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神農(nóng)架、武漢、孝感、隨州自駕游劉春 <p class="ql-block">恩施大峽谷:這是恩施最著名的景點,被《中國國家地理》雜志評選為“中國最美的地方”,也是美國CNN評選的“中國最美仙境”。它是世界上唯一的集“地縫—天坑—巖柱群”同時并存的復合型喀斯特地貌大峽谷,被譽為“地球最美傷痕”。大峽谷包括“七星寨”和“云龍地縫”兩大景區(qū)。七星寨在山上,有絕壁棧道、奇石怪巖等景觀;云龍地縫在山下,可欣賞峽谷瀑布、河流地縫。</p> <p class="ql-block">梭布埡石林:由無數(shù)形態(tài)各異的石柱組成,這些石柱經(jīng)過億萬年的風雨侵蝕,形成了如今奇特的石林景觀。這里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隨手一拍就是大片。</p> <p class="ql-block">騰龍洞:是一個巨大的溶洞景區(qū),內(nèi)部有各種奇特的石筍、石幔和石柱等。在燈光的映襯下,這些鐘乳石散發(fā)出迷人的光彩,仿佛置身于一個神秘的地下王國。洞內(nèi)還有豐富的地下河和瀑布景觀。</p> <p class="ql-block"> 土司城:還原了古代土司的生活場景和建筑風格,能讓人深入了解土司制度的歷史和文化內(nèi)涵。在這里可以參觀各種展覽和表演,了解土司的日常生活、軍事制度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知識。</p> <p class="ql-block">地心谷:這里有奇特的地質(zhì)景觀,如“地之心”等景點。大部分是平路,適合老人和小孩游玩,能讓人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p> <p class="ql-block">在地心谷碰巧碰上了結(jié)婚紀念日,去年是在四川的光霧山</p> <p class="ql-block">大九湖</p> <p class="ql-block">神農(nóng)頂:神農(nóng)架的最高峰,海拔3106.2米,這里有保存完好的北亞熱帶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以原始洪荒地貌和典型的高山草甸、奇峰怪石為特色。景區(qū)內(nèi)還可以看到金絲猴等珍稀動物,是神農(nóng)架最具代表性的景點之一。</p><p class="ql-block"> ○ 大九湖:是我國為數(shù)不多的典型亞高山濕地,面積36平方公里,因常常在雨季形成大小九個湖泊而得名。這里水草豐美、湖泊交錯,被譽為“神農(nóng)江南”,景色宛如仙境,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p><p class="ql-block"> ○ 神農(nóng)谷:是一片峽谷地貌,全長5公里,谷內(nèi)怪石嶙峋,溪水潺潺。從谷頂俯瞰,山巒起伏、云霧繚繞,仿佛一幅絕美的山水畫卷,是探險和徒步的好去處。</p><p class="ql-block"> ○ 天生橋:景區(qū)距209國道、神農(nóng)壇景區(qū)3.8公里,是一個集奇洞、奇橋、奇瀑、奇潭,溯溪、速降等戶外運動一體的生態(tài)旅游區(qū)。這里有一座天然形成的石橋,飛架于兩山之間,令人嘆為觀止。</p> <p class="ql-block"> 神農(nóng)壇:位于木魚鎮(zhèn)南六公里處的小當陽,緊鄰209國道。是一個以神農(nóng)文化為內(nèi)涵,以萬年神農(nóng)、千年杉王為表現(xiàn),集中展示神農(nóng)始祖業(yè)績與功德、突出尋根祭祖的人文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中國最美水上公路,湖北興山古昭公路</p> <p class="ql-block">紅葉景觀:大悟縣被譽為“中國烏桕之鄉(xiāng)”,烏桕樹是這里的特色景觀樹。每年霜降過后,烏桕樹的葉子逐漸從青紅相間變?yōu)闈M樹紅遍,五彩斑斕。其樹葉顏色豐富,有紅色、橙色、黃色等多種色彩,與青山綠水、農(nóng)家黛瓦相互映襯,構(gòu)成一幅幅如詩如畫的金秋美景。</p> <p class="ql-block">世界銀杏看中國,千年銀杏看隨州</p> <p class="ql-block">● 五老樹廣場:由 5 棵千年古銀杏樹根盤結(jié)成連理,交錯相依而成,歷盡歲月劫數(shù),相傳孔子曾問禮老聃于此。</p><p class="ql-block"> ● 一母九子:位于永興村 1 組,經(jīng)專家鑒定,母株樹齡在 500 年以上。樹株高約 30 余米,圍徑約 8 米,歷經(jīng)數(shù)百年的風雨,在母株的外殼生長層萌發(fā)生長了 9 株幼樹,組合成一株參天大樹,形成“九子抱母”的奇特景象,寓意母慈子孝。</p> <p class="ql-block">黃鶴樓始建于三國吳黃武二年(223 年),孫權(quán)為實現(xiàn)“以武治國而昌”,筑城為守,建樓以瞭望。起初它具有軍事功能,后來逐漸演變?yōu)橹拿麆倬包c。</p><p class="ql-block"> ○ 歷史上黃鶴樓屢建屢毀,歷經(jīng)多次重建與修繕。在明清時期就曾多次被毀又重建,1884 年它被大火焚為灰燼,直到 1985 年才再次重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