事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從左至右:</p><p class="ql-block">陳立德、徐鳳奎、裘山山、彭成章、朱楊樹、汪滿建。</p> <p class="ql-block">與中鐵十一局五公司工作人員合影,這幾個迷妹是裘山山老師的忠實粉絲,也是文學(xué)愛好者。</p> <p class="ql-block">為榮譽展覽廳恵存的裘山山的書《遙遠的天堂》簽名留念。</p> <p class="ql-block">11月23日下午回到離別半個多世紀的中梁山。</p> <p class="ql-block">山山水水都親切。</p> <p class="ql-block">站在父親當年的辦公室門前,回憶往事格外開心。</p> <p class="ql-block">11月24日上午開座談會,聽取大家在半個多世紀前與裘副總一同工作、生活的往事。</p> <p class="ql-block">徐鳳奎保存了幾十年來與裘副總之間的工作資料和往來書信。</p> <p class="ql-block">裘山山對父親幾十年前與戰(zhàn)友們之間的感情交流很感興趣。</p> <p class="ql-block">得知張興順副局長病逝時,裘副總寫給徐鳳奎的信。</p> <p class="ql-block">張興順任二十九團參謀長時,在裘副總擬寫的文件上的簽字。</p> <p class="ql-block">裘副總手寫的施工方案。</p> <p class="ql-block">彭成章(左)得知鐵二代要來重慶見面的消息后進行了認真的準備,提前幾天在家翻箱倒柜,找出了當年與裘副總一起研究過的工作資料,最后彭成章將裘副總手寫的幾份資料贈送給裘山山留作紀念。</p> <p class="ql-block">陳立德(左)回憶了當年裘副總對鐵路施工試驗工作的重視和對試驗工作人員的關(guān)心和愛護。</p> <p class="ql-block">朱楊樹(右)在向大家講述1972年11月23日發(fā)生于襄渝線中段大河溝大橋施工中起重機滑輪斷裂鋼索將一個副排長頭顱割下的經(jīng)過。</p> <p class="ql-block">與父親當年同車遇險的張應(yīng)華(右)見面。</p> <p class="ql-block">張應(yīng)華(右,時任作訓(xùn)股參謀、后任營長、團參謀長)在座談會上講述了與裘副總同去施工現(xiàn)場,中途汽車翻復(fù)驚心動魄、死里逃生的一幕:</p><p class="ql-block">1975年6月24日上午8點,裘副總與張應(yīng)華等同乘一輛解放牌大箱車去工地,由于路滑,在經(jīng)過跳登河母豬溏時汽車翻入水中,車上10多人瞬間同時落入兩米多深的水中,情況十分危急,附近十九連的戰(zhàn)士得知消息立即趕來將張應(yīng)華等3人營救上岸,經(jīng)搶救后脫險,其余會游泳的人均自救脫險,裘副總游上岸后將衣服褲子擰干,穿上濕衣褲又去工地陪同設(shè)計院的同志研究完工作才回團部,他一生中,在任何艱難困苦的情況下總是工作第一!</p> <p class="ql-block">筆者與裘副總只有一次工作上的直接接觸,1985年即鐵道兵改工后的第一年,鐵十一局舉全局之力投標重慶江北國際機場場道特大型土石方施工項目,這是鐵道兵改工后第一項大型民用工程,我們志在必得,于是組織了以張興順、徐鳳奎為正、副組長的強有力的投標班子,筆者作為投標小組的具體工作人員,有幸參與其中。因為是特大型土石方施工,投標領(lǐng)導(dǎo)小組經(jīng)研究后邀請土木工程專家、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國際土力學(xué)會會員裘采疇、土木工程專家、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原鐵道兵二十七團總工程師王偉兩位業(yè)內(nèi)德高望重的重量級人物擔(dān)任顧問參與投標。借助他們的知識、智慧和在行業(yè)內(nèi)的業(yè)績,加上領(lǐng)導(dǎo)小組的運籌帷幄,我們一舉拿下江北機場土石方施工任務(wù),為兵改工走向市場開了個好頭。在工作中裘副總那低調(diào)務(wù)實、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謙虛謹慎、平易近人的作風(fēng)給我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 作者:朱楊樹</p><p class="ql-block"> 二0二四年十一月二十五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