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廟風(fēng)采·歷史的回響陳貴平(請勿贈花)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在北京工作了幾十年卻一直沒有機會去參觀位于天安門東側(cè)的太廟 以往大部分的時間都是陪外地來京出差的朋友們參觀故宮博物院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退休后由于身體的原因 術(shù)后的恢復(fù)需要時間和耐心的調(diào)整 為了讓家人放心 使自己的身體盡快得到恢復(fù) 走出家門 滿足個人喜好的同時 也可以仔細(xì)品味幸存的京城皇家園林之美 ·</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雖然已經(jīng)見不到老北京城的城墻和周圍的無數(shù)座老建筑(各種牌樓和箭樓)只能隱約的看到一些可憐的殘垣斷壁 痛惜守護了幾百年老北京的古城墻被殘忍地拆除 無疑成為永遠(yuǎn)的歷史恥辱 此外 過去走進北京城的每一條胡同 隨處可以聽到那熟悉的老北京的京腔京味兒 如今也越來越被淡化了·深深的緬懷中國著名的建筑學(xué)家梁思成林徽因夫婦···</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幾年間先后幾次的往返太廟 都</b><b style="font-size:18px;">趕上了太廟的修繕工程 停止了對外開放 于是樂此不疲的耐心等待 之后不間斷的查詢信息后得知 太廟的古建筑區(qū)重新恢復(fù)對外開放的時間為2024年的8月20日 </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2024年的10月初從山城重慶返回北京 </b><b style="font-size:18px;">終于趕上了北京最美的金秋時節(jié) </b><b>沐浴著陽光 全身暖洋洋 一個燦爛的日子 走進太廟 如愿實現(xiàn)了多年的夙愿 欣賞太廟的愿望 近距離感受太廟建筑的獨特魅力 走在古建筑群里 圍繞著太廟的三個大殿 繞了三圈 仔細(xì)的觀賞太廟的精致與雄偉 ·</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幾次前往太廟都趕上了修繕 這回終于如愿進入太廟 加上老天爺?shù)木祛?京城的十月是舒爽的季節(jié) 秋高氣爽 藍天白云 拍照非常的出片兒 圍著三個大殿轉(zhuǎn)了三圈 生怕漏拍了精致的畫面 邊走邊拍照 細(xì)細(xì)的品味和領(lǐng)略皇家建筑的奢華與尊貴 紅墻黃瓦 皇家貴族建筑風(fēng)格的專屬代表色 紅色墻體象征著皇家的尊貴與威嚴(yán) 琉璃瓦在陽光的照耀下閃耀著金燦燦的光芒 大殿門上懸掛著牌匾“太廟”蒼勁有力 一種歷史的厚重氣息和滄桑感交織在一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十月的京城天氣晴好 秋高氣爽 太廟在藍天的映襯下顯得更加的耀眼迷人 端莊雄偉 金碧輝煌?·不得不感概幾百年前的設(shè)計師的設(shè)計理念是如此完美 此等畫面讓人驚艷不已的同時 內(nèi)心不由得發(fā)出強烈地感慨 贊嘆古代工匠將精湛的技藝與高超的工藝融合在了一起·</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位于北京市東城區(qū)天安門東側(cè)的北京勞動人民文化宮 過去稱太廟 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祖的地方 是皇室供奉祖宗牌位 年節(jié)大典 祭祀先人的地方 </b><b>太廟 始建于明代永樂十八年(1420年) 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太廟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 </b><b style="font-size:18px;">位于故宮的左側(cè) </b><b>與故宮同時建成 是按照“左祖右社”的古代制度體系與紫禁城同時興建 其建筑風(fēng)格規(guī)模之宏大 氣勢之雄偉 無不彰顯著皇家的威嚴(yán)與莊重·</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太廟里珍藏了被列入吉尼斯之最 世界最大的雙音編鐘——</b><b style="font-size:20px;">中華和鐘</b><b> 這組編鐘是為了紀(jì)念新千年的到來 于1999年鑄成 之后被收入太廟 成為了太廟的館藏文物 中華和鐘高38米 寬21米 重量十七噸·用于國家級慶典的大型禮樂重器 以湖北出土的曾侯乙編鐘為原型 運用現(xiàn)代科技設(shè)計 制造并增加了鐘群數(shù)量 拓展了音域 從而成為了有史以來中國最大的一套編鐘? 