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眼,驚艷一年!來荔灣這里和秋天撞個滿懷…梔子 <p class="ql-block">廣州之于我來說,就像可園之于東莞,有著“遠香近臭”的詮釋,我和廣州比鄰而居,幾十年來,去過廣州無數(shù)次,求學、圈友們已經逛了無數(shù)遍的沙面、永慶坊、陳家祠等網紅地標,我還一次都沒有涉足過。直到同事小瑜和我說:你把出差當旅游,換一種心情試試。</p> <p class="ql-block">沙面,原稱為“拾翠洲”,是由珠江沖積而成的一片沙地,曾是廣州對外通商的重要商埠,鴉片戰(zhàn)爭后,沙面長期被英法等國占用,淪為租界。</p> <p class="ql-block">在與清政府簽訂租約后,英法填土筑基,造成如今的沙面人工島。20 世紀初,各國先后在沙面設立領事館、銀行、洋行、兵營,創(chuàng)辦醫(yī)院、教堂、學校、公館,同時,一些私人富商也相繼來此興建住宅和別墅,“不動”的建筑從西方登陸東方,為廣州增添了顏色。</p> <p class="ql-block">島上有150多座歐洲風格建筑,其中有42座特色突出的新巴洛克式、仿哥特式、券廊式、新古典式及中西合璧風格建筑,是廣州最具異國情調的歐洲建筑群,整個沙面島仿佛一處露天的建筑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百年沉浮的歷史,曾經的英法租界,如今的人民樂園,這里一樓一風景,一街一風情,布滿著厚重的歲月痕跡。</p> <p class="ql-block">暗紅磚的墻面與藍粉色的浪漫建筑隔街佇立,穿插著年年不改繁茂的綠蔭,風格交融,卻不顯違和 。</p> <p class="ql-block">廣州珠江河畔,有這樣一個地方</p><p class="ql-block">渡輪穿梭,江風徐徐林蔭遮道,古樹婆娑在冬春交替時,走過千米花街遍賞53棟西洋小樓仿佛來自百年前的夢影搖曳在街心好似許多玄機和故事暗藏其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