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中秋——北京之旅(五)天安門廣場晶瑩雪(謝絕私聊) <p class="ql-block">天安門(Tian'anmen),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北京市中軸線和長安街的交匯點(diǎ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安門由蒯祥設(shè)計,于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開始建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時名為承天門。</p><p class="ql-block">后天安門經(jīng)過多次大小修建,逐漸形成現(xiàn)之形制。</p> <p class="ql-block">天安門通高為34.7米,</p><p class="ql-block">由城臺和城樓兩部分組成,</p><p class="ql-block">占地面積480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天安門的主體建筑是城樓。城樓分上下兩層,下層是漢白玉石須彌座,上建高大的朱紅色城臺,下大上小,呈梯形狀。</p> <p class="ql-block">上層是城樓大殿,從城臺頂?shù)酱蟮钗蓓敻呒s21.7米。屬于典型的中國傳統(tǒng)宮殿式建筑。</p><p class="ql-block">天安門城臺由兩部分組成。城臺下部臺基是堅固厚重的漢白玉石須彌座,高出地面1.59米。</p> <p class="ql-block">漢白玉石須彌座臺基之上,是由每塊24公斤重的巨大城磚加上白灰膏、江米汁灌漿壘砌而成的朱紅色實體城臺,高約11.41米。</p><p class="ql-block">天安門正中門洞上方懸掛著毛澤東畫像,兩邊分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和“世界人民大團(tuán)結(jié)萬歲”的大幅標(biāo)語。</p> <p class="ql-block">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從此天安門城樓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征,它莊嚴(yán)肅穆的形象是中國國徽的重要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天安門以其500多年厚重的歷史內(nèi)涵,高度濃縮的中華古代文明和現(xiàn)代文明,同時它還是新中國的象征和無與倫比的政治矚目和神往,成為世界和中國各族人民向往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天安門城樓氣勢宏大,是中國傳統(tǒng)建筑藝術(shù)的代表作。</p><p class="ql-block">1961年3月4日,天安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wù)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diǎn)文物保護(hù)單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