不僅在規(guī)模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造型和音域上都有顯著提升 因而被列為了吉尼斯世界紀(jì)錄?·</b></p><p class="ql-block"><b>?</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這套名為“</b><b style="font-size:20px;">中華和鐘</b><b>”的編鐘 整套編鐘全套加起來共有108個 編鐘大小各異 分為三層 各自有著各自不同的涵義·三層青銅編鐘上層有34個鈕鐘 據(jù)介紹代表中國31個省 自治區(qū) 直轄市 包括港澳臺地區(qū) 中層56個甬鐘 代表56個民族 下層18個镈鐘 中間16個鐘代表中華民族的16個歷史時期 其中重達320公斤的中央镈鐘上 刻有八個字“中華和鐘 萬年永保”鎏金銘文·</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b>?</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仔細(xì)欣賞了太廟的第一座大殿 其建筑工藝之精湛 簡直是絕頂?shù)耐昝?但在贊嘆之后 一幕幕讓人目不暇接的畫面 流露出一種強烈的莫名的情緒和傷感 用手撫摸了一下粗壯高大的金絲楠木立柱 它們曾經(jīng)都經(jīng)歷了怎樣的經(jīng)歷 它們都曾經(jīng)是幾百上千年的古樹 之后被一斧又一斧 要不就被長條手鋸不斷的拉扯到鋸斷并倒下 修整好一棵棵粗壯結(jié)實的樹桿 歷盡千辛萬苦 從千里之外運到京都 耗盡了多少人力財力可想而知···一根根的立柱橫梁 支撐起一座座金碧輝煌的大殿 一種讓人難以形容的感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如今的原始森林還能有多少 還能見到這類無比珍貴的古金絲楠樹嗎? 皇權(quán)富貴為了凸顯地位和身份 一聲令下就能舉國中之力 千萬棵古樹被砍伐 歷盡艱難 源源不斷地運往施工工地 千年的古樹傷痕累累 原始森林變得一片荒蕪和凄涼·</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太廟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大 最完整的祭祖建筑群 主要有神廚 神庫 井亭 燎爐 配殿等 最為重要的是大戟門和三重殿堂 即:享殿 寢殿 祧廟 俗稱三大殿 即大殿 二殿 三殿·</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細(xì)細(xì)的觀賞著古代建筑師設(shè)計的精致的建筑 品味古代大工匠們的精湛技藝 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動 盛贊古代工匠們建造出如此莊嚴(yán)恢宏 風(fēng)格大氣磅礴的太廟建筑群 太廟的威嚴(yán)氣勢讓人大飽眼福 </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雖然太廟的規(guī)模遠(yuǎn)不如故宮那么宏大 但仍然令人感受到皇家建筑的氣派 其精美度絕對不輸給故宮的古建筑 不僅非常值得一看 最要緊的是 太廟因名氣不及故宮博物院 因此游人就少了很多 這種感覺其實是最令人開心和舒服不過的時刻 不僅可以讓人的心情平靜下來 更能靜靜地欣賞每一處古代皇家建筑的精致細(xì)節(jié)·</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太廟的建筑特色</b></p><p class="ql-block"><b>太廟的主體建筑包括?享殿 ?寢殿和?祧廟 享殿是每年帝王舉行祭祖儀式的場所 裝飾華麗 有</b><b style="font-size:22px;">64根金絲楠木大柱和貼金天花藻井</b><b> 寢殿用于供奉歷代皇帝皇后的牌位 祧廟則供奉皇帝遠(yuǎn)祖的牌位。太廟的建筑風(fēng)格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敬天法祖”的思想 莊嚴(yán)肅穆·</b></p><p class="ql-block"><b>?</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注:祧(tiāo)指祀遠(yuǎn)祖 始祖之廟</b></p><p class="ql-block"><b>祧廟:供奉遠(yuǎn)祖牌位的場所 祧廟在太廟的建筑群中排位于后殿 太廟的整體布局包括享殿 寢殿和祧廟 顯示明清時期皇家建筑的規(guī)模和等級·</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最初太廟是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 后來皇后和?功臣的神位在得到皇帝的批準(zhǔn)之后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廟 明清兩代 太廟是皇帝祭祖的重要場所 每年歲末 ?