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螺寺凌南人家 <p class="ql-block"> “南普陀,北紅螺”。 紅螺寺位于北京懷柔虹螺山南麓,始建于東晉咸康四年(公元338年),原名“大明寺”,明朝英宗皇帝賜名“護(hù)國資福禪寺”。因紅螺仙女的傳說,民間俗稱"紅螺寺"。</p> <p class="ql-block"> 紅螺寺為十方常住寺,是我國北方佛教發(fā)祥地和最大的佛教叢林。中國凈土宗的最后兩位祖師都曾在紅螺寺講經(jīng)說法,并先后創(chuàng)建北京紅螺寺、浙江普陀寺凈土道場,所以世有“南有普陀,北有紅螺”之說。</p> <p class="ql-block"> 紅螺寺在東晉時就有了,和它同樣古老的還有被叫做“天作一雙” 的雌雄銀杏。紅螺寺大雄寶殿前這兩棵古銀杏如同兩位守護(hù)神,靜靜地矗立了1100余年,見證了紅螺寺的興衰變遷。雄株開花不結(jié)果,雌株結(jié)果不開花,珠聯(lián)璧合,相互守望,也被人稱為"夫妻樹"。</p> <p class="ql-block"> 這幾天,大多數(shù)人都是來紅螺寺賞銀杏觀秋景的。深秋的紅螺寺,兩株銀杏的樹葉變得金黃燦爛,葉葉交錯,宛如一幅精美的油畫。不論仰望還是俯視,每一個角度都能捕捉到它們絕美的身姿?!疤熳饕浑p”的雌雄銀杏,靜靜訴說著相守千年的浪漫傳說。</p> <p class="ql-block"> 除了這兩株千年“雌雄銀杏”,紅螺寺還有“御竹林”和“紫藤寄松”,并稱“京畿三絕景”,是紅螺寺的鎮(zhèn)寺之寶。御竹林,原為元代云山禪師所栽植,清康熙32年圣駕紅螺寺降香,看到這片翠綠的竹林倍感新奇,叮囑寺內(nèi)僧人和當(dāng)?shù)毓賳T善加保護(hù),后來人們就稱這片竹林為“御竹林”。紫藤寄松,位于大雄寶殿后三圣殿前的院落西側(cè),一棵平頂松枝分九杈,把它有力的臂膀平行的伸向了四面八方,兩棵碗口粗的藤蘿又如龍盤玉柱一樣爬滿了整個枝頭,松藤并茂形成了一把天然的巨傘,元代就有“微風(fēng)夜聽金鋃鐺,諸天衛(wèi)法藤蘿旁”詩句。俗話說:“藤纏松,松難生”,而紅螺寺中的松藤卻和睦相處了800多年,的確一絕。</p> <p class="ql-block"> 據(jù)說,紅螺寺還有一個明熹宗御賜的大銅鐘 ,鐘表滿布整部金剛經(jīng)及誦經(jīng)儀軌、誦經(jīng)功德,共鑄造陽文6406字,也屬鎮(zhèn)寺之寶,目前仍懸掛于寺中。因只顧著欣賞銀杏秋景,我卻沒能一睹真容。</p> <p class="ql-block"> 紅螺寺西側(cè)上山的觀音路上,每隔一段便供奉一尊觀音雕像,善男信女幾步一拜,路兩側(cè)掛滿感謝觀音的錦旗,確也是一道獨(dú)特風(fēng)景。觀音路盡頭,一座觀音寺靜靜地倚靠在山坳里。繼續(xù)上山,便是純粹的山景,深秋的山林,五彩斑斕,美不勝收。山路的終點(diǎn)是“中天門”,一段游廊和一座涼亭而已。</p> <p class="ql-block"> 紅螺寺,不僅僅賞秋,聽人說它的一年四季都很美。整個墻面超美的三角梅,還有紫藤、牡丹、丁香、玉蘭、杜鵑、連翹等,一年之中相繼盛開,一寺之內(nèi)百花爭妍,除了進(jìn)香許愿祈福,賞景觀花郊游也是一選。</p> <p class="ql-block"> 時間:2024年11月3日;</p><p class="ql-block"> 設(shè)備:索尼RX100M6。</p><p class="ql-block"><br></p>