登基、 大婚 凱旋 獻俘等大典 皇帝 王公都要到此祭祀 到了1950年5月1日 太廟改為“?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并正式對社會開放 成為首都工人文化娛樂和舉辦活動的場所·</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太廟的建筑風(fēng)格讓人領(lǐng)略到中國古代建筑結(jié)構(gòu)嚴(yán)謹(jǐn) 工藝之精湛 從上至下 以及屋頂?shù)男问?梁柱的雕刻 門窗的裝飾 地面的鋪設(shè) 都充分體現(xiàn)出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藝以其卓越的智慧·</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太廟不失莊嚴(yán)雄偉 氣勢之壯觀且充斥著無限的古建筑的魅力 更是一部立體生動形象的 全方位展現(xiàn)出歷史人文風(fēng)貌和場景 又如同一部博物館式的歷史教科書 讓大眾了解到古代皇家的祭祀方式 禮儀文化以及家族傳承的歷史演變過程 領(lǐng)略古代皇帝為了表達對祖先的崇敬與感恩 此外更多的是祈求祖先的庇佑 最重要的是祈盼祖先保佑國家繁榮昌盛 一處極為難得的 為大眾提供并了解古代的祭祀制度 提供了良好的全面的依據(jù)·</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太廟的東側(cè)有一片綠意融融的古樹林——太子林 古樹的數(shù)量達到了710多棵 大多數(shù)是明代所植 少數(shù)為清代補種。太子林中的古柏樹縱橫排列參差不齊 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景觀 原因是因為當(dāng)時的太子們年紀(jì)尚小 將樹苗隨意栽植 隨從們無論怎樣也不敢阻攔 任由太子們自由地栽種 因此便形成了今天所見到的參差不齊的古樹林 ·</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如今的太子林不僅是太廟的一部分,還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 不僅見證了明朝的歷史變遷 同時也成為了研究明代歷史的實物資料</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這些古樹給人們帶來一種自然與歷史完美結(jié)合的感覺 讓喜愛這些古樹的人們 在游覽中可以感受歷史的厚重與自然的沉淀 使之完美地融為一體 這片太子林緊鄰?其他幾棵著名的古神柏和?古鹿形柏等古樹。</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太廟不愧是一座承載著厚重歷史的古老建筑 更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象征? 太廟精美的細(xì)節(jié)和寧靜氛圍 讓人深深地感受到了歷史的沉淀 以及傳統(tǒng)文化在經(jīng)歷了沉淀后 一種久久不能消散的情緒和感概留在了心底!</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漫步在太廟的石階上 仿佛每一步都是踏著歷史的印記 一步步感受歷史的厚重與神秘 歷史的沉淀 留下的那份莊重與安寧 漫步于太廟的石階之中 仿佛穿梭于時空長廊 每一步都踏著歷史的回響 太廟的歷史留下的古建之韻 </b><b style="font-size:18px;">讓人回味 讓人浮想聯(lián)翩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一路興致勃勃 細(xì)品著建筑群中的精致建筑 不覺間太陽的光線逐漸減少 看了一下時間 發(fā)現(xiàn)就要到閉館的時間 未曾想離閉館還有近二十分鐘的時間 好幾個保安便開始不客氣地對游客們喊話 “馬上就要關(guān)門了 請盡快離開”像哄鴨子似的驅(qū)趕著游客 恨不得馬上將游客散盡離開 讓人難以接受這種極其不禮貌的態(tài)度 一種缺乏教養(yǎng)的行為 不過這種現(xiàn)象已經(jīng)不足為怪了 比比皆是 幸好沒有遇到“城管” 算是一種安慰吧 無奈之下一邊被驅(qū)趕著離開 一邊回頭繼續(xù)回頭望看著太廟 無心理睬這些不懂尊重人的保安 夕陽西下 雖戀戀不舍 但也收獲滿滿 保持愉快地心情很重要 快步離開···</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b>?</b></p><p class="ql-block"><b>?</b></p><p class="ql-block"><b>?</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以下圖片請橫屏觀看